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宋国华

    摘 要:以问题驱动法为主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主要特点就是:教师要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数学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变成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学习数学知识;有效地设置数学问题,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而问题驱动法的这些特点与数学学科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符。因此,教师就要合理利用问题驱动法,推动高效的数学课堂的创建。

    关键词:问题驱动法 小学数学 应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所谓的抽象思维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动概念、判断等思维形式,对客观存在进行间接或者概念的反映的过程。而逻辑思维就是正确且合理思考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其认知主要建立在形象思维之上。教师要想突破这种困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以问题为驱动的探究性数学课堂的构建就是最好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问题的提出,发挥问题的最大功效,優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推动高效的数学课堂的构建。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问题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1]

    一、注重问题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把自身当作数学知识的储备者和承载者,而且,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遵循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不具备极强的目的性,这就导致了提问无效,甚至低效的现象出现。要想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设置数学问题,以此达到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数学教学内容等目的。

    比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出了问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呢?有的学生就提到了是一半。紧接着,笔者又提出了: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很多学生都表示不可以。这时,笔者就成功引出了分数的概念。并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可见,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基础认识的了解和认知,还能够有效导入数学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注重问题的趣味性

    兴趣,是开启小学生智慧和热情的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热情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回答数学问题。

    比如:在《时、分、秒》的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新年倒数的视频。并且,笔者带领学生一起倒计时。据此,笔者提出了问题:我们倒计时的时候使用的是怎样的时间单位?有的学生就说出了是秒。紧接着,笔者就提出了问题: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一连串的问题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并且,倒计时的情境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的,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

    三、注重问题的合作性

    大部分小学生都不具备合作的意识。在很多时候,他们不习惯帮助别人,也不会主动问其他人问题。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就要改变学生这种观念。所以,教师就要注重合作性的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同时,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虽然探究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合作的环节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也就是说,教师不能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探索,要监督学生合作的进程。

    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平行四边形纸片和一把剪刀,并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同时,笔者提出了问题:每个平行四边形只准剪一下,试一试被剪下的两部分能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的小组就发现: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能拼成一个我们会计算的图形——长方形。所以,笔者又追问学生: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为什么要沿高剪开?不沿高剪开行不行?学生在合作探究和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同时,也就掌握了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2]

    总而言之,问题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就要注重有效性、趣味性和合作性问题的提出。并且,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发展自身的教学理念,寻找最符合小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模式,以便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钦厚.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初探[J].学周刊,2019(06):15-16.

    [2]詹茂堂.“问题驱动法”在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7(08):67-68.

相关文章!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写作

    王宗谦摘 要:写作是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英语技能的综合体现。英语教师要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培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体验式

    李桂波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效果不佳,需要教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