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云南省民办高校“智慧党建”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
杨奎
摘要: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的引领下,“智慧党建”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云南省民办高校由于其管理体制、制度文化等差异性,在“智慧党建”方面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如从业人员不足,积极性不高;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管理制度不完善,功能有待优化;信息技术融合度不高,范围受限等。因此,该文提出了云南省民办高校“智慧党建”模式与实现策略: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互联网+”智慧党建模式;充分利用VR技术,构建交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的“VR”智慧党建模式;构建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深层次互动的“1+1”智慧党建模式;充分利用PC、手机、电视机、微信等多元化媒体构建“媒体融合”智慧党建模式。
关键词:融媒体;民办高校;智慧党建;互联网+
基金项目:2020年度云南省教育系統党建工作研究课题《融媒体视域下民办高校“智慧党建”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DJGX089)。
1研究背景
在当前全球数字化浪潮下,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数字化优化企业销售,变革内部运营,全面重塑业务。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企业复工的需求,凸显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降低人力密度、提升生产效率的必要性,也正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等智慧型企业转型,如何有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商务智能等前沿技术,利用信息化、移动化、数字化赋能企业进行战略整合和重塑,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组织效能、防控风险能力和智慧化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键,也是学术界聚焦的重点领域。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区,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当前数字化、智慧化转型趋势下,如何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党建模式,提升党建水平,充分发挥党建育人功能,是高校党建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献综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向纵深发展。目前智慧化转型已渗透到诸多层面,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讨智慧化转型策略与实践。周雅珣、朱琰(2019)、刘仲生(2019)、董玉华(2018)、彭惠新(2018)、邓洁(2018)等以商业银行为例,构建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深度融合的智慧化转型策略。郑岳敏(2019)、闻笛(2019)从智能科技角度探讨了智慧物流模式的构建。刘津(2020)对中国2005-2018年上市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实证验证了制造企业智慧转型升级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机制。此外,诸多学者对零业务、旅游业、体育业、广电媒体、城市、基层党建等智慧化转型模式和策略进行了相关研究(冯彦明、李雨婷,2019;陈小平,2018;郑继超,2016;张鹭,2019;王毅,2017;王占良,2018)。目前,我国诸多网上党建平台普遍存在着吸引力不足、时代感不强、学习内容单一、党员参与率低的问题(王震、李宏伟、赵颂平,2019;郭芸,2019),利用手机终端打造指尖上的党建阵地,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是党建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高校党建走向信息化、智慧化的客观要求(王维秋、刘春丽、马凤毛,2019)。
3云南省民办高校“智慧党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党建举措的持续开展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向下延伸,基层党建工作逐步逐渐落于实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智慧党建新生态,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但云南省民办高校在“追智慧党建”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从业人员不足,积极性不高。云南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教师队伍建设明显不足,基层党建专业人员缺乏,基层党组织委员会建设不健全。且受高校扩招和教师队伍建设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的影响,在这种教学科研先导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党员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意识、服务意识淡薄,党建工作执行监管不严不实。部分民办高校推行“双带头人”制度,基层党支部书记多由一线教师(或专业带头人)和学生辅导员兼任。一线教师和学生辅导员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工作外,仍承担着大量琐碎的党支部一线事务性工作,在双重工作压力下,加之奖惩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与学生从事党建工作和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化、表面化现象严重。
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创新。云南省目前广泛推行“云岭先锋”等智慧党建平台,运用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已逐步展开,渐渐摆脱传统的“听说读写”模式,但是由于受到重业务轻思想的影响,云南省民办高校仍存在执行规定活动、简化自选活动等形式主义问题。部分党支部活动“从简、从易、从便”,党性教育仍以观看视频、领导讲座为主,缺乏体验式、互动式、感知式创新,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党建互联网平台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效率偏低。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缺乏系统规划,党建工作定位模糊,工作涉及与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校园文化、教师学生需求、信息化建设等相脱节,没有形成独特的党建品牌,导致党建工作千篇一律,缺乏内涵与影响力。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图3-1),大部分调查者认为党支部活动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形式呆板、乏味,缺乏新意”,有126人次,其次是认为“脱离工作和生活实际”(60人次),而认为党支部活动“挺好,没什么问题”的仅有54人次。由此可见,创新党支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将党支部活动与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实际工作相结合,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3.3 管理制度不完善,功能有待优化
随着“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云南省民办高校基层党建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不到位、痕迹管理(签到管理、会议纪要发布)缺失等问题。部分民办高校尚未建立“智慧党建”工作的标准要求,缺乏相应的考核体系,激励机制不健全。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图3-2),56.67%的党员认为需要建立“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51.67%的党员认为应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48.33%的党员认为应建立“‘三会一课、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制度”,认为应建立“党员和党组织争先创优制度”、“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的分别占比46.67%和45%。由此可见,目前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建设不健全,仍需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党建”平台日益普及,但功能的合理性仍有所欠缺。部分党建平台多以平面建设为主,缺乏视频、动画等多样化形式,开展的党建宣传工作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与时代主题相脱节。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图3-3),党员了解党建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党课、党内生活或党组织活动等线下方式,占比分别为83.33%和75%,而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学校党建网站等网络渠道了解党建工作的仅占8.33%和6.67%,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党建宣传与教育,实现线下线上的有效融合,是未来“智慧党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3.4 信息技术融合度不高,范围受限
云南省民办高校对于云岭先锋手机APP、云岭先锋网上党建平台等“智慧党建”工具的使用,仍局限于较低层次的事务性工作,如“三会一课”与主题党日开展、会议签到与纪要发布、党员自评与互评等,使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较低。“智慧党建”工作缺乏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实际工作生活、社会脱节现象比较明显,导致部分党员使用“智慧党建”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同时缺少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党建工作、党员发展、网络舆情等网络信息数据量化分析与决策研判,利用网络党建平台进行党建信息公开、开展网络监督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调查发现,调查者每天通过党建学习平台或手机APP展开学习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占比56.67%,在“30分钟-1个小时”的占比38.33%,在“1-2个小时”的占比5%,并且60%的党员表示“当前党建学习平台或手机APP学习任务较重”。关于“正在使用的党建学习平台或手机APP对日常工作学习作用”的调查中(图3-4),41.67%(75位)的调查者表示作用较好,而35%(63)的调查者表示作用一般。由此可见,目前“智慧党建”平台仍局限于传统的事务性工作,“应付式”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党员的学习压力,宣传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有效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工作,构建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服务的“智慧党建”工作新模式,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所在。
4云南省民办高校“智慧党建”模式与实现策略
4.1 “互联网+”智慧党建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高校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规模的不斷扩大,充分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高校资源,构建“互联网+”智慧党建新模式,促进功能整合,强化数据融通,推动高校党建的信息化、数字化,扩大党在高校的存在感和数字化影响力,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互联网+”智慧党建规律要有效结合师生成长规律、党建工作规律和互联网+认知规律,根据“党员受教育、学生得实惠、组织更有效”的目的(王芳、彭吉琼,2018),从实际性、实用性、实效性出发,构建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在线学习系统、网上党校课堂、在线考试系统、党员积分考核系统等(见图4-1),实现党员数据信息化、在线学习日常化、网上教育常态化、考核方式无纸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支部活动形式与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和业务交流。此外,通过建立健全激励考核制度,加强签到管理、纪要发布等痕迹管理,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自我约束机制,保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的执行性和有效性。
4.2 “VR”智慧党建模式
VR(VirtualReality)即虚拟现实,是指通过创建计算机仿真系统,通过多源信息融合的人机交互手段营造身临其境的逼真环境,打破时空界限,将虚拟情境转化为亲身感受的现实体验(朱亚娟,2019)。传统的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仍以线下或灌输为主,内容稍显枯燥,难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而随着5G技术的日益普及,VR技术将向越来越多的领域渗透与融合,VR技术的沉浸式、交互式、立体感知的特点,将视觉、听觉、触觉有效融合,形成声、闻、触、感等交互式综合体验,实现党的历史知识、党的理论思想、党的制度文化等立体化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情境与党性学习内容融为一体,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提升党员的体验度与参与度。
目前VR技术与智慧党建阵地的结合,在全国多地已有尝试与实践,如山西新华书店党总支的新时代“砥砺前行的五年”、“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10个虚拟场馆、北京中关村的改革开放40周年展、北京国际图书节等。在5G技术的推动下,将个性化、大众化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实现“VR”智慧党建模式,将党性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与智慧化,。
4.3 “1+1”智慧党建模式
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体,但目前云南省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仍十分明显,高校党建工作应结合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不同的角色与特点,充分发挥二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先锋模范的党性,构建“1+1”智慧党建模式(邓晓、岳尧、贾彦峰,2019),通过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深入的内在互动性,将业务工作与思想建设两线并重,充分发挥教职工党员对学生党员价值观念、民族信仰、学习态度等的引领性和示范性,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有效联动,塑造课堂育人、校企协同育人、党建育人的全员性、全时空、全过程育人新模式,培养学生党员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党员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1+1”智慧党建模式,要充分借助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构建党建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如党建公众号、党建朋友圈等),探索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在党性教育、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联合开展与有效融合,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学生感染学生”良性氛围与文化,让教工党支部成为学生党性教育的第二阵地,塑造党建意识,提升内涵发展,。
4.4 “媒体融合”智慧党建模式
以信息化推动党建科学化、利用现代互联网开展党的建设,是新时期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胡晓慧,2019)。在当前“智慧党建”大形势下,党建工作水平显著提高,但不少智慧党建平台仍出现推广难度大、使用频率低等现实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平台本身功能齐全、使用便捷、内容新颖、管理方便外,以媒体融合思维引领智慧党建平台的内容运营,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内涵发展,构建“媒体+党建”融合新模式,是助推智慧党建平台落于实处的全新尝试。
以媒体融合思维引领智慧党建平台,构建手机APP、微信公众号、PC端、电视端等多媒体融合终端和多渠道宣传模式,突出宣传内容的差异化、精品化和多元化,以精准度高、到达率高等优势,加强形势政策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学校文化宣传、学科专业宣传等等,展现时代风貌、社会能量和学校风采,实现各级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上传下达、意见反馈和信息互动,营造开放、便捷、和谐的互动交流环境,塑造高校“智慧党建”品牌,提升党员认同度与归属感。
参考文献
[1]白惠敏,纪甜等.智慧党建結合VR技术建设高校党建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6):128-131.
[2]邓晓,岳尧,贾彦峰.“1+1”高校“智慧党建”模式的实效性探究[J].新西部,2019(15):104+95.
[3]胡晓慧.“媒体+产业”融合新尝试融媒体思维助推智慧党建平台长效运营[J].新媒体研究,2019,5(08):71-73.
[4]刘婧媛.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的现实应用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235-236.
[5]庞旭方,戴丽华.精致化管理角度下高校“智慧党建”平台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9(20):123-125.
[6]宋道雷,李辉,熊易寒.“互联网+”时代构建智慧党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党政论坛,2019(05):21-23.
[7]魏佳宏.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智慧党建平台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9(25):18+21.
[8]赵祥志.互联网+视阈下高校智慧党建的实践路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3):67-70.
[9]赵雪.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的功能定位和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48-50.
[10]朱亚娟.“VR+智慧型党建阵地”模式构建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19(1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