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中关于动点的最值问题

邓昌滨
在平面几何问题中,当某点在给定条件运动时,求某几何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即最值问题. 这类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 它能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各种能力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仅以2008年江苏中考压轴题为例进行分析,供参考.
1 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最值
ネ1
例1 (2008年连云港)如图1,现有两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板Ⅰ、Ⅱ,它们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和2. 将它们分别放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AOB,△COD处,直角边OB,OD在x轴上. 一直尺从上方紧靠两纸板放置,让纸板Ⅰ沿直尺边缘平行移动. 当纸板Ⅰ移动至△PEF处时,设PE,PF与OC分别交于点M,N,与x轴分别交于点G,H.
ィ1)求直线AC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ィ2)当点P是线段AC(端点除外)上的动点时,试探究:①点M到x轴的距离h与线段BH的长是否总相等?请说明理由;②两块纸板重叠部分(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S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由直角三角形纸板的两直角边的长为1和2,知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2),(2,1). 易得直线AC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x+3.
(2)①点M到x轴的距离h与线段BH的长总相等. 因为点C的坐标为(2,1),所以,直线OC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12x. 又因为点P在直线AC上,所以可设点P的坐标为(a,3-a). 过点M作x轴的垂线,设垂足为点K,则有MK=h. 因为点M在直线OC上,所以有M(2h,h). 因为纸板为平行移动,易得Rt△PHG∽△Rt△PFE,有GHPH=EFPF=12. 故GH=12PH=12(3-a). 所以OG=OH-GH=a-12(3-a)=32(a-1). 故G点坐标为(32(a-1),0). 又点P的坐标为(a,3-a),可得直线PG所对的函数关系式为y=2x+(3-3a). 将点M的坐标代入,得h=4h+(3-3a). 解得h=a-1. 而BH=OH-OB=a-1,从而总有h=BH.
ア谟散僦,点M的坐标为(2a-2,a-1),点N的坐标为(a,12a).
S=S△ONH-S△OMG=12NH×OH-12OG×h=12×12a×a-12×3a-32×(a-1)=-12a2+32a-34=-12(a-32)2+38. 当a=32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38.
S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为(32,32).
评注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析运动变化的过程,用点P的横坐标a的代数式表示描述点的运动过程,把动点视为静点参与运算,列出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证明线段相等,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求得最值问题.
2 利用轴对称变换求最值
ネ2
例2 (2008年南通)如图2,四边形ABCD中,AD=CD,∠DAB=∠ACB=90°,过点D作DE⊥AC,垂足为F,DE与AB相交于点E.
ィ1)求证:AB?AF=CB?CD;
ィ2)已知AB=15cm,BC=9cm,P是射线DE上的动点. 设DP=xcm(x>0),四边形BCDP的面积为ycm2.
ア偾髖关于x的函数的关系式;
ア诘眡为何值时,△PBC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此时y的值.
证明 (1)因为AD=CD,DE⊥AC,所以DE垂直平分AC,所以AF=CF,∠DFA=∠DFC=90°,∠DAF=∠DCF. 因为∠DAB=∠DAF+∠CAB=90°,∠CAB+∠B=90°,所以∠DCF=∠DAF=∠B,易得△DCF∽△ABC,所以CDAB=CFCB,即CDAB=AFCB. 所以AB?AF=CB?CD.
解 (2)①因为AB=15,BC=9,∠ACB=90°,所以AC=AB2-BC2=152-92=12,所以CF=AF=6,所以y=12(x+9)×6=3x+27(x>0).
ア谝蛭狟C=9(定值),所以△PBC的周长最小,就是PB+PC最小. 由(1)可知,点C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是点A,所以PB+PC=PB+PA,故只要求PB+PA最小. 显然当P、A、B三点共线时PB+PA最小. 此时DP=DE,PB+PA=AB. 由(1),∠ADF=∠FAE,∠DFA=∠ACB=90°,得△DAF∽△ABC. EF∥BC,得AE=BE=12AB=152,EF=92, 所以AF∶BC=AD∶AB,即6∶9=AD∶15,所以AD=10. Rt△ADF中,AD=10,AF=6,所以DF=8. 所以DE=DF+FE=8+92=252.
ニ以当x=252时,△PBC的周长最小,此时y=1292.
评注 本题可转化为直线上一点到直线同侧两点的距离和最小问题,一般我们先用“对称”的方法化成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问题,然后根据“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从而找到所需的最短路线.
3 利用动点的范围求最值
例3 (2008年徐州)如图31,一副直角三角板满足AB=BC,AC=DE,∠ABC=∠DEF=90°,∠EDF=30°.
操作 将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E放置于三角板ABC的斜边AC上,再将三角板DEF绕点E旋转,并使边DE与边AB交于点P,边EF与边BC交于点Q.
探究1 在旋转过程中:
ィ1)如图32,当CEEA=1时,EP与EQ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ィ2)如图33,当CEEA=2时,EP与EQ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ィ3)根据你对(1)、(2)的探究结果,试写出当CEEA=m时,EP与EQ满足的数量关系式为,其中m的取值范围是(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ね31图32图33

探究2 若CEEA=2,AC=30cm,连结PQ,设△EPQ的面积为S(cm2),在旋转过程中:
ィ1)S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ィ2)随着S取不同的值,对应△EPQ的个数有哪些变化?求出相应S的取值范围.
解 探究1ィ1)作EM⊥AB于点M,作EN⊥BC于点N,连结BE,因为∠ABC=90°,所以∠MEN=90°. 因为AB=BC,CE=EA,所以BE为∠ABC的平分线,所以EM=EN. ①若点M、P重合,显然EP=EQ. ②若点M、P不重合,因为∠MEP=∠NEQ=90°-∠PEN,所以Rt△EMP≌Rt△ENQ. 所以EP=EQ. ィ2)作EM⊥AB于点M,作EN⊥BC于点N,因为∠ABC=90°,所以EM∥BC,所以△EMP∽△ENQ,所以EMBC=AEAC=13. 同理ENAB=23. 因为AB=BC,所以EMEN=12. ①若点M、P重合,显然EPEQ=EMEN=12. ②若点M、P不重合,因为∠MEP=∠NEQ=90°-∠PEN,所以△EMP∽△ENQ,所以EPEQ=EMEN=12. 综上,EPEQ=12. (3)由上可得EPEQ=1m,设EF=x,则DE=AC=3x,当E在边AC上由C向A移动时,要确保EF与BC有交点Q,EQ最大时,EQ⊥BC,此时EQ=EF=x,EC=2x,EA=AC-EC=3x-2x,所以此时m=CEEA=2x3x-2x=6+2,故0ヌ骄2ィ1)设EQ=x,则S△EPQ=12EP?EQ=14EQ2=14x2,其中102≤x≤103.故如图36,当x=EN=102cm时,S△EPQ取得最小值50cm2;如图35,当x=EF=103cm时,S△EPQ取得最大值75cm2.
ィ2)如图35,当x=EB=510cm时,S△EPQ=62.5cm2;故当50S=50时图34 S=62.5时图35 S=75时图36

评注 本题以学生熟悉的三角板为背景,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题的关键是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动点Q在BC上时EQ的最值问题,渗透了化归、分类、数形结合、特殊化诸多数学思想方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变换,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章!
  • 打造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 培养

    阮美容摘? ?要:创新素质的培育是很多学科教育的基本追求之一,初中物理作为基础性科学学科,必然需要在此环节扮演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

  • 广西平果至那坡地灾防治管理体

    李艳慧摘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體系建设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加快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广西平果至那坡五县区地质灾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