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苗培熙 安娜 顾意刚

    摘 要:本文分析《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认为降清且忠于新朝的前明官员群体已经有了对华夷观念的再认识,只有台湾郑氏政权为代表的未降清前明官员群体和不仕清的前明士子群体仍然坚持着以地域、血缘区分华夷,满族统治者群体则绕开了明清之际思想家所持有的华夷观念,强调大一统的政权就是中华正统。

    关键词:清初;《康熙王朝》;群体;华夷观念

    0 引言

    在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中,清朝远比元朝受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清朝打破了此前“胡虏无百年之运”的古语,自清军入关起存在268年,而元朝自灭亡南宋起仅存在89年;另一方面则是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有的特殊性。在清朝的12位皇帝中,康熙最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康熙的丰功伟绩,也是因为康熙统治时期是清朝统治的关键节点,此时,在国家层面上,清朝还未真正实现统一,内有“三藩”威胁,外有准噶尔、沙皇俄国的入侵,台湾的郑氏政权则不断骚扰东南沿海;在政治层面上,满汉官员界限分明,互不信任,重要的职位几乎全由满族官员担任;在思想层面上,由于清朝统治者的少数民族身份,更是远未取得知识分子的认可。康熙的功绩就建立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上,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让知识分子认可清朝作为正统政权的合法性,从而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这其中就涉及中国的华夷观念。本文从电视剧《康熙王朝》入手,探讨剧情所反映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1 对电视剧《康熙王朝》的说明

    在对电视剧《康熙王朝》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其本身并非照搬史实,其创作的基础是改编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康熙大帝》,出于艺术创作的考虑,剧中多处与史实不符,[1]不仅诸多剧中人物为虚构,且剧中人物的台词更是在设想当时情况的基础上写成,很多时候是借“古人之口”说“今人之语”,因此剧中反映的华夷观念实际上掺杂了当代的认知,并不一定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剧中主要涉及华夷之辨的剧情是“平三藩”和“收台湾”。这两个剧情中冲突双方都是前明官员和清朝朝廷。“平三藩”中“三藩”都是前明的降将,高潮点是朱国治怒斥吴三桂叛乱;“收台湾”中台湾的郑氏政权也和前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华夷观念的部分是康熙斥责姚启圣,清朝朝廷和台湾郑氏政权在招抚问题上的认识等。

    2 剧中不同群体对华夷观的认知

    2.1 前明官员群体

    2.1.1 降清的前明官员

    第一,再度叛乱。剧中降而又叛的前明官员代表人物无疑是吴三桂,对于吴三桂及其属下的文人,很难说他们是否真正有对华夷观的认知。这些人实际是政治上的投机者,他们在降清后绝口不提华夷有别,却又在再度反叛时拿出来当作标榜反叛合法性的工具。如剧中吴三桂问朱国治“前明皇帝姓朱,你也姓朱,你我可都是千古汉人的血脉,可是为什么你不随我反清复明,却要死心塌地地效忠康熙?如果说背叛,你首先就背叛了汉人的祖先”,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从吴三桂口中说出则很可笑,既然吴三桂认同自己的汉人身份,认为汉人应一致对外,之前何必降清?如果说降清是忍辱负重,是为了汉族存续,现在天下已定,却为何又要再起刀兵?叛乱即使成功,各族百姓却又承受了一次动乱之苦,得利的却只是以吴三桂为首的极少数人,因此朱国治回应说吴三桂是“谋求一己之私”,是“汉贼”,是“中华民族的祸害”等话极有道理。与殉国的前明官员相比,吴三桂等人缺乏道德观念,他们无所顾忌,华夷观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个笑话。

    第二,忠于新朝。剧中降清后忠于新朝的官员无疑以朱国治为首,朱国治不仅上疏指责吴三桂,最后更是全家为新朝死节,这让吴三桂很是奇怪,因为朱国治也说自己是“前朝崇祯皇帝的旧臣”,“朱家世代受明朝厚恩”。而朱国治在剧中对此的回应可分为几点:一是“大清兴大明亡,此乃天道”,“明末诸皇昏庸聩败,忠奸不明,早已到了改朝换代的地步”;二是“当今皇上虽是满人,但是他上守天道,下拜孔圣,说我中华语言,书我中华文字,奉行中华体制,奉养中华黎民,实际上,并非汉人化入满族,而是满人化入了我中华的千古文明”;三是“大清入关以来,天下初定,人心思安”。这三点当然是降清的前明官员的自我辩护,但是其中却能看出清朝统治者为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所做的努力,明清之际的华夷观念围绕地域、血缘展开,为此清朝统治者力求把清朝统治疆域作为“华夏”的范围,统治疆域以外才是“夷狄”,同时竭力说明思想文化的不同才是“华夷”的主要区别,既然清朝接受了中华传统文化,那么当然是“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因此,剧中塑造的朱国治的形象,无疑反映了降清的前明官员对华夷观的再认知。

    2.1.2 未降清的前明官员

    剧中未降清的前明官员特指割据台湾的郑氏政权。面对清廷在大陆统治已然稳固的事实,郑氏政权自知难以匹敌,其思想的出发点虽是维护自己的割据地位,但也体现了对华夷之别的坚守。郑氏政权的官员提出“绝不向满夷称臣,宁肯孤悬海外,要逼迫朝廷通商、弃台,仿朝鲜例,成为大清属国”,与明珠谈判时则说“清廷虽然占据大陆,但追根寻源,仍是北湖女真后裔,延平王虽然偏居台澎金马,却是大明遗脉中华正宗”,“只称臣不剃发,只纳贡不登岸”。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此时郑氏政权已是以大明最后的传承者自居,甚至要通过变为大清属国的方式成为明朝实际意义上的海外遗民,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传承中华衣冠服饰、文化。可见郑氏政权始终坚持明代的华夷观念,即以血缘地域作区分,把清朝统治者视为夷狄。

    2.2 满族统治者群体

    剧中的康熙皇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形象,多次用言语和行动证明自己无满汉偏见,如“这就是所有汉臣的短处,他们总觉得朕是满人,必然重满轻汉,所有的汉臣都有这个心病,朕呢就是把他们摆得一样高,他们也还会觉得比满臣矮半头,除非让汉臣比满臣高一头”,平三藩任用周培公,收台湾任用姚启圣、施琅,这几个都是汉人,康熙毫不犹豫给以高官。康熙认为要给民众太平的生活,要争取百姓的支持,其观点已经绕开了明清之际思想家所持有的华夷观,而是着重于只有大一统的政权才是中华正统。这种想法在康熙倚重的大臣纳兰明珠前往台湾招抚时也有体现,面对郑氏官员提出的延平王为“中华正宗”,明珠驳斥为“小家子气”,“何为正宗?皇统便是正宗,王道便是正宗,当前续皇统行王道者是大清康熙皇帝”。不过这种大一统的政权才是中华正统的想法在康熙之际其实还没有真正出现,显然此处和史实偏离,这种看法实际到乾隆时才真正形成,[2]也是从乾隆起清廷不再拘泥于华夷之别,此时清朝正统性已完全确立。

    2.3 不仕清的前明士子群体

    整部剧实际上并没有塑造不仕清的前明士子形象,这个群体在整部剧中也未曾出现,但是剧中实际上借一个人反映了这种形象,这个人就是姚启圣。剧中的姚启圣在郑成功收台时曾给予资助,我们可以猜想此人曾是前明的官员,后来才仕清,仕清之后官职越做越低,最后成了一个从九品司厩。康熙说“姚启圣是个聪明人,愤世嫉俗,以笑骂为护身之法,以求循世避祸”,实际上这种形象无疑更符合不仕清的前明士子群体,后康熙又对姚启圣说“朕早就知道你内心根源是什么,你是死守你们汉族的王道,始终认为满族人为蛮夷草寇”,“你認为我们满人配不上你们的孔孟之道,配不上你们的黄河长江,满人嘛,满人的骏马弯刀,只能逞一时之雄,远远比不上你们汉人的五千年文明”。这些想法正是不仕清的前明士子群体的心理写照,他们虽然处在清朝的统治之下,却没有认可清朝统治的合法性,他们哀叹“中原陆沉”,认为夷狄不能入主中原,他们所持有的华夷观和郑氏政权的想法实际上没有大的区别。

    3 结语

    电视剧《康熙王朝》确实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时间的流逝不仅没有埋没它,反而让它熠熠生辉,剧中所宣扬的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就是剧中不同群体持有的华夷观念,对目前维护民族团结、建设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也有很大的启发。好的文学作品应该能引起社会的反思,这也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吴明.《康熙王朝》“硬伤”何其多——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清史专家冯佐哲[J].北京档案,2002(1):16-18.

    [2] 刘方玲.清初关于历史上夷狄政权的正统辩论与清朝正统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73-80.

    作者简介:苗培熙(1999—),男,本科,主要从事商业银行和金融工程研究。

    通讯作者:顾意刚(1982—),男,江苏盐城人,讲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相关文章!
  • 论“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媒体与

    车传锋21世纪初叶是中国大陆媒体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实际上,早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媒体融合才开始正式提至议事日程上来,自

  • 从《匹诺曹》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

    秦畅+++胡凡刚【摘 要】在这部剧中,我们不难发现韩国电视剧最近一年来的变化:越来越注重社会现实,不再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匹

  • 从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看艺

    李明臻摘要: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物化,在本质上与审美是一致的。审美是人类理解社会的一种方式,有美即有丑,“丑”元素在艺术创作中,日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