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式沟通要讲究“四重”

    金盈盈

    〔摘要〕共情是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对方的情感、需求、思维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本文尝试将共情技术融合到日常沟通技巧中,总结出共情式沟通的四步骤:观察重事实、感受重情绪、需求重根源、请求重态度。根据以上步骤,提炼出共情式沟通公式:“我(你)看(听)到……我(你)感觉……因为我(你)需要……所以我(你)想…… ”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测评、游戏、案例、角色扮演、影视欣赏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实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有效运用共情式沟通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沟通;共情;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7-0023-05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心理治疗的前提。而共情作为一种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咨询技术,可以深入对方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从而让求助者感到被理解、悦纳,帮助求助者自我探索、自我成长。但共情作为一种心理咨询技术,太过专业,不容易被非专业人群所学习和日常操作。本文将共情技术融合到沟通技巧中,形成共情式沟通的四步骤,帮助学生在日常人际沟通中,关注彼此的情感需求,提高沟通效果,促进校园和谐。

    融合共情式沟通的关键步骤如图1所示。

    一、观察重事实

    (一)评论≠观察

    印度哲学家Krishnamurti曾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观察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描述,是大脑对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等)信息的直接表达,而评论是对客观事实主观的加工、总结,往往会有以偏概全、过分概括的特点。观察和评论的工作机制区别如图2所示。

    例如:(1)你语文成绩很差。

    (2)你这学期语文考试成绩没达到班级平均分。

    很明显,第一句中“差”是一个主观定性的词,是一种评论,是对这个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否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低自尊和低自我效能感。而第二句话,就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描述,学生更容易接纳,并且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

    (二)教学策略提炼

    1.现状调查,认清事实

    心理课堂中一般采用学生的真实案例作为素材。越是贴合学生实际,越能引起学生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改变的动力。

    范例:下面的情境中,你怎么说,会让对方感觉到被理解。

    情境:当同桌被老师冤枉,哭得很伤心。你会对她(他)说:

    生1:好啦,别哭了,这次是你不对,下次改正了,老师就不会批评你了。

    生2:老师只是提醒你,老师也是为你好,下次不会了。

    很明显,从生1、生2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是忽略观察的,而且据统计超过80%是带有评论性质的。“别哭了”“下次改正就好了”“老师是为了你好”等表述比比皆是。这种表达更倾向于否认当下,压抑情绪,忽略感受的防御机制。

    2.效果打分,换位体验

    心理感受是非常主观的体验,而且由于角色不同,立场不同,感受会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让学生从别人的角度感受自己言行的效果,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同时,有时候为了让感受、体验有区分度,我们可以采用主观量化打分的方法。

    范例:刚才你说的安慰的话,如果是别人说给你听的,你感觉怎么样?请用0~10自然数打分。0分表示很不舒服,10分表示很接纳很舒服。

    这样的主观打分,可以将没办法量化的主观体验加以细致地区分和统计,比“好”“一般”“不好”等描述性语词更有操作性。同时,换位思考也开辟了另一个途径,让学生反观自身。

    3.观察训练,内化技巧

    非评论的观察,作为一种全新的技能,从了解到掌握,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而心理课堂上,在游戏中练习,在快乐中体验,在反思中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范例:请在全班范围内,选择一位你感兴趣的、也方便观察的同学,关注他15分钟,并完成练习。

    在这样的观察练习中,希望学生通过对具体动作的描述、观察、记录,明白“描述事实”的含义。“观察结论”是很容易让学生混淆的地方,有个别学生会得出“他上课不认真”“他总是讲话”等评价性结论。这也是我们的难点——让学生刻意去分辨主观评价和客观事实的区别,从而真正达到观察的目的。

    二、感受重情绪——我(你)感觉……

    (一)想法、评价、判断≠感受

    例1:你这道题怎么又粗心错了,我真想敲敲你的脑袋,让你清醒清醒!

    例2:你这道题怎么又粗心错了,你怎么这么笨!

    例3:你这道题怎么又粗心錯了,你肯定没有认真检查!

    这似乎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说话方式,分别表述了说话者的想法、评价、判断。说话者没有关注学生的情绪,也忽略了自己的情绪。其实说话者真实的情绪感受是“你这道题第二次做错了,我很着急”。但是通过主观的想法、评价、判断,很容易让说话者形成刻板印象,同时让学生形成糟糕的情绪体验,形成惩罚式情境记忆。

    (二)教学策略提炼

    1.主题小游戏,寓教于乐

    心理课堂,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或者热闹的嬉笑打闹。游戏活动作为心理辅导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承担着调动学生全方位感官去体味自己完整心理过程的作用。对于“感受”这种抽象又复杂的心理现象,最适合用游戏去体验。

    范例游戏:“感受”你好

    规则:三位学生一组,一位学生S1扮演主角(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一位学生S2扮演搭档,一位学生S3扮演主角的“感受”(手里拿一张画着“”的纸和一支笔)。搭档对主角说话(事先准备好的),请主角反馈,如果反馈是属于感受性的,请S3在上画“√”;如果不是感受性的,画“×”。最后请主角看看自己心里的感受情况。(具体操作见图3)

    在这个游戏中,有一个情境:上课时,你想认真听,还提醒同桌不要讲话,结果被老师看到,老师说:“我看你好几次了,上课不认真,作业一塌糊涂,下节体育课不用去上了。”笔者问S1的感受,S1的答案是“老师针对我”“我要下课找老师解释他批评错了”“老师偏心”等。当游戏结束后,S1看到自己的上有很多×的时候,内心是震撼的。

    2.创设情境,乐学新知

    当开始关注“感受”,想表达的时候,学生显得有些词穷。关于感受,只有“开心”“难过”“生气”“害怕”之类的词语,很难找到确切的词去描述自己的细微的感受,一个学生说:“感受像一位娇羞的女孩子,蒙着一层纱,想看却看不清。”那么,到底我们有多少感受呢?(见表3)刺激学生觉察自己“感觉”的匮乏时,以下的词汇表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

    3.模块化练习,巩固效果

    “感受”的练习需要不断区分想法、评价、判断。不是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东西。表达感受可以温暖自己,通过针对性练习,学生体会到说出自己的感受是种美妙的体验(见表2)。

    三、需求重根源——我(你)需要……

    (一)批评≠需求

    我们细腻的感受从何而来?正是来源于我们的需要和期待。很多时候,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正是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期待。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对方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我们的需求,其他人更可能会做出积极的回应。但是现实是,我们不太习惯从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

    例如:你叫得这么大声,吵死我了。

    修改:你大声说话时,我有些烦。因为我需要安静的环境学习。

    在这句话中,说话者将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吵死了)归咎于别人,意思是对方的错。可想而知,对方听到这句话的第一感受肯定是愤怒或者愧疚。接下来的回应可能会是“我哪里大声了”或者“对不起,我错了”。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因为自己的感受是一系列心理过程的结果。

    (二)教学策略提炼

    1.案例示范,深入浅出

    心理辅导活动课堂的学习,少不了案例的帮忙。而恰当的案例选择,可以省去枯燥的心理分析,设身处地地讨论,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范例:阅读以下案例(表4)并讨论:

    (1)三次交流中,丈夫和妻子的感受怎么样?

    (2)丈夫和妻子真實的内心需求是什么?对方能准确地理解吗?

    2.案例修改,紧扣目标

    在案例中,丈夫和妻子的表达都非常糟糕,丈夫只是希望妻子懂得他的焦急。大多时候,我们想要某样东西,自己却不曾觉察,即使觉察到了,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丈夫渴望妻子能够明白他的感受和需求。如果从需要出发,请学生讨论并修改对话。

    丈夫:我从没见过开得这么慢的车!我需要你对我的感受和需求有点回应。

    妻子:我猜你现在是真的很恼火,希望司机能想办法让车开快点。

    丈夫:没错!如果不按时赶到动车站,我们就会迟到,我们买的票就没用了。

    妻子:你很担心,你希望能够准时到站,否则我们就要多花两张车票的钱。

    丈夫:是啊。

    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若有一个人给予我们理解,这是很可贵的。这种关注有着惊人的作用,它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建立了一种联系,使得问题解决变得更能让人忍受。当我们没有得到理解时,就像案例中的夫妻一样,双方都会觉得比开始时更加痛苦。

    3.情景判断,小试牛刀

    除了案例的学习之外,还需要多多练习。只有训练才能强化技能,真正将新知识整合内化。

    范例:请判断以下的句子是否表达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如果没有,请试着理解并补充说话者的需求,运用“我感到……因为你……”句式。

    1.“你这么说,我很紧张,我需要尊重。”(√)

    2.“你来得这么晚,让我很郁闷。”(因为我想早点就可以选一个更好的位置。)

    3.“你无法来我家玩,我很难过,我本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4.“我很伤心,因为你没有做到答应我的事情。”(因为我认为你是我值得信任的人。)

    5.“我很沮丧,我希望我的成绩能取得进步。”(√)

    可以用小组比赛或头脑风暴的形式开展情景判断题练习,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在和大家的思维碰撞中,得到更多的答案或可能性,拓宽思路,增加对需求多样性的理解,明白每个人的感受背后,都有不同的需求。

    四、请求重态度——我(你)想要……

    (一)命令≠请求

    在沟通中,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向对方提出请求,什么样的请求更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为什么有些请求反而会激起别人的反感,被理解成命令?当对方认为如果他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惩罚,那么他就是把我们的请求当作命令。

    (二)教学策略提炼

    1.借助实例,心理分析

    范例:请根据下面的对话,讨论分析妈妈的请求是否有效。

    妈妈:我希望你快点完成作业。

    情况1:孩子:不要,我要先休息一会儿。(妈妈生气了)

    情况2:孩子:好。(回到房间,关上门,做作业拖拖拉拉)

    展示这句话,请学生讨论分析这是一个请求还是一个命令。我们不能从说话者的态度有多和善、表述有多清晰来判断它是请求还是命令;我们应根据当人们没有按照我们所请求的去做时,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来判断。情况1:妈妈生气了,即使表面上态度非常和善,但是孩子接受得到的是命令。情况2:表面上孩子接受了,但是從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是不情愿的。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请求是和另一个身上拥有积极的能量的人相连接,让别人自由、自愿、自主地去满足我们的请求。

    2.角色扮演,比较体验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直接提出请求。比如:“妈妈,我口渴了。”这时候,孩子是希望妈妈帮忙拿水。一般情况下,妈妈也能接收到孩子的请求,那么,沟通是顺畅的。但有时候,我们只是说出自己的不快,却以为别人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例如:“你怎么作业本老忘记交?”也许,老师是希望学生马上交上作业本,但学生的感受却是老师在指责他。

    范例:情景对话模拟练习

    规则:6人一小组,1人表达自己的请求,另外3人就自己的理解与之对话;另外2人负责观察和记录三组对话内容及旁观者的感受;小组讨论得出最佳的请求表述。

    练习中,三种不同的反馈,可以让学生反复去比较和揣摩并总结出:请求越具体,效果越好。另外,观察者的记录和感受也可以提供客观的建议和意见。学生有目的地练习,有深度地讨论,效果立竿见影。

    3.影视作品,拓展练习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当现实条件受到限制,我们可以借助影视作品中的片段,选用常见的家庭场景,不仅能引起学生共鸣,而且学生也能更有目的性地去综合练习共情式沟通的技巧。

    综上所述,将共情技术融合在沟通中,应强调四步骤:观察重事实、感受重情绪、需求重根源、请求重态度。让学生在日常表达中,更关注彼此的情绪、需求,少一点评论,多一些理解,有利于校园生活的和谐发展。

    注:本文为第七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来稿。

    参考文献

    [1]马歇尔·卢森堡著,阮胤华译. 非暴力沟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

    [2]马歇尔·卢森堡著,梁欣琢译.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3]钟思嘉.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0.

    [4]吴萍.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共情[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1):19-21.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小学,温州,325024)

    编辑/刘 扬 终校/于 洪 杜文姬

相关文章!
  •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法

    张玲玲摘 要:近几年来,高中英语教学中关于语法部分的教学内容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语法教学在整个英语学习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初中作文课堂中问题链的设计

    李姣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在作文课堂中引入问题链教学法,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