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影像传播过程中的审核把关

包华
摘 要 新媒体影像传播给我们的信息传播带来了质的飞跃,但不良的内容也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媒体对新媒体影像传播守土有责,应当承担第一责任,必须把好新媒体影像的审稿关。新媒体影像传播在审稿能力、审稿速度、审稿机制等方面给媒体审稿工作构成严峻挑战。文章以海峡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旗下“Hi海视频”公众号为例,探讨媒体如何从人员素质、审稿流程、技术手段等方面加强审稿工作。
关键词 新媒体;影像;审稿;互联网;舆情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0-0100-02
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影像传播的内涵已经超越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包含了以互联网为中介的图片分享、视频分享、在线直播等层出不穷的传播形态。影像技术和互联网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步入了以在线实时“读图”“看视频”“可移动”“可交流”为特征的影像传播时代。新媒体影像传播正在悄然塑造着我们的文化生活,它的传播效率越来越高,信息量越来越大,但其中也不乏泥沙俱下的情况,特别是对错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危害[1]。如今新闻图片和视频即拍即传即时发布已相当普及,但如何把好这类稿件的审稿关,很多媒体对此的重视度和把关力度还相对薄弱,有必要深入分析研究问题的原因与
对策。
1 新媒体影像传播中的媒体责任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影像传播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在Web2.0时代,信息发布的门槛大大降低,影像传播的把关日益困难,尤其是网络上大量传播的视频,对其信源难以甄别。2018年5月,笔者在值班时遇到这样一则视频来稿,内容是福清市西山文武学校内,举行了一场“反恐演练”。画面里一名男子手持凶器劫持一名学生,四周学生四散奔逃,气氛十分紧张,后特警赶到将其制服。整个内容看似正常一则社会新闻,但在审稿阶段时,笔者发现虽然这则演练视频画面十分逼真,但部分内容有可能被歪曲转载,形成虚假信息传播造成社会恐慌,因此将其做了撤稿处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淫色暴力影像的泛滥、影像造假煽情之风的流行、影像歧视与影像偷拍的普及,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及下一代的健康成长。”[2]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新媒体影像传播的监管必须得到加强。公信力是媒体最大的竞争力,媒体作为第一道关口,应积极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正面引导,才能维持自身的公信力。“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传媒业的变革和竞争,金融危机等外部经济、社会困境加速了这一进程。只有积极拥抱新的传播模式,坚守社会责任的媒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3]媒体责任包括如下要素: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坚持积极和谐健康的舆论导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三是要坚持客观、真实、公正原则,恪守媒体道德底线,杜绝虚假信息传播。媒体要履行好这些责任,首要任务是抓好编辑审稿环节,下文将展开分析。
2 新媒体影像传播给审稿带来的挑战
1)审稿要求与审稿能力的不对称。新媒体影像的内容审查不同于传统媒体,审查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首先,对影像的审查更为全面,新媒体影像的编辑既要审查影像是否合规,还要审查其商业价值。合规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包括政治影响、是否涉及色情暴恐、是否存在版权纠纷等。对商业价值的审查主要看是否影响用户体验和价值变现。其次,对影像的审查更为繁琐,新媒体影像的编辑既要审查影像本身,还要审查用户的头像、签名、昵称、标签、评论、弹幕、站内信等用户可以自行输入的内容。这项工作如此复杂,以至于编辑必须是全能型人才,否则难以保证审稿的效率和社会影响。但是,受制于自身知识结构和业务经验的有限性,新媒体编辑很难做到精通上述所有领域,他们在判断影像的合规性和商业价值时容易陷于懵懂状态。值得借鉴的是,海峡都市报社主办的“Hi海视频”公众号自运营起,就严格按照报纸的审稿流程操作,实行由记者编辑、部门主任、总编辑的三审制,通过层层把关规避风险、把控导向,取得了良好效果。
2)外部市场压力与内部审稿流程的矛盾。影像是新媒体的新兴战场,将来可能成为主要战场,新媒体在影像制作和发布方面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至少需要保证具备基本的盈利能力。市场压力逐步传导到编辑环节后,对审稿的核心要求就是“快”,但是“快”必然和内部审稿流程所固有的“慢”节奏相矛盾。一方面,新媒体一味追求“快”的话,所发布的影像就很可能会鱼龙混杂,产生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如果新媒体不能及时跟上舆论热点的话又会影响商业利益。如何在市场压力的“快”与审稿流程的“慢”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是考验新媒体从业者的一个重大课题。“Hi海视频”公众号采取报网互动的方式,即从报纸稿件中选取合适做视频新闻的内容,在报纸文章后附上二维码,引导读者扫码阅读视频新闻,实现了不同介质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获得了报网阅读人群的双增长,值得参考。
3)编辑的业务本位倾向与媒体责任要求的冲突。编辑天然具有业务本位倾向,往往更看重作品的社会影响力等显性业绩。这种业务本位倾向具有一定合理性,有利于培养增强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编辑的内在潜能。但是,媒体责任的基本要求是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这种业务本位倾向暗含了与媒体责任的冲突,许多编辑事故都源于此。新媒体影像编辑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因为要吸引人们的关注,简单暴力的方式就是“标题党”,或者发布耸人听闻的虚假信息。但这样的做法不但对编辑个人来说可能招致处罚,而且从长远来看对媒体的品牌公信力也是极为有害的。例如,2018年5月,“Hi海视频”编辑在处理一条三名保安救助山区被困妇女时,一开始起了一个“那天,深山里,三男一女发生了这样的事”的标题,试图用这种暧昧的标题吸引点击率。在审稿阶段时,被当班领导严肃批评。
3 加强新媒体影像审稿工作的思路探析
1)新媒体应当提高编辑审稿能力。编辑是审稿的主体,提高编辑审稿能力是加强审稿工作的基础环节。首先,新媒体应当完善奖惩机制来倒逼编辑加强责任心,提高审稿能力。其次,新媒体应当充分发挥业务培训的作用,围绕政治合規问题、影像审查标准等专题开展业务培训。再次,新媒体影像编辑守土有责,应该“从保持庄严的距离、质疑的精神、严格的自律等方面加强媒介素养”[4]。一是要树立明确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二是要树立法治意识,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准确把握、严格遵守。
2)新媒体应当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审稿流程。产业化是新媒体的潮流,新媒体也有权利追求盈利。但是,新媒体同时又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对影像的发布不能完全屈从于市场压力,而是应当积极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地平衡这种压力。为此,一是要推广落实“三审制”。比如海峡都市报社运营的“Hi海视频”公众号的做法是网媒和报纸一样实行初审、复审和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同时尽量提高审稿速度。这样既保证了市场竞争力,又防范了不良后果。二是要落实行业法规标准,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审读工作。新媒体应当制定完善审稿制度,以责任为中心强化审稿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三是新媒体的领导要加强重视和参与,这是强化审稿业务的不竭动力。
3)新媒体应当积极运用技术手段辅助审稿。影像传播的审查对编辑时间成本的耗费非常之大,这是造成新媒体对影像审稿能力不强的一个内在原因。完全依靠人工审查海量的影像信息是不切实际的。当前影像内容审查方面的科技已经比较发达,机器审核可以作为人工审核的前置程序,为编辑节省大量的审稿时间。新媒体可以借助技术手段辅助审稿,将机器审核和人工审核相结合。对于常规问题的审核,例如鉴黄、鉴定暴力等完全可以使用自动化实现。人工审核可以集中用于涉政视频、在线直播和对商业价值的判断之上。
总之,新媒体应当看到影像传播所具有的复杂社会影响,认识到现有审稿机制的缺陷和审稿能力的不足,重视和加强影像的审稿问题。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应用技术的效果最终是由使用者决定的,其责任也应当由使用者来承担。新媒体影像传播已成燎原之势,新媒体作为这一趋势的主要推手和获利者,必须担负起相应的主体责任。
参考文献
[1]孔伟,许子曰.新媒体影像话语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5(10):168-169.
[2]周建青.伦理学视野下新媒体影像传播的社会伦理问题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70-75.
[3]吴清雄.新媒体时代的媒体责任重构[J].新闻战线,2012(10):13-16.
[4]姚治兰.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与媒体责任[J].新闻界,2008(6):88-89.
相关文章!
  • 论《杨澜访谈录》的品牌价值建构

    【摘 要】《杨澜访谈录》已形成一套为自己量身定做和可持续发展的完整节目生产链,并从多重角度助推自身品牌价值的建构。重视内容生产,积极

  • 从微信订阅号看自媒体创业

    刘恋<br />
    【摘要】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制造者与传播者。以六神磊磊读金庸、衣锦夜行的燕公子、深夜发媸等为代表的个人微信公

  • 大数据背景下电视媒体互动营销

    【摘 要】 大数据背景下,电视媒体互动营销虽然还面临很多困境,但是在营销活动中,参与和互动成了电视媒体一直追求的潮流,能否遵循互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