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述说老北京的那些银行
王海燕
银行是依法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今天的银行,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它对国民经济发挥了巨大的杠杆调节作用。那么历史上北京地区都有些什么银行?经历过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档案中一探究竟。一、发展概况
(一)近代银行的产生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银行进入中国,本国银行也相继产生,并逐渐取代票号、钱庄等旧式金融机构。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国通商银行在北京设立分行,这是北京历史上的第一家由国人自办的近代银行。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在北京开办户部银行总行,后改称大清银行,这是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二)迅速发展与衰退
1912年至1928年6月,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政府各机关皆与银行往来,北京地区的本国银行经历了迅速发展、达到全盛进而衰退的过程。在这期间,中国银行、新华储蓄银行等纷纷成立。1928年6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称北平,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先后将总管理处迁往上海,其他商业银行也相继将总行南移,北平原有之金融重心已不复存在。
(三)抗战期间举步维艰
1937年7月北平沦陷,北平各银行的营业处于艰窘之中,逐步裁撤分支机构,维持惨淡经营。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各沦陷区内接收清理敌伪金融机构,恢复国家银行和民营商业银行。据1947年北平金融业概况调查表显示,当时北平的中资银行共有29家。
(四)解放后的和平接管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2月迁入北平,在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处领导下,接管了中央、中国等四大银行的北平分行和中央信托局北平分局等11个行局。1952年12月,全国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在北京成立,北京的12家私营银行全部合并为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二、旧京地区的国家银行
(一)“四行”和“四联总处”
国民政府的国家银行有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简称为“四行”。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为“四联总处”。这些银行成立的时间早晚不一,除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抗日战争前在北平即设有分支机构外,其余银行的北平分支机构均成立于抗战胜利后。
中央银行于1928年11月在上海成立,其业务方针是统一币制、统一金库、调剂金融,以达到“银行之银行”的目的。1931年9月,中央银行设立北平办事处,隶属天津分行,地址在西交民巷30号。1933年8月改组为支行,在北京代表着国家银行。这份北平市金融业概况调查,反映了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是辛亥革命后在大清银行基础上改组而成的。1912年1月,南京臨时政府改组大清银行上海分行为中国银行;4月,北洋政府在北京将大清银行总行进行清理,另组中国银行筹备处;8月,北京中国银行在大清银行总行旧址开业。
交通银行成立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总行设在北京,除普通银行业务外,所有轮船、铁路、电报、邮政四项官办事业的存款、汇兑、拆借等业务,均由其办理。1917年交通银行实行总管理处制,总管理处仍设于北京,北京行则改为分行。
1937年7月,国民政府在上海组建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行联合办事处,11月迁至汉口,改名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四联总处是为了通过控制金融达到加强统治的目的,以集合国家银行力量,统一步骤,协助抗战为主要任务,成为国民政府最高金融管理机构。1946年1月,四联总处在北平设立支处,作为以中央银行为首的国家金融机构联合办事的基层组织,主要负责贷款发放业务和对存款、放款、汇兑业务及有关事项的管理,以召开委员会议的方式作为工作运转模式。
(二)“二局一库”
“二局一库”是指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它们都是国民政府官僚资本性质的金融机构,以达到垄断金融事业的目的。
中央信托局成立于1935年10月,总局设在上海,受财政部直接监督,经办军火进口,经营信托、易货、购料、保险等业务。
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成立于1930年3月,总局设在上海,隶属交通部。1935年改组为邮政储金汇业局,隶属邮政总局。主要业务是管理邮政储金汇兑,并经营简易人寿保险及票据贴现押汇、投资放款、购买公债库券等。
中央合作金库成立于1946年11月,总库设在南京,除从事一般银行经营的存款、放款、汇兑业务外,其主要任务是合作货款以发展合作事业。三、地方官办及官商合办银行
北平的地方官办银行和官商合办银行很少,概因集资不易,据“1947年北平市金融业概况调查”史料记载,北平地区的官办及官商合办银行只有北平市银行、河北省银行北平分行、中国实业银行北平分行三家。
北平市银行于1936年3月正式开业,行址设在北平前门外大街,其宗旨为调剂北平地方金融、扶助经济建设、发展合作事业。
河北银行于1929年3月成立,总行设于北平,经营商业银行之一切事务,并有代理省金库之责。1930年,改组定名为河北省银行,归省政府直接管辖,总行移设天津,北平改设北平分行。同年河北省银行北平分行成立。
中国实业银行由北洋政府财政部筹备,1919年4月正式成立,其性质为股份有限公司。1919年5月,中国实业银行北京分行成立。1937年3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将其改为官商合办银行。该银行的设立是为发展实业,从下面这份档案中可见:“我国地大物博,天然富源,夙称美盛,惟因人事未尽,资本不充,各种实业尚未十分发达,该部拟创办实业银行以资提倡,自属当务之急……”四、民营商业银行
北京(平)地区的民营商业银行数量不少,有著名的“北四行”“南四行”,还有中孚、中国农工、大生、国华、聚兴诚等一批在北京设立分行的银行。但由于国民政府的“四行二局一库”集中了大量资金,而私营银行举步维艰,奋力挣扎,正如1948年11月聚兴诚银行《关于改进今后工作办法的通告》中所述:“窃以战祸蔓延,经济残破,国穷民困,险象环生,丁兹时会,无论机构与个人具感前途茫茫,图存匪易,发展难期。但每念及我行经卅余年之艰难缔造,历尽苦辛,岂能任其浮沉、听其生灭而不思加以整刷图存、改善求进者……”
(一)“北四行”
指盐业、金城、大陆和中南四家银行。盐业银行于1915年成立,总管理处初设于北京,后于1928年8月迁至天津,1935年12月迁至上海,改为总行。盐业银行北京分行于1915年3月26日成立,地址在北京前门外西河沿。
金城银行于1917年5月成立,总行设于天津,北京分行同时成立,总经理处设于北京分行内。1935年12月,总行和总经理处均迁往上海。从“金城银行总经理处组织体系图”的档案中可以看出,1937年1月,北平分行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城区办事处以及保定、石家庄、新乡、定县、道口等地办事处。
大陆银行于1919年3月成立,总行设于天津。1922年,大陆银行加入盐业、金城、中南三行组成的联营事务所,成为“北四行”之一员,业务迅速发展。1919年4月大陆银行北京分行成立,位于西交民巷东口。
中南银行于1921年6月由南洋侨商发起创办,总行设在上海,1922年10月成立北京办事处,1937年5月改为北平支行。1923年,“北四行”合组成立四行储蓄会,除办理储蓄业务外,经营商业银行一切业务。
(二)“南四行”
“南四行”是指新華信托储蓄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和浙江实业银行,其中前三家银行均在北京设有分行。
新华储蓄银行是1914年10月由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奉北洋政府财政部命令拨款成立,总行设于北京。1926年,更名为新华商业储蓄银行。1930年,总行迁至上海。1931年又改名为新华信托储蓄银行。1930年总行南迁后,将北京总行改为北平分行。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由陈光甫于1915年创办,总行设于上海,初创时规模很小,开办后业务迅速发展,最终成为民国时期最大的私营金融机构。1924年3月,北京分行开设,地址在西皮市。
1905年,浙江铁路公司为募集股本开设兴业银行,并于1907年10月正式独立为浙江兴业银行,总行设于杭州,1915年移至上海。1914年12月,浙江兴业银行在北京成立汇兑处,后改支行,地址在前门外施家胡同。
银行档案不但反映了其自身的业务发展,也见证了北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比如,1937年7月8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北平分行在写给总经理的函中,记述了卢沟桥事变的史实:“今晨日军在平西卢沟桥与我军发生冲突,双方互有死伤,其起因系因日军昨晚在卢沟桥一带演习,军中死一下级官佐,诬系我方放枪将其击毙,并认为放枪者已匿入宛平县城,要求入城搜查,我方以日军深夜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婉加拒绝,乃该军竟将全城包围,我方派员与之交涉,正在商洽间,彼方竟对城开炮射击,我驻军迫不得已,当予以抵抗……”
银行业的发展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地区众多的银行留下了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史料,对于了解北京地区银行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近代北京的金融、经济发展情况发挥着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综合经济管理卷·金融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