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改革发展壮大新型主流媒体的路径研究

于吉争
摘 要 面对新媒体的竞争挑战,青岛早报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以创新精神抢占舆论阵地,大胆探索尝试,打破常规抓重大新闻典型,抓组织队伍建设,加快融合发展,打造适应形势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多媒体矩阵,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出主流媒体强音。
关键词 青岛早报;传统媒体;典型;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0-0093-02
近几年来,国内传统媒体受到移动网络新媒体的巨大冲击,纸媒首当其冲,出现了读者群流失、广告额大幅下滑,再叠加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处境艰难,部分都市报被迫休刊、停刊。一时间,舆论圈、理论界对纸媒的前途命运唱衰不已。而实际上,国内大多数的主流都市报媒体已基本适应了这种媒体环境变革的新常态,内求变革,外拓新径,加速融合,纷纷探索走出了发展壮大新型主流媒体路径。以青岛早报为例,在经历了2014年、2015年纸媒整体震荡下滑后,在2016年、2017年逆势上扬,新闻内容精彩纷呈,发行量稳固回升,经营额阶梯递增,发挥了城市主流媒体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成为业界的一个典型代表。
1 牢记职责使命,发挥主流媒体担当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日常报道中,媒体选择“报道什么题目,不报道什么题目”“哪些题目报道多,哪些题目报道少”,看似再普通不过的技术问题、品位问题,似乎无关乎性质、本质,但若深入分析,绝对没那么简单。一个媒体的习惯性选择、偏好,实际上深刻反映出了它深层次的导向问题、立场问题,正是需要媒体时刻保持警醒、不断解决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媒体、媒体所有环节都高度重视、深入思考、正确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导致相当多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抢占了荧屏、话筒、网络、版面,甚至时不时触碰红线、突破底线。
1)牢牢把握職责使命,将青岛早报办成最权威主流温情、最爱百姓欢迎的都市报。报道形式和内容上坚持“三去、三要”:即去碎片化、去板报化、去灰色调,要深度热点独家、要百姓情怀百姓故事、要全方位服务,探索出一条适合发展要求和早报特点的新闻报道新路子。一年多来,青岛早报始终坚持这样的办报方针,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报纸版面比过去整齐了、大气了,报纸的各个版面聚焦报道重点,设计大胆创意,常常令人眼前一亮。报道内容更加重视深度报道,民生报道,更加接地气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经常推出深度报道、重头报道、系列报道,向市民传递全市改革发展的形势及成就。极大关注民生,改革报道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2)紧紧抓住重大事件报道和主题宣传报道作为突破口,让主流报道在报纸上“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市党代会、市两会等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的大事,打破以往的惯常做法,从2016年市两会开幕,青岛早报每天刊发10个版左右的报道,最高峰时一天开设14个本地新闻版报道两会,报道规模空前。如何提高读者的阅读乐趣和内容延展度,青岛早报的新媒体团队通过策划,将视频、微信链接、二维码等方式与报纸新闻相结合,将代表委员的现场发言、受采访场景以短视频的方式,上传到特定的新媒体空间,再通过纸媒的二维码呈现给读者,在特定新闻中起到了良好效果。开设“百姓故事,城市梦想”专栏,每天从最普通的百姓故事报道中,体现青岛的城市发展,而且随着人物增多、故事性增强和反应问题不但深刻,该栏目已经成为早报的金牌栏目。2017年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两会,早报每天报道20个版,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呈现了最全面、最权威、最温情的早报特色。
2 抓典型,以超常规报道方式,形成焦点热点事件
发现、挖掘、宣传好身边的先进典型,鼓舞士气、成风化人,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也是青岛早报持之以恒的工作指针。在早报发展史上,曾成功推出过救人牺牲的英雄葛路、全家住进集装箱不忘捐资助人的饭店老板王明殿、捐出全部积蓄助学的“裸捐老人”周宝存等一大批典型人物,最先独家报道过感动中国的“微尘”群体。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现典型、报道典型、推广典型,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6年除夕夜,在青岛市妇儿医院急诊科,发生了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一位女患者在输液的1个多小时时间里,目睹10位护士在除夕夜的忙碌后,包了10个百元红包,放到护士站后悄悄离开。10个红包上的579个字,让很多值班护士感动地流下眼泪。上班后的第一天,这些特殊的红包交到医院,大家开始寻找这位患者。2月19日晚间青岛早报编前会上,记者部提报“催泪红包”选题时,总编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颇有潜力的典型选题,当即部署,成立重大典型宣传指挥部,设立采访报道组、内容生产组、宣传策划组、纸媒推送组、新媒体推送组、服务保障组等6个组,全编辑部鼎力合作宣推,力争将“催泪红包”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典型。
“催泪红包”连续报道,早报两个月共发200多个版,全国网络2周点击率超2 000万次,中央主流媒体悉数报道,2016年4月8日《光明日报》头版头题刊发1 800多字。“催泪红包”走进了高校新闻课堂,成为青岛科技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的实战教学案例。“催泪红包”走进全国两会,成为中国医师协会召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研讨的议题。2017年1月,“催泪红包”护士团队被评为感动青岛两个团队典型之一,5月,“催泪红包”系列报道荣获山东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推选参评中国新闻奖。
3 人才优先,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四向四做”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记者提出“四向四做”殷切希望: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二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三是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四是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人才建设是报纸发展和兴衰的基础,为了培养出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贴近基层读者的新闻记者队伍,青岛早报在人才培养方面不遗余力。其中,青岛早报前体育部主任、资深记者马洪文便是典型代表。
2016年7月23日凌晨,时任青岛早报体育部主任马洪文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6岁。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千头万绪的工作像以往那样,占据了他的周末时间,长期在一线采访、上夜班,对工作激情投入,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
2016年11月8日,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出《关于在全市新闻战线开展向马洪文同志学习活动的決定》。11月22日,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追授马洪文同志青岛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并在全市新闻战线开展向马洪文同志学习的活动。马洪文成为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成为近年来青岛市唯一来自新闻领域的典型人物。2017年1月,马洪文被评为“感动青岛十佳人物”。
近年来,青岛早报培养出一批马洪文式的新闻记者,这与编辑部长期以来重视、创新和发展人才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在实战中培养年轻记者,在学习中提升资深编辑,利用先进的绩效考核理念提升工作积极性,有力助推了人才发展、团队建设和新闻质量的发展。为提高办报质量和精品意识,鼓励员工创先争优,编辑部每季度评选“总编辑奖”,在奖项设置上,“总编辑奖”不仅仅是评选作品,还推出突出贡献奖、创新成就奖、勤奋奉献奖和新媒体创优奖等奖项,让更多的团队和个人得到荣誉。在这样的大集体里、大平台上,人人有作为、事事有荣誉、天天有进步,正是风清气正的环境孕育了尚勇实干担当的队伍。
4 融合发展,与新媒体一体化运营,打造传播力新格局
推动融合发展是当前所有传统媒体的唯一选择。青岛早报结合自身的实际,强化创新意识、阵地意识,通过学习借鉴研究,探索新型主流媒体发展路径,以扩大传播力、影响力。
不跟风、不流俗,内容为王,青岛早报新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注重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了微信群读者的兴趣衰减的状况。2017年早报微信公号推送的《好消息!青岛161万老年人今起可享意外险,政府买单!赶紧告诉爹妈》《戳心!女儿的中考,一家人的中考——一位青岛父亲镜头下一年的紧张与焦灼》《在青岛,谁发明了塑料袋装啤酒?满城酒香的季节,我们四处打探解开了这个谜……》等一系列文章,推送当日阅读量就都轻松突破10万+。
参考文献
[1]宋建武,陈璐颖.如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我国主流媒体集团的融合转型之路[J].新闻与传播,2016(12):46-48.
[2]刘英魁.记录时代脉动传承精神力量[J].新闻采编,2018(1):4-6.
[3]王学锋.浅议媒介融合形势下新闻编辑的坚守与转型[J].中国编辑,2016(6):61-63.
相关文章!
  • 电视剧IP生态链:品牌借势营销

    【摘 要】随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火爆刷新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各大品牌开始借助电视剧IP生态链开展不同形式的

  • 从抗洪救灾报道看新闻摄影的全

    张洪金<br />
    【摘 要】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如何突破?如何利用新闻摄影来反映重大题材?新闻摄影以其“真实记录、生动呈现、视觉冲击力强”

  • 直播: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多样性

    尹雨苗 魏钰 王亚婷 叶艺琳<br />
    摘 要 在新媒体的强势发展的状况下,传统报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怎样通过创新重新激发报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