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对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启示
叶协锋+张松涛+韩丹
【摘要】在大数据普及各行各业的时代,“慕课”可以被视为最简洁、最方便的授课模式,为广大求知求职人群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服务,推动了教育的新改革。但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慕课”仍然不能跻身传统,更不能颠覆传统,与现在的教育体制还是有一些矛盾的地方,无法监管和落实是一大突破性的难题。
【关键词】网络授课;模式创新;新改革;传统教育;措施
一、慕课的概念
“慕课”(Moocs)这个词汇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仍是一个陌生的外来词语。它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其本意为“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简单地说,“慕课”就是一种网络课程,其特征是公开面向广大网友,任何人通过网络都可以接触到它。除了传统课堂上人们所惯用的录像资料、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外,“慕课”还会为网友提供互动的论坛,以期在师生之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对“慕课”的深层解读,用“大学堂、大数据、大变革、大论辩”来概括不为过:“慕课”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大学堂,大学课程进到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必然要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学价、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等大变革,针对思想碰撞与观念变革进行着大论辩。
二、“慕课”对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启示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慕课”有着先天的独到优势:一是大规模性,二是互动性,三是便捷性,四是高效性。
近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呼声不断,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也不少,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方法依然是以多媒体课件辅助下的课堂讲授为主,探究式、启发式等教育教学方法虽有所运用,但普及程度很低。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适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是高校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慕课”的运作模式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
面对“慕课热潮”,我国高校应抓住这次世界性教学改革的机遇,结合自身办学定位,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高校教师更要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之间的关联互动。教育管理者应当思考如何以在线教育技术为助推,从管理机制上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和教学模式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质量。
三、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建议
第一,为勇于尝试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师提供管理机制上的引导与支持,鼓励教师将辩论式方法、参与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开展以调动学生兴趣为核心的教學改革。教师在尝试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总结、进一步改进直至完善,有效、可持续的改革需要坚持不懈与不断调整。如何充分挖掘海内外优质资源,为教师搭建更好的平台、提供更好的环境;如何考量教学改革下的工作量、考察教师改革设想与实施效果是否一致;如何搭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的新评价体系等都是需要管理者研究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第二,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化专业界限;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要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 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色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实践形成进行自主学习的氛围; 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三,高等院校间的合作、资源共享、“慕课”课程的学分相互认可是大趋势。“慕课”是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在线教育形式,而如何保证在线教育学习者的学籍、证书、学分乃至未来的学位,是“慕课”当下的瓶颈,仍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模式的动态性,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应随着对象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从实际出发,科学定位,变换模式。任何教学模式都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必须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从相关的教学模式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创新,从而发挥更大的整体功能。“慕课”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大学教育模式的创新仍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 ”(Moocs)发展对我
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16(2): 22-24.
[2]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
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理论视野,2014,10(4):13-15.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