浅析数字化交互设计在乡村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体验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各大设计领域,如博物馆设计、服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数字化体验是随着科技发展逐步形成的,交互设计的应用,促进了人与物的深度沟通,拓展了人们感知空间的形式。通过体验,参与者不但感受到所体验内容的本体价值,更加感受到体验手段的多样性。同时,参与者感受到各体验内容独到的趣味性以及不同的体验内涵,通过运用数字化交互设计使参与者感同身受。本文正是基于对数字化交互设计的研究,以期将这种体验式的景观设计应用于乡村景观环境中;以苏州市望亭镇稻香小镇为研究地块,以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为背景展开设计,意图打破只求乡土气息的原味設计,探讨乡村空间环境下数字交互应用及乡村文化观念与价值的传递,形成实景、数字媒体、交互、文化的多重核心。
关键词: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乡村景观;空间环境
1 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的发展
在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数字技术特别得到青年人的喜爱,同时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建筑空间、展览、雕塑等的数字化也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单一内容数字化,到现在增加互动交流功能。数字化体验以数字图像为核心,把数字图像和触摸屏、红外线传感器、投影等多种硬件结合,可呈现出不同的体验方式,强调互动体验的功能性。[1]从工业设计范畴引申出来的交互设计专注体验性,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更具生长性,是对传统体验的补充与发展,是一切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并通过不同个体间相互作用,展示给观众的方法方式的集合。体验是通过感官实践来认知的过程,其效果受呈现手段的影响。国内数字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脑显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带动了三维游戏引擎的迅猛发展。2000年初,数字化开始与设备、环境、人进行交互,之前信息传递的单一模式被突破。同时,各界对数字化体验的认知慢慢形成,得以认可。
交互设计这门注重体验感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着力探索产品、人和物质、文化之间的对话,注重以人为本,关注用户需求。交互设计的定义为“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并且从易用性和用户体验性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易用性来讲,交互设计首先要好用,是有效的技术,使用这种技术的过程是赏心悦目的、高兴的、满意的。从用户体验来讲,交互设计对目标用户及用户的预期目标、行为、心理进行分析,通过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增强体验感。用户体验的品质是人们生活习惯、精神、情感认知上感受到的一种便捷和舒适。交互设计还涉及多个学科,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需要多领域技术的综合运用。交互设计围绕主题内容,运用各种媒介技术搭建情境,激发观众本身成为展览活动的一部分,形成有趣的双向互动模式。[2]
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设计,新媒体技术通过数字艺术将信息传播潜能发挥到了极致,同时拓展了信息量。观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等感知系统的综合体验,全面感受这种超感官的震撼效果,使得参观更具趣味性。同时,观众跟展示内容彼此互动而趣味横生,使其成为所塑造的空间情境的真正参与者。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的应用分类大致分为线上类和线下类,单个类别又有很多不同的应用。
线上:虚拟景点旅游,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催生了线上虚拟游览的产生。网络虚拟展示馆,观众足不出户可以参观浏览。历史文化遗产虚拟展示,线上数字交互展示在保护和推广历史文化遗产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产品在线体验,在产品推广与销售中,数字虚拟体验对当下的年轻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线互动媒体艺术,艺术家借助新媒体技术、网络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
线下:沉浸式数字交互展示,穿戴设备的应用,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的头盔、眼镜,动作传感器及超感官的硬件设备,使体验者如同身临其境。实体交互虚拟展示,观众通过操作实体设备进行交互体验。增强式数字交互,将虚拟环境或物体与真实环境或舞台混合在一起进行呈现。
2 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的特征
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是环境设计与交互设计交叉延展出来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独立范畴。其特征具备设计学的基本特征,又有其独特性符号,注重以人为本。无论从设计还是交互,都提倡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以用户为中心则显得更专注心理、习惯、易用性,从而更强调体验感。
强调媒介的作用。“媒介及讯息”,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的行为离不开媒介,并视一切为设计本身所使用的物质均赋予媒介的属性,善于利用一切为其目的服务。“媒介是我们的经验世界变革的动因,是我们互动关系变化的动因,也是我们如何使用感知的动因。”
突出科技的介入。设计与科学、艺术相辅相成,互相推进。“设计从科学那里汲取知识与方法来探求人类合理的生活方式,设计选择技术手段来实现自身,设计从艺术那里获得美与价值、情感的表达。”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更能直观展现科技的魅力,使得抽象的科技更好地为大众所用。
重视结果的延续。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满足展示功能需要的同时,也在意观众参观游玩的过程,同时重视这一结果的延续性。现在多个地区已形成线上线下综合展示,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观众在参观游玩完毕的结果,实际上在参观行为上并未结束,一些反馈及联动成为其延续,而这一属性给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带来了无限可能。
关注文化的表达。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往往以游戏的形式介入参观,参观过程由原来的抽象枯燥变为形象有趣。“游戏是大众艺术,是集体和社会对任何一种文化的主要趋势和运转机制作出的反应。”趣味性的背后是文化的体现,文化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得以或直接或隐喻的表达。[3]
3 乡村景观环境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4]苏州市望亭镇坐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古名御亭,是一座近2000年历史的古镇。望亭镇政府规划先行,依托太湖自然开发自然景观特色,整体开发餐饮民宿,挖掘本地历史人文,形成“文化+自然”的属性,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吸引上海周边游客来玩,乡村旅游初具规模。村镇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及稻作文化,江南乡村风貌保存相对完整,整体构建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进的典型江南、稻香小镇的发展模式。基于此,大多游客到这来体验乡村自然风光,感受田间气息。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乡村空间环境的营造如果只切入自然风光、乡村本色,科技农业、智慧旅游的感觉就会弱化。同时,其要打造夜游景观,利用投影、体感等数字化交互体验乡村夜间的精美、奇妙。
望亭乡村景观环境设计统筹规划为整体环境、水稻主题乐园、夜游、迷宫、民宿、文创六大板块。其设计了以望亭“典型江南,稻香小镇”大主题下的“淘知稻”乐园,以让游客尤其是孩子在这里了解水稻、了解望亭,好玩、爱玩,建立新一代儿童对农村的新认知。它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新形式、新技术下的文化传承。
3.1 望亭镇稻香小镇水景景观与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
望亭镇稻米主题乐园与迷宫围绕稻米进行创意设计,通过“一粒米、一穗稻、一亩田”展开,整体呈现科普人文、自然体验及主题活动的主要应用。其中,对水景设置互动水幕装置,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设计。运用集成,形成数字水幕,无人互动时形成单一水幕景观,展示主题口号或者形象标识。观众走进时,变化成瀑布矩阵,观众可走进水廊中,通过红外设备控制,水不会滴落在观者身上,观者可在水廊中自由漫舞,感受奇妙。夜间,此装置还可结合灯光、投影,呈现绚丽的水幕电影。与此同时,可结合地域文化进行主题雕塑以及景观小品的设计,如设置风与船雕塑,通过悬挂的一片片帷幔裁切出渔船造型。当风吹过,帷幔沙沙作响,宛如小船摇旖,游客走近乘凉之时,结合声音装置与感应装置,周边响起搭渔号子,太湖渔舟唱晚之意油然而生。
3.2 望亭镇稻香小镇夜游景观与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
夜游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场景空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在乡村环境中,可通过感应照明及拟声等互动装置,人们在乡间漫步,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与自然互动,提升体验乐趣与多样性。如结合灯光和感应装置设置互动小径,道路上一个个发光圆盘,游客踩上去后,变换色彩,同时光晕宛如水波,一圈一圈扩散开来,随之响起虫鸣蛙叫。利用投影在斜坡、树木、假山上投射跟主题相关的内容画面,内容按章节展开,游客一步一景,不同地点身边总有相关主题内容环绕,一幕幕戏随着一处处景演绎,美轮美奂。通过突破时间限制、模糊场景边界、打造全新空间,最终实现夜游全新体验。[5]
3.3 望亭镇稻香小镇地域文化与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
在望亭鎮乡村特色景观设计中,将地域文化与体验式互动设计相结合,突出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如设置谷仓形状的多个独立空间,内部为稻米生长不同阶段的数字化情景体验,相当于全景小影院,呈现稻米从种子到餐桌的一系列过程,包括设置数字“西洋镜”。游客可了解世界上其他地区水稻的品种、产量等信息,直观地跟望亭大米对比,凸显粮食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民宿内部可设置一个媒体空间,打造数字光影餐厅。四周墙面是稻田四季、太湖四季的唯美画面,餐桌上投影出“小鲜米”吉祥物在盘子中跳来跳去,介绍每道菜的特色,桌面上太湖鱼蟹游来游去,游客可手势互动,逐水嬉戏,乐趣无穷。
在望亭镇稻香小镇的乡村景观设计中打造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游客不再单一地观看,而是作为戏剧的参与者进行沉浸式的互动体验。通过互动影响与改变情节,形成游客与环境的交互、游客与装置的交互、游客与游客的交互、游客与乡村的融合。
4 结语
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展现了设计、艺术、科技、文化四者的融合,同时拓展了乡村体验的多元化发展,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观赏性与参与感。新媒体艺术大多在城市出现。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将结合乡村,呈现乡村田园与艺术科技的无穷魅力,每一位观者都会理解这片土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农业、人与人、人与文化的关系。中国拥有非常灿烂悠久的农耕文化,运用数字化体验交互设计,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时代需求,是向全世界展现文化实力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马歇尔·麦克卢汉(加拿大).理解媒介论人的延展[M].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6:343-376.
[2] 崔晋,张文.数字交互展示艺术[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18-28.
[3] 周志.设计无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团队访谈录[J].装饰,2015(06):53-61.
[4] 刘彦随.城市与乡村应融合互补加速建设“人的新农村”[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7(11):27-28.
[5] 王红,刘怡琳.交互之美——teamLab新媒体艺术数字化沉浸体验研究[J].艺术教育,2018(17):130-131.
作者简介:李鑫(1984—),男,河南开封人,研究生,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数字展示与新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