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现方法
张国权
一、宏观上的表现方法:行文结构方面
1.卒章显志。如《蜀相》一诗的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道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出师未捷的叹惋,也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惆怅。
2.扬抑。(1)欲扬先抑。如《游园不值》一诗,诗人先写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是抑的内容;后写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是扬的内容。全诗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2)欲抑先扬。如《闺怨》一诗,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知愁。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3.以景结情。如《三闾庙》一诗中“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两句,“秋风起”表明季节,时间是“日暮”,景色是“枫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
4.翻因为果,也就是颠倒因果。如《春雪》一诗,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添了诗的趣味,把春雪描写得美好而富有灵性。
5.虚实结合。如《太湖恬亭》一诗,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是实写,“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则是诗人据实景画面想象的情景,是虚写。虚实相生,呈现出清幽闲逸的意境。
6.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如《登飞来峰》一诗,集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
7.托物言志、说理。如《石灰吟》《题西林壁》两诗。诗的内容及赏析,不做赘述。
二、微观上的表现方法
1.几种基本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在此处我们具体来说说描写。(1)白描和细描。白描,如《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内容涵盖丰富,画面多重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景象。语言朴素自然。细描,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晨起梳妆一节。(2)动静结合。如《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前一句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通过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显出山中的宁静。(3)正面侧面。如《琵琶行》写音乐,既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样的正面描写,又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样的侧面描写。
2.修辞:衬托、比喻、反问、设问、借代等。(1)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种。如《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以“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衬诗人的绝望之情,此为正衬。而《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前两句是以乐衬哀,后两句是以哀衬乐。(2)比喻。如《塞鸿秋·浔阳即景》一诗,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3)反问。如《七步诗》中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反问,极言手足相残的悲哀。(4)设问、借代。如杜甫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中的“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两句,自问自答,写出征帆漂泊之远。其中的“征帆”也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3.其他。(1)化虚为实和化实为虚。如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愁写成形象的水,此为化虚为实。“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把具体形象的雨、飞花写成抽象的愁和梦,更添缥缈朦胧之感,此为化实为虚。(2)点面结合。如《江雪》一诗,从千山萬径写到孤舟,再写到蓑笠翁的独钓,是典型的点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