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吐槽到批评

    `

    【摘 要】文学和艺术上都有专业批评家这个职业,而设计由于专业的跨学科性、学科体系的不完善性,目前还没有形成专门从事设计批评职业的人。随着设计行业逐渐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设计相关的创意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设计批评将是引导未来设计方向的指明灯。文章将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吐槽”与专业的“批评”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简述设计批评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吐槽;批评意识;批评能力;设计批评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57-02

    自03年南京艺术学院首次将设计批评作为设计学科必修的一门科目为止,设计批评经历了从鲜为人知到如今“众声喧哗”的阶段,即便如此,该学科依旧只是象牙塔中的学问,只有圈内人士才会对此进行相关研究,并且设计批评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

    一、设计批评的概念

    设计批评是众多批评学科中的一个门类,与一般带有贬义色彩的“批评”不同,这里的“批评”是中性词汇,“一般把艺术鉴赏者对作品在深层次上的质量和意义所作的判断,尤其是价值判断称为批评”①,它是一种对设计品深层次意义上的鉴赏能力。通过对“批评”一词和“评论”一词的意义区分,更有助于理解批评的含义:“一般来说,设计评论是对一件具体的设计作品的描述、分析、鉴赏和评价;而设计批评则更加注重对一系列设计作品或设计的某种整体的价值和意义作出评价和判断,这种判断通常以公认的批评标准为基础,并对如何得出评价结果作出解释。”②目前设计批评标准的概念还十分模糊,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但随着设计学科的不断完善,设计批评所涉及的结构层次也将越来越明晰。

    二、吐槽——设计批评的意识

    保罗·福塞尔有两本讽刺社会的著作《格调》和《恶俗》,内容极具讽刺意味,对社会中的种种现象进行了“吐槽”。唐纳德·A·诺曼的著作《设计心理学》同样是设计界的“吐槽”典范,作者提到一种观点,当我们被身边的物品妨碍正常生活的时候,比如这台微波炉的说明书非常复杂,这道门需要提示打开的方式,因此我无法使用这台微波炉,不看提示就无法立马打开门等,我们往往会把原因归咎为自己的愚蠢或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诺曼的观点是,这些都是设计品的错,是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的因素。这种责任转嫁的方式,就是吐槽产生的根源,吐槽正是设计批评的意识来源。

    人人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因此人人都有吐槽的权利,但很多人似乎放弃了这一项权利。一般设计品如果有提示性文字,都是失败的设计品,是该被吐槽的对象,大众因为这种情况随处可见而熟视无睹,但一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记忆与习惯之后,就很难改变,所以我们必须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寻常之物,永远怀有一颗吐槽的心。

    作为设计师,更应该对自己身边的设计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吐槽则是保持这种观察力的动力来源,试问如果一位设计师对设计品怀抱兼容的态度,又怎么能够设计出新的符合人体需求的设计品呢?认识到不完美,才会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品被重新设计,发现原有物品的设计弊端正是设计批评的能力,即使设计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也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了一番设计批评的实践。

    三、批评——设计批评的能力

    通过吐槽产生设计批评的意识之后,大众能不断地发现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糟糕设计品,但是吐槽的内容毕竟有限,未能上升到专业批评的地位,吐槽多集中于设计品的功能或审美等方面,功能是大众对产品的使用感受,这种感受大同小异,审美却是迥然不同的,对于设计品的价值性与伦理性考量更是很难想到的层面。下文将从三点来论述设计批评能力的培养。

    (一)为真实的需求而设计——设计的目的

    面对铺天盖地的平面广告、五光十色的LED显示屏、琳琅满目的设计商品,商业圈一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大众被诱使购买了许多原本并不需要的商品,而始作俑者就是设计师,设计的目的变成为人们的“欲求”而设计,当然一味指责设计师也是毫无意义的,但设计师们必须懂得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的真实需求而设计。早在20世纪中叶,被视为设计伦理学先驱人物的维克多·帕帕奈克就已经提出这个观点:“一些真正的需求:为残疾的儿童和成年人设计衣服,使他们自己穿衣和脱衣成为可能”,“满足人类对于工具、避难所、服装、能呼吸的空气和能用的水的需求不仅是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和责任,而且也提供了许多新的挑战。”③

    (二)从设计的工具理性到设计的价值理性思维转变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两个很复杂的概念,最早是马克思·韦伯对理性进行的划分:“如果完全理性地考虑并权衡目的、手段和附带后果,这样的行动就是工具理性的”,“价值理性的(wertrational),它决定于对某种包含在特定行为方式中的无条件的内在价值的自觉信仰,无论该价值是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只追求这种行为本身,而不管其成败与否。”④在卢卡奇等一系列哲学家、思想家的启蒙之下,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提出了批判,但设计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设计的工具理性从根本上说,首先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其次不去顾虑伦理、宗教等因素,而当今社会正是工具理性主导的时代,“好的设计是上升的曲线”等论述无不揭示着物化影响下的设计异化。比如在理性的思考结果之下产生两种设计品,一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可能会给环境带来破坏;另一种经济效益较差,但是对环境的危害较小。如果从设计的工具理性思维来选择,那么首选是第一种设计品,如果从设计的价值理性思维来选择,则是相反的结果,两种选择各有利弊。由此可见,设计的工具理性满足私人或者小群体的利益的,而设计的价值理性则兼顾一个较大群体的利益。

    在21世纪,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之下,可以预测从设计的工具理性思维跨越到设计的价值理性思维将会是未来的必经之路。

    (三)设计史的作用

    读史可以使人明鉴,设计史同样具有让设计从业者明鉴的作用。当一件设计品的主题被确定时,设计师会去搜集与该主题相关的资料,从古代的设计品和现代的设计品中寻找灵感,而观赏者在欣赏设计作品的时候,如果没有将设计史的知识了然于心,那必然不能给予该设计品正确的批评,甚至不能产生联想与共鸣,得出的评论只能算是一种吐槽。如果设计批评者具备了深厚的设计史的基础,他就不仅能够给予该作品相对准确的批评,还能让作品得到升华,甚至衍生出新的作品构思,这种批评能力也是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四、总结

    设计品的存在目的原本是为了方便人类的生活,但真实情况却是人类在利益的驱使下,满足少部分人的特权,忽略了大众的真实需求。在当今社会工具理性的霸权下,价值理性思维的种子已经破土而出并蓄势待发,设计考虑的层面将会更多地以价值理性为基准。大众只需吐槽,揭露出生活中一切需要重新设计的商品,剩下的就交给饱读设计史书的设计师去解决。从吐槽到批评,从设计批评的意识到设计批评的能力,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去实现。

    注释:

    ①黄厚石.设计批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6.

    ②黄厚石.设计批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8.

    ③[美]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周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228.

    ④[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4.

    参考文献:

    [1]黄厚石.设计批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美]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周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相关文章!
  • 从梵高现象看电影在绘画中获得

    于晨不管是银幕前精彩的电影,还是饱含深意的绘画,电影艺术以及绘画艺术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影响力以及艺术魅力。绘画作为老牌的艺术,在

  • 高校美术国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

    王思琦摘要: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国画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促进学生们美术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不断加深学生们对国画的认知程度

  • 论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参与文化扶

    摘 要:文化扶贫是现今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各个地区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积极地调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