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儿童绘本的读者阅读认知调查研究

    陈俊?刘玉君

    【摘 要】 儿童绘本是由图像、文字、色彩等模态符号构成的多模态语篇。文章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读者选择儿童绘本,阅读绘本的时长,对绘本模态的阅读倾向,阅读绘本的认知感受及情感反应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和家长已经意识到阅读儿童绘本的重要性,学生倾向于先阅读绘本中的图像模态,每天保持10分钟阅读时长的较多。儿童绘本能够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使读者得到更好的理解、认知和情感体验。

    【关 键 词】儿童绘本;多模态;读者认知

    【作者单位】陈俊,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刘玉君,淮阴工学院。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图画书。目前市面上的绘本以低幼儿童的阅读对象为主,人们称之为儿童绘本。近年来,家长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如果让他们去识别那些由抽象文字符号所组成的文章,可能会给其带来不小的阅读障碍,而且会降低他们的阅读兴趣。而儿童绘本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认知阅读的特点,在教师或者家长的陪同下,孩子能够借助儿童绘本顺利地扫除抽象文字所带来的阅读障碍,逐渐培养阅读的兴趣。因此,对儿童绘本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究读者阅读儿童绘本时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反应,便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儿童绘本进行教育教学。

    一、文献回顾

    儿童绘本是一种由文字、图画等模态符号组成的多模态语篇,研究多模态儿童绘本,首先要了解模态和多模态的概念。朱永生 (2007)指出,模态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综合利用听觉、视觉和触觉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感官,通过语言、声音、颜色、图像等多种模态符号创造和传达意义的方式则叫多模态。张德禄(2009)认为,多模态语篇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多模态语篇的多种符号资源在同一语篇中相互作用,各自发挥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儿童绘本多模态语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外学者Perry Nodelman(2010)对儿童绘本的图像与文字关系、图像如何叙述故事、多种模态意义进行了解读;Gibbons(2012)探讨了读者在阅读具有图形、插图和文字的多模态小说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阅读感受;David Lewis研究了绘本中图与文的关系,他认为图与文可以步调一致地讲述故事,也可以轮流来讲故事,而且二者是相互激勵的、灵活的和复杂的。在国内,陈文亮(2012)分析了几米的绘本作品,指出绘本作品中图像与文字的互文效果能够增强绘本的表现力和隐喻色彩;周俐(2014)、谢妮妮(2014)分析了儿童绘本、插图绘本中图文模态间的相互关系;赵秀凤等(2014)探究了读者阅读绘本时的审美感受。

    国内外学者主要分析了多模态儿童绘本语篇中图像、文字、声音的相互关系,以及模态的转隐喻构建特征等,对于读者的认知感受和体验也有所涉及,但鲜有从读者(包括在家长陪同下)的阅读角度去调查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感受和情感反应。本文拟从读者(包括家长)的阅读认知角度入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阅读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探究读者(包括儿童和家长)在阅读多模态儿童绘本作品时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反应。

    二、研究设计

    1. 提出问题

    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两个主要问题。哪种模态的儿童绘本题材更吸引读者且有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读者在阅读多模态儿童绘本作品时的认知感受以及情感反应是什么?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两所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所为市重点小学,另一所为普通小学。分别在这两所小学对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100名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和100名相对应的家长,总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问卷193份,问卷回收率达96.5%。实际有效问卷190份,其中一年级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97份,二年级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93份,最终实际有效问卷率为95%。

    3.主要调查内容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基本情况的调查;第二部分围绕以上两个主要问题展开,包括对家长选择的儿童绘本题材及其依据的调查(即依据什么选择儿童绘本),绘本阅读的时长与阅读环境的选择,对于绘本中图画、文字等模态的阅读倾向,在儿童绘本亲子阅读中学生、家长的认知感受及情感反应四个主要方面。

    4.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个别访谈环节作为辅助方法,即随机对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个人访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家长对多模态儿童绘本阅读的认知感受以及情感反应。

    三、结果与讨论

    1.儿童绘本阅读题材的选择及其依据

    儿童绘本是一种以图画模态为主,附以少量文字模态或其他模态符号的书籍,创作的题材一般涉及故事、科普知识、教育、文学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选择故事类儿童绘本的占54.7%,选择科普知识类的占31.2%,选择教育类的占14.1%。这说明家长和学生以选择故事类的儿童绘本为主,其次是科普知识类的绘本,再次是教育类题材的绘本。从选择绘本阅读题材的依据来看,一半以上的家长和学生选择故事类的儿童绘本,家长们认为故事类绘本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受到教师或同事、朋友的推荐,以及大型图书网站或书店的宣传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绘本题材中,获得国内外著名绘本奖项的作品是学生和家长的首选对象,这也要求绘本创作者应多创作出优秀的儿童绘本作品。

    2.阅读时长与阅读环境的选择

    以下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每日儿童绘本阅读时长的调查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学生的每日儿童绘本阅读时长在10分钟左右的占43.2%,阅读时长在20分钟左右的占25.4%,阅读时长在30分钟至1小时的占18.1%,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的仅占13.3%。调查过后,笔者随机对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个人访谈,发现他们绘本阅读時间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家长们认为绘本阅读固然重要,但是每次阅读超过1小时,阅读时间过长,孩子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不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此外,在绘本阅读环境或场所的选择方面,47.2%的学生和家长首选家里的书房或卧室作为阅读场所,33.5%选择书店作为阅读场所,19.3%的学生选择学校作为阅读场所。笔者向部分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到,学生最喜欢在家里阅读绘本的原因主要是有家长陪伴且环境安静;把书店作为绘本阅读的第二场所是因为书店绘本书籍的种类多;而将学校作为绘本阅读地点的学生仅占19.3%,一方面说明目前有些学校对儿童绘本阅读不够重视,另一方面说明在学校阅读绘本的时间较少。

    3.读者对儿童绘本图像、文字等模态的阅读倾向

    一般来说,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方式是直观的,他们对色彩比较鲜艳的图片、文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周俐(2014)指出,儿童绘本的作者和插画家们借助图像、文字、色彩等多种模态创作绘本,绘本的图、字等模态相互作用,共同叙述故事。虽然一些学者认为儿童绘本中的图像、文字、色彩等模态相互协调,共同叙事,但在研究调查中发现,学生在阅读绘本时,对于不同模态的关注倾向程度有所不同。75.7%的学生阅读绘本喜欢先观看优美的图像,特别是色彩鲜艳的图画;24.3%的学生先注意绘本上的文字,尤其是排版特别、字体特殊的文字,随后再结合图像去阅读绘本。因此,绘本作者和插画家除了要注重绘本的内容情节,更要重视绘本图像、色彩的合理运用。

    4.读者对儿童绘本阅读的认知感受以及情感反应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性,他们一般从自己的角度认识和感知周围比较熟悉的事物。因此,对于儿童绘本的选择、阅读要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特点。戴雪红(2016)认为,“儿童绘本是满足孩子认知阅读的需求,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理解实际就是一个学习者以信息接收、编码为基础,根据已有的信息建立内部的心理表征,进而获取意义的过程,儿童阅读图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图书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本研究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阅读绘本过程中的识记内容、主要识记方式、阅读认知感受以及情感反应进行重点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在阅读绘本过程中,37.3%的学生能够利用视觉、触觉记住由图像、色彩等模态所描述的主要人物或事物,因为直观的人或物的图像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学生有时候还会和家长或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揣摩绘本中人物的特点,甚至不少家长或学生深受绘本中正面人物形象的影响,并向他们学习,这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随后在对一些学生及其家长的访谈中也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绘本中故事情节的复述,34.6%的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对由图像、文字、色彩等模态相结合的绘本进行理解,然后借助手势、声音等手段绘声绘色地叙述绘本的故事情节,甚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在无形中融入了绘本的故事情节,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而变化,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这样的方式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又能够培养其再创作能力和想象力。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有些儿童绘本使家长和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如《大脚丫学芭蕾》,该绘本的主人公贝琳达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一直不放弃梦想。同时,通过复述绘本的故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8.1%的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绘本中的图像、文字或家长阅读讲解绘本的方式,运用视觉、听觉等感官与绘本人物、情节进行交流互动,体会其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学生的情感受到陶冶,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四、结语

    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及其家长都意识到绘本阅读的重要性,表示儿童绘本在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尚存在局限,如调查内容比较粗略、数据分析方法有待改进等,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努力克服。

    |参考文献|

    [1]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2007(5).

    [2]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2009(1).

    [3]培利·诺德曼. 话图[M]. 台湾:财团法人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2010.

    [4]Gibbons Alison. Multimodality,Cognition,and ExperimentalLiterature[M]. London:Routledge,2012.

    [5]Lewis David. Reading Contemporary Picturebooks:Picturing Text[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6]陈文亮. 成人中心主义的解构:几米绘本的文化学分析[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7]周俐. 儿童绘本中的图、文、音——基于系统功能多模态语篇研究及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分析[J]. 外国语文,2014(3).

    [8]谢妮妮. 《格林童话》中图文关系的逻辑语义扩展探讨[J]. 外语教学,2014(1).

    [9]赵秀凤,李晓巍. 认知诗学视域下“情绪”的多模态转喻构建——以几米绘本《时光电影院》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10]戴雪红. 基于认知阅读的儿童绘本设计[J]. 包装工程,2016(2).

相关文章!
  • 融媒体时代地市广电新闻业务建

    王焕华<br />
    摘 要 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认清形势,应对挑战,全面提升新闻业务的能力水平,常德广电将2018年确定为业务建设年,推

  • 彰明学术 发扬国学

    刘冉冉<br />
    【摘 要】《东北大学周刊》创刊于1926年10月,1931年出版至110号终刊。作为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高等学府东北大学的校刊,

  • 基于云数据资源驱动下图书馆信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云数据”这一词语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而在如何管理和整合图书馆资源这个问题上,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