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文化名人》:勇于涉深蹚水 勇于挑战自我
田海宏2014年7月20日21:15,星期天的晚间黄金段,江西卫视推出了一档与周末轻松愉快、搞笑取乐的传统荧屏氛围完全不同的节目《挑战文化名人》。
挑战文化:探险、无畏
周末从来都是属于轻松愉快的娱乐节目的,极少有电视台会在周末一本正经地来讨论文化问题。“挑战搞笑明星”“挑战著名演员”“挑战歌手”(各种歌唱比赛),甚至挑战相亲对象,等等,都是娱乐,也比较大众化,挑战者(和自己一样的平民)和被挑战者(名人),都是观众熟悉或者亲近的人。这个前提,决定了节目被普通观众认可接受的一半成功。而江西卫视另辟蹊径,在周日的晚间黄金时段做一档纯文化的节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也让人捏一把汗。毕竟电视是快餐文化,即便是涉及文化比较深的《百家讲坛》,也是以绘声绘色讲故事的形式普及文化,且讲的故事多半是普通观众比较熟悉的历史桥段,才得到观众的喜欢。
《挑战文化名人》通过三个挑战的过程,展示的全部是纯文化的内容,而且很多还是普通观众根本没听过的历史文化名词和诗句。普及文化知识,将历史上(第一期节目全部是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问询和挑战)有趣、有意义的东西,通过挑战的形式,展示给观众,本身非常有意义。也是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的尝试,相对于如今电视荧屏大量的娱乐类节目,做文化节目是向深度进展。观众总是喜欢新鲜有趣的节目,而江西卫视敢于将人人畏惧的“文化”做成参与者闯关的节目,大胆地吃了一次螃蟹。
文化被快餐:新颖、现代
《挑战文化名人》时长75分钟左右,是电视快餐文化的典型案例,形式新颖,节目环节设置合理,演播室布置现代、时尚、美感十足。
节目的赛制设置比较合理,也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的第一轮,是挑战者在一分钟时间内快速回答主持人的提问,答对题目越多得分越高;第二轮是挑战者与文化名人一对一对决,胜出者进入挑战团队,落败者被淘汰;第三轮是胜出的挑战者组成团队,与名人作战,在各自的两分钟快问快答中竞赛。三轮比赛,既有单打独斗,也有团队作战。而被挑战的文化名人以及挑战者的个性,也给节目增色不少。
演播室的设计极富美感,将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声光结合的演播室,加以竞技的形式展示。竞技台被设置成一个大圆形,一面是文化名人坐在椅子上,另一面是四个挑战者站在挑战台上,或与名人面对面地同时选择答题。比赛的分数和过程不时被形象展现,观众则在竞技台的后面热切关注。主持人刘蔚分寸把握比较得当,知性、温婉。
第一期的节目中,被挑战的文化名人是《百家讲坛》的年轻主讲者、中央民族大学老师蒙曼。她穿着蓝底花旗袍出场,举止得当,答题利索,神态轻松平和。挑战者是四个年轻人,三男一女,个个博学自信,英气逼人。第一名挑战者的职业是仓库保管员(这个看似与文化反差极大的身份,很有意思),却是15岁就上大学、饱学博览的年轻男子,他是几名挑战者中最有个性的,他不像其他三名那么严谨利索,经常表现出对题目的疑惑和无知,但这种表现,更受普通观众的欢迎。其他三位也都是“学霸”型的年轻人,回答问题更加利落,但这种利落,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这正是文化节目的难点所在。
普及文化:难题、难点
文化被用来做成竞技类节目,首先就是对办节目者文化底蕴以及将文化与普通观众贴近能力的考量。这个难度比较大,一方面是很厚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要将这些历史文化知识拿出来比赛,让观众喜欢,不容易。
难出题。《挑战文化名人》,明摆着就是要出难题。既然被挑战者是文化名人,一般的题目,哪里难得倒他(她),所以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太难的话,即便是精挑细选的精英类挑战者,也未必能应战。如果观众听都没听过、听都听不懂的题目占多数,如何有兴趣再看下去?节目中有两个快问快答的环节,一个是挑战者分别应对一分钟的快问快答,另一个是挑战团队和文化名人各自两分钟的快问快答。这样的环境设置,对题目量要求特别大,而且还要求观众起码听得懂——如果不配以字幕,有些题目估计一般观众很难听懂。所以出题的难度特别大,一是题目的深度与贴近性的矛盾,二是题目量与常态节目的矛盾。这两个矛盾不及时解决,节目将难以为继。
难亲近。尽管定位与观众比较熟悉的中华文化,但要让多数观众对节目有亲近感,还有很大难度。首先是竞技内容(题目)的贴近性尚不够,多半题目需要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才能回答出来,而且让名人讲解的时段太少。如果让名人多加以讲解,观众长知识,会比单纯看比赛,更觉得有趣。其次是挑战者离普通人比较远。首期节目中,四个挑战者都是学霸型的年轻人:漂亮的女研究生,是学古典文学专业的,答题特别利落,因为那些本身就是她学的专业知识;仓库保管员,15岁就读大学,博览群书;少年班的大学生,对中国文学特别有兴趣;身着汉服的男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和研究已久。这四个挑战者是年轻人中的精英,但如果一直是精英出场,节目就有远离观众的危险。特别是周日晚间黄金段,收看电视节目的主流观众,还是以文化层次不是特别高的普通观众为主。第三是现场观众几乎没参与,冷落了观众。因为专业性太强、竞技环境紧凑,现场观众没能参与,甚至一个镜头都没有给现场观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普及文化,亲近观众。电视节目,归根结底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首期《挑战文化名人》,以其节目形态的新颖和成功的宣传推介,取得了比较好的收视率。要想亲近观众,节目应以普及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建议以观众比较熟悉的文化知识和名词为切入点,设计题目,加以讲解和调侃,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第一期节目中“七月流火”的意思、“床前明月光”的“床”是指睡觉的床,还是书房的书案、还是井台的围栏,这些题目的题面都是观众熟悉、准确内涵却不大了解的。这样的题目,对名人来说也许是小儿科,但对观众来说,却分外亲近。当然,插入少量的难题,或者针对当期节目中的名人嘉宾,出一些他不熟悉领域的题目,就更有挑战性和可看性。否则像首期节目中,几乎没有能难倒名人的题目,节目几乎就丧失了其竞技性。
同理,既然是普及文化知识,最好能让观众参与进来。观众参与进来的方式一是让普通观众报名来参与挑战,而不仅仅是“学霸”类的少数人群的竞技,允许个别挑战者出笑话,不求完美,更显真实和贴近。观众参与的另外一个方式是,让现场观众参与进来。可以设计现场观众与名人、挑战者抢答或者解惑的环节。尊重现场观众,其实也是在尊重电视机前的观众。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栏目责编:吉 庆
挑战文化:探险、无畏
周末从来都是属于轻松愉快的娱乐节目的,极少有电视台会在周末一本正经地来讨论文化问题。“挑战搞笑明星”“挑战著名演员”“挑战歌手”(各种歌唱比赛),甚至挑战相亲对象,等等,都是娱乐,也比较大众化,挑战者(和自己一样的平民)和被挑战者(名人),都是观众熟悉或者亲近的人。这个前提,决定了节目被普通观众认可接受的一半成功。而江西卫视另辟蹊径,在周日的晚间黄金时段做一档纯文化的节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也让人捏一把汗。毕竟电视是快餐文化,即便是涉及文化比较深的《百家讲坛》,也是以绘声绘色讲故事的形式普及文化,且讲的故事多半是普通观众比较熟悉的历史桥段,才得到观众的喜欢。
《挑战文化名人》通过三个挑战的过程,展示的全部是纯文化的内容,而且很多还是普通观众根本没听过的历史文化名词和诗句。普及文化知识,将历史上(第一期节目全部是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问询和挑战)有趣、有意义的东西,通过挑战的形式,展示给观众,本身非常有意义。也是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的尝试,相对于如今电视荧屏大量的娱乐类节目,做文化节目是向深度进展。观众总是喜欢新鲜有趣的节目,而江西卫视敢于将人人畏惧的“文化”做成参与者闯关的节目,大胆地吃了一次螃蟹。
文化被快餐:新颖、现代
《挑战文化名人》时长75分钟左右,是电视快餐文化的典型案例,形式新颖,节目环节设置合理,演播室布置现代、时尚、美感十足。
节目的赛制设置比较合理,也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的第一轮,是挑战者在一分钟时间内快速回答主持人的提问,答对题目越多得分越高;第二轮是挑战者与文化名人一对一对决,胜出者进入挑战团队,落败者被淘汰;第三轮是胜出的挑战者组成团队,与名人作战,在各自的两分钟快问快答中竞赛。三轮比赛,既有单打独斗,也有团队作战。而被挑战的文化名人以及挑战者的个性,也给节目增色不少。
演播室的设计极富美感,将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声光结合的演播室,加以竞技的形式展示。竞技台被设置成一个大圆形,一面是文化名人坐在椅子上,另一面是四个挑战者站在挑战台上,或与名人面对面地同时选择答题。比赛的分数和过程不时被形象展现,观众则在竞技台的后面热切关注。主持人刘蔚分寸把握比较得当,知性、温婉。
第一期的节目中,被挑战的文化名人是《百家讲坛》的年轻主讲者、中央民族大学老师蒙曼。她穿着蓝底花旗袍出场,举止得当,答题利索,神态轻松平和。挑战者是四个年轻人,三男一女,个个博学自信,英气逼人。第一名挑战者的职业是仓库保管员(这个看似与文化反差极大的身份,很有意思),却是15岁就上大学、饱学博览的年轻男子,他是几名挑战者中最有个性的,他不像其他三名那么严谨利索,经常表现出对题目的疑惑和无知,但这种表现,更受普通观众的欢迎。其他三位也都是“学霸”型的年轻人,回答问题更加利落,但这种利落,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这正是文化节目的难点所在。
普及文化:难题、难点
文化被用来做成竞技类节目,首先就是对办节目者文化底蕴以及将文化与普通观众贴近能力的考量。这个难度比较大,一方面是很厚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要将这些历史文化知识拿出来比赛,让观众喜欢,不容易。
难出题。《挑战文化名人》,明摆着就是要出难题。既然被挑战者是文化名人,一般的题目,哪里难得倒他(她),所以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太难的话,即便是精挑细选的精英类挑战者,也未必能应战。如果观众听都没听过、听都听不懂的题目占多数,如何有兴趣再看下去?节目中有两个快问快答的环节,一个是挑战者分别应对一分钟的快问快答,另一个是挑战团队和文化名人各自两分钟的快问快答。这样的环境设置,对题目量要求特别大,而且还要求观众起码听得懂——如果不配以字幕,有些题目估计一般观众很难听懂。所以出题的难度特别大,一是题目的深度与贴近性的矛盾,二是题目量与常态节目的矛盾。这两个矛盾不及时解决,节目将难以为继。
难亲近。尽管定位与观众比较熟悉的中华文化,但要让多数观众对节目有亲近感,还有很大难度。首先是竞技内容(题目)的贴近性尚不够,多半题目需要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才能回答出来,而且让名人讲解的时段太少。如果让名人多加以讲解,观众长知识,会比单纯看比赛,更觉得有趣。其次是挑战者离普通人比较远。首期节目中,四个挑战者都是学霸型的年轻人:漂亮的女研究生,是学古典文学专业的,答题特别利落,因为那些本身就是她学的专业知识;仓库保管员,15岁就读大学,博览群书;少年班的大学生,对中国文学特别有兴趣;身着汉服的男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和研究已久。这四个挑战者是年轻人中的精英,但如果一直是精英出场,节目就有远离观众的危险。特别是周日晚间黄金段,收看电视节目的主流观众,还是以文化层次不是特别高的普通观众为主。第三是现场观众几乎没参与,冷落了观众。因为专业性太强、竞技环境紧凑,现场观众没能参与,甚至一个镜头都没有给现场观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普及文化,亲近观众。电视节目,归根结底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首期《挑战文化名人》,以其节目形态的新颖和成功的宣传推介,取得了比较好的收视率。要想亲近观众,节目应以普及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建议以观众比较熟悉的文化知识和名词为切入点,设计题目,加以讲解和调侃,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第一期节目中“七月流火”的意思、“床前明月光”的“床”是指睡觉的床,还是书房的书案、还是井台的围栏,这些题目的题面都是观众熟悉、准确内涵却不大了解的。这样的题目,对名人来说也许是小儿科,但对观众来说,却分外亲近。当然,插入少量的难题,或者针对当期节目中的名人嘉宾,出一些他不熟悉领域的题目,就更有挑战性和可看性。否则像首期节目中,几乎没有能难倒名人的题目,节目几乎就丧失了其竞技性。
同理,既然是普及文化知识,最好能让观众参与进来。观众参与进来的方式一是让普通观众报名来参与挑战,而不仅仅是“学霸”类的少数人群的竞技,允许个别挑战者出笑话,不求完美,更显真实和贴近。观众参与的另外一个方式是,让现场观众参与进来。可以设计现场观众与名人、挑战者抢答或者解惑的环节。尊重现场观众,其实也是在尊重电视机前的观众。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栏目责编:吉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