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模式的解构与重构

    但海剑

    电影《自由作家》改编自1992年美国伍德罗·威尔森高中203班学生们的集体日记,这份具有着强烈群体意识的文档记述了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洛杉矶乱象。其时的洛杉矶甚至连人们的生存这一最基本的权利都无法保障,更遑论有色人种的人权与话语权。影片以一种理想主义式的跨文化传播之力赋予了乱象氛围紧紧包裹着的,来自不同种族的莘莘学子们一种无分别的成为“自由作家”的权利。

    一、美国社会跨文化表达

    (一)《自由作家》中美国社会时代背景阐述

    1992年4月2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爆发骚乱,并波及到好莱坞市中心、康普敦、瓦茨、长滩等相邻区域,直接导致数十位无辜者丧生,数以干计店铺被打砸劫烧,以帮派为单位的暴力势力空前猖獗,同时,种族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整个加州局势空前紧张。这种因文化冲突而引发的社会动荡乱象,虽只持续了短短三日,但却给美国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10亿美元,间接损失无法估量,同时,更造成了持续数月的极端恶劣社会影响。该事件始于黑帮头目黑人罗德尼金在洛杉矶街头飙车肇事并拒捕,4名白人警察教训了罗德尼金56警棍。这一小事件被好事者记录下来,出售给电视台后,被全美各大电视台断章取义式地将警察围殴罗德尼金的片段反复播放,同时,在洛杉矶韩国城发生的,另一起韩裔肆意枪杀15岁黑人女孩的事件,更是彻底地激起了黑人与西班牙裔人种对白人和韩裔的无名怒火,1992年4月29日当天,4名白人警察的无罪释放,彻底引燃了导火索,该暴动为1960年以来,美国最严重的一次暴动。”[1]

    (二)跨文化冲突矛盾的重压与集中式爆发

    冷静分析影片《自由作家》所涉及的1992年洛杉矶暴动,既有殴击+枪杀双重事件这一直接主观因素影响,亦受整个美国经济不景气下洛杉矶中南区高失业率这一间接因素的客观影响。在美国社会中,肤色一直都是无法摆脱的歧视性字眼,那些有着不同肤色的外来族裔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会身不由已地沦为帮派成员,影片中作为作者自述的高中生们在这种沉重的社会语境之下,亦沦为踵继其父辈们的第三代帮派成员,可见20世纪末的美国社会,由肤色这一表象化的差别而直接造成的跨文化冲突矛盾,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痼疾。[2]更加严重的是,从《自由作家》一片的直击实录式反映,我们不难观察到,在20世纪末的美国洛杉矶中南区,拉美、黑人、其他族裔等有色人种,时常处于担心自己喋血街头的恐惧环境之中,该片旁白自述的黑人女孩,作为一位高中生不得不忍受着殴打,并不得不以“在他們的殴打下你变得更加坚强”来进行自我麻醉、自我安慰、自我缓释,这种创痛对于一位心智远未成熟的高中生而言,显然大大超出了其心理与生理所能正常承受的范畴。

    (三)主客体与他者视角的跨文化冲突表达

    从美国社会的种族组成状况切近观察可以看到,美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特殊移民国家,包括占美国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单一种族,英裔白人亦是这片新大陆的异域来客。众多国家、种族、肤色、文化之间必然会产生激烈碰撞、冲突、矛盾,从这个意义而言,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亦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主流文化;美国的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冲突矛盾下大融合进程的结果,因此,作为同样的异域来客,亚裔与其他客体同样无法彻底理解美国式的民族大融合。美国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带着资本主义社会所无法消解的痼疾,对于美国社会而言,《自由作家》中的所谓作家们既是一群具有着群体意识的社会体验者,亦是一群具有映现意义的社会反观他者,社会的浸染与教育的熏陶会同时体现并反映在这些“自由作家”们的行为、认知、理解、意识等诸多方面。[3]

    二、跨文化传播模式的解构与重构

    (一)跨文化传播行为模式的解构

    跨文化传播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多元、文化多元、意识多元的融合期待。美国这一罕有的超级种族大融合社会自然而然地为跨文化传播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最佳介入的社会化土壤;所有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在其最初都必然透过社会化的行为模式展现出来,《自由作家》在甫一开篇,即以震撼式的枪杀路人这一迥异的跨文化表达,而将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的暴裂行为模式进行了一种直击心灵的逆接受模式强烈解构,同时,这一表达更是针对冈纲-米达尔提出的所谓“美国信念”的一种强烈嘲讽与解构。实际上,这恰恰是美国社会复杂生态的强烈矛盾冲突无法调和的一种极端病态化的周期性表达;影片中美国社会的这种街头跨文化矛盾与冲突恰恰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相符,因其昭示着美国多元文化与多样性文化的一种碎裂化趋势,并且,亦表明了美国社会跨文化的矛盾冲突已经由文化认同与文化差异这一浅表阶段,快速上升为文化排他与文化衰落;这一更为攸关的阶段,其所引申的出来的针对美国跨文化传播行为模式的解构,为清醒透视美国社会跨文化矛盾冲突复杂面貌与现状提供了一种思考范式。

    (二)跨文化传播认知与认同模式的建构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社会爆发式出现的跨文化矛盾冲突,已经成为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典型化传播行为模式。这种传播行为模式已成为针对美国社会的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强力解构范式,而究其根源则在于美国社会的整体文化衰落,同时,美国社会文化认同规律及其文化隐性排他规律的凸显亦源自处于支配地位的西方权力;而对于文化的逆融合影响所导致的西方权力文化价值观为主导的,波及全球的文化同质化表达作为一种后现代的大势所趋,则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的民族、民粹、民本主义的反弹;而美国社会核心架构的多元文化与文化多样亦必将在这种碰撞、冲突、矛盾的解构与反弹之下,重拾美国社会曾经奉为圭臬的跨文化认同模式与认知模式,唯其如此,方能从根本上缓解美国社会的跨文化矛盾冲突,为美国社会的整体衰落赢得文化时空的缓冲。由此可见,影片《自由作家》为美国文化敲响了警钟,警示在基于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的暴裂行为模式的充分认知基础之上,人们方能建构起一种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的认知模式与认同模式以及二者共通共融共构下心理模式的抽象化一体同观表达。[4]

    (三)跨文化传播理解模式的重构

    美国社会的整体衰落及其跨文化传播的碎裂化趋势已成为后现代美国社会的一个不争事实。全球化的强势跨文化传播与美国国内本土跨文化传播的泥足深陷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同时,由此更形成了一种美国跨文化传播的强烈悖论式反讽,令人更深刻地反思美国社会跨文化表达的成败以及赖以传播的传统强势辗压模式的正确与否。同时,强势文化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反而更易忽视原本奉为圭臬的普世价值的正确性携带、表达、传播,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强势文化在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模式的国家意志性强加下的人为失衡。这种失衡实际上已经对亨廷顿式的天下体式以及苏格拉底式的道德文化思考等体式,产生了跨文化传播模式一致性的冲突,并且,更与苏格拉底的“传者即受者”“受者即传者”的相对论式表述产生了内涵表达悖反。由此可见,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的行为模式解构与认知模式和认同模式合并心理模式的建构,最终必然完形为一种基于多模式大融合下的理解模式表达,唯其如此,方能使得美国众多移民在异文化下勉强寻获一种跨文化传播的缓释性渲泻。

    三、跨文化传播模式的深度融合表达

    (一)跨文化传播的大他者无奈表达

    《自由作家》作为一部典型化的好莱坞电影,以其典型的针对美国社会的跨文化传播关注进行了一种跨文化传播模式的深度融合的理想主义式期望表达。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个人与社会的生存、适应、成长、传承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驱策下所形成的一种抽象化的共性认同、共性模式、共性行为、共性理解。文化既有其外在表达,亦有其内在表达;外在表达不外乎社会化过程中的整个具象化与表象化的全过程,而内在表达则抽象化为一种形而上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认知、情感、信仰、思维体式;由此可见,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深层次的铭入骨血的意识架构,换言之,内在表达较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文化的外在表达成也靠熏陶败也靠熏陶,然而文化的内在表达却因为文化模因的血脉相连而秉性难移,这种表述实际上与恩斯特·布洛赫意义下的“将世界改造到可理解程度”的自由精神期许与人文情怀向往的意象化表达略同。[5]《自由作家》一片中的“自由作家”们,作为大他者精神自由独行的理想主义视阈内的反观,恰恰是美国有色人种作为一种美国主流社会旁观他者的深深无奈表达。

    (二)跨文化傳播传受一体深度融合期待

    从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模式的解构与重构全过程可见,美国社会的跨文化传播模式的深度融合,与其说是一种全新跨文化传播模式的创造与发展,倒不如说是一种在民族与民粹主义觉醒下,一种被动的认知升级,由此亦再次印证了苏格拉底的“传者即受者”与“受者即传者”的“传…‘受”一体相辅相成与深度融合。从这个意义而言,美国社会的跨文化传播模式直接关乎其中每一个个体生存困惑的艰难抉择;这种生存困惑与艰难抉择与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国家文化特质主导性息息相关,因此,美国较难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文化中心与文化核心,并且,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再现电影《自由作家》中所着力表现的族裔矛盾冲突。因此,美国社会中的跨文化传播,首先必须突破传统西方式权力视阈内的国家意志的强加失衡,从而方能在超越国家意志、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基础之上,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传播的一体同观。

    (三)跨文化传播和合包容多元一体期待

    回到《自由作家》一片,影片中美国社会的跨文化传播问题,依然沉重得令人在压抑的光影之中无法呼吸;虽然影片的最后,爱琳凭借作为一名教师的一己之力,重构出了一种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大融合图景,然而,电影毕竟只是一种理想主义式的光影幻象,当光影的有限相对时空完结,现实生活中的跨文化传播问题还会梦魇般地攫住美国社会。事实上,个人英雄主义的彻底普世化、个性十足的人陛自由化弘扬、社会价值观的步调一致等期许在美国这样一个典型化的移民国家短期之内仍较难实现;不过,美国超越本土化的世界强势文化表达已经为其本土化的跨文化传播视阈内的核心价值、认同意识、文化融合等的重构与回归构筑了强大的文化弥合基础。令人痛心的是,电影《自由作家》中的高中生们尚且稚嫩的翅膀,无形之中平添了难以承受的沉重。

    结语

    传统视阈内的美国,以其“美国信念”包揽了全球的经济政治军事霸权,然而,置诸跨文化视阈,则不难发现,所谓的“美国信念”,早已为层出不穷的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影视艺术作品所强力解构;《自由作家》一片以一种他者主体建构下的所谓“自由”辛辣地嘲讽了“美国信念”;同时,这亦是美国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难以彻底抚平的文化与传播双重同构却难以双重同步的创痛。

    参考文献:

    [1]李侠.中国调解文化的特征分析及跨文化传播意义[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 (6): 74-77.

    [2]徐谭.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的解码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美国大学生解码央视纪录片的研究[J].新闻春秋,2018(2): 85-95.

    [3]姚曦,王佳.国际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提升路径

    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3): 34-51, 126-127.

    [4]陈矩弘,美国动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及启示——以《花木兰》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1):63-67,78.

    [5]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 (1).103-113.

相关文章!
  • 信仰荒芜 猎杀自然

    李越霖++阮裕【摘 要】电影《荒野猎人》以美国西进运动为故事背景,探讨了人类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关系。本文从电影中出现的影像符号:水,母体、

  • 落魄成翁画明珠

    孙国喜杜雨星摘要:徐渭是中国明代美术史上的一位奇才。从徐渭的生活背景切入,分析其代表作《墨葡萄图》的构图、表现形式等阐述徐渭花鸟画

  •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人文教育探

    陆姿彤 查子雄摘 要:在“新工科”高校发展的新时期,“新工科生”对人文社科重要性的认识,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了解,对自身人文水平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