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下的中非产能合作

    姚桂梅

    

    

    长期以来,中国从非洲各国的根本利益出发,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已正式接纳全非洲为国际合作伙伴,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扩大相互投资,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另一优先合作方向。国际产能合作主要是围绕生产能力新建、转移和提升的国际合作,为此,中非产能合作的实施也正围绕着基础设施与园区建设推进。

    2017年5月14 15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不仅来自非洲大陆的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和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出席,而且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主旨发言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习主席的讲话不仅消除了许多非洲国家搭不上“一带一路”建设快车的担心,而且为密切中非贸易联系、设施联通、产业合作指明了方向。未来,中非命运共同体将在共荣共生中发展壮大。

    非洲:“一带一路”西向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开放型的国际区域合作的平台。它是一个由多条路、多条带形成的经济网络。其一是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沟通中国与欧洲国家特别是与制造业大国——德国的联系;其二是通过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密切中国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国家的合作。峰会前,虽然非洲大陆只有埃及一国被明确列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名单,但在《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下,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层面的合作硕果丰硕。如果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论及中国的影响力,那么许多非洲国家远超一些榜上有名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换言之,中非合作机制与举措在某些方面是领先“一带一路”建设的。

    从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来看,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非洲方面的战略指向和政策诉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发展的优势,为中非长远合作开篇谋局。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成为引领中非合作的高效机制。针对非盟2001年提出的自主发展与国际协调并重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2007年的《非洲加速工业发展行动计划》、2013年的《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规劃》以及2013年的《非洲2063愿景》,中国政府出台与非洲发展诉求相辅相成的政策及配套方案。例如,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四国,提出中非合作的“461”框架:四个原则(平等、务实、真诚、守信),六大工程(产业、金融、减贫、生态环保、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一个平台(中非合作论坛),首次为中非合作布局。2015年1月,中国政府与非洲联盟签署推动“三网一化”建设的备忘录,这是一项跨越48年,覆盖非洲全境的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和工业化基建设施,不仅有力推动非洲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工业化,而且将带动中国的装备走进非洲。尤为重要的是,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公布《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提出2016-2018年中非合作的“五大支柱”(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十大合作计划”(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并为此配套600亿美元资金,深度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

    在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下,中非经贸合作成效卓著。2014年中非贸易规模达到2218.8亿美元,2015年和2016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贸易萎缩背景下,中非贸易虽然连续两年下滑,但中国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方面都一直保持着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而且工程设备和机电产品出口占据半壁江山。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已经成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中非基建合作逐步从双边向区域、从单纯承包向建设经营一体化迈进。截至2014年底,中国在非洲累计工程承包合同额4667亿美元。2015年中国在非洲新签合同额76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48亿美元,聘用当地员工约40万人。在对非投资方面,以产能合作为核心的对非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347亿美元,有近3000家中资企业主要投资在非洲的矿业、建筑业、制造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企业将更多投向制造业、金融业和零售等消费为导向的服务业,对非投资行业分布将更加多元与平衡。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近年来南非经济表现不佳,但中资企业与南非投资合作热情不减。2016年3月,中国出口南非的全球功率最大的窄轨内燃机车下线,在南非设立的电力机车组装工厂产品也陆续交付使用;6月,由浙江民营企业万德邦集团组建的安兰医疗出资2.6亿兰特,并购两家南非知名医疗器械企业特迈克公司和爱立特公司;8月,北汽集团南非公司在库哈工业园正式开工,设计年产10万辆整车,总投资8亿美元,是南非近40年来最大绿地投资项目。南非仍是中国对非贸易的重点国家。中非产能合作在先行先试中推进

    毋庸置疑,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基础设施联通和国际产能合作又是经贸合作的两个重要引擎。国际产能合作主要是围绕生产能力新建、转移和提升的国际合作,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制造业及相关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开发为主要领域,以直接投资、工程承包、装备贸易和技术合作为主要形式。为此,中非产能合作的实施也正围绕着基础设施与园区建设推进。

    虽然,“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已经正式将全非洲通盘纳入“一带一路”建设,但事实上,由于非洲国家众多,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中国有关部门正在有针对性地试点推进以互通互联和工业化建设为核心的中非产能合作。例如,选择政局稳定、经济增速和一体化进程较快、对华长期友好的东非地区为中非产能合作的优先“试水区”;优选南非这个非洲大陆经济强国为重点实施国家,选定明代郑和下西洋到过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以及非洲第二人口大国埃塞俄比亚,还有中部非洲的刚果(布)为中非产能合作的先行先试国家。目前,在上述非洲国家和地区都有代表性项目发力对接,有的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设施联通:中国标准和发展理念开始浸润非洲

    受益于人口红利和区位优势,埃塞俄比亚成为中非产能合作的先行先试的示范国家。在那里,中国公司修筑了埃塞第一条环城高速公路(亚的斯阿达玛高速公路)、东非第一条现代化轻轨(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非洲第一条中国二级电气化标准铁路(亚吉铁路),援建的非盟大厦成为亚的斯亚贝巴最显眼的城市建筑。尤其是亚吉铁路的通车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为埃塞这个内陆国打通吉布提这个出海通道,而且也带动了中国装备、技术、资金乃至标准、规范和发展理念进入埃塞、深入非洲。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亚吉铁路的主要承建商之一,中国铁建旗下的中土集团还利用修建电气化铁路之机进行海外战略转型,多方位的参与埃塞的投资和建设。中土集团不仅获得亚吉铁路六年运营权,而且成功竞标铁路沿线四个工业园的建设。目前,阿瓦萨工业园已经竣工并开始运营,孔博查工业园、阿达玛工业园、德雷达瓦工业园正在建设中。未来,随着亚吉铁路的正式投入运营,中土公司还将介入沿线高速公路建设、房地产开发,与埃塞政府合力打造铁路沿线经济带,助力埃塞实现“非洲制造业中心”的目标。在肯尼亚,6月1日通车的蒙内铁路同样见证着神奇的中国速度和绿色环保理念。此外,中国在尼日利亚、赞比亚、莫桑比克、安哥拉、津巴布韦、多哥等国也有重要的基建项目,它们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落脚点,或是“三网一化”的支点国家。

    二、产能合作:园区搭建互利共赢新桥梁

    为回应非洲国家学习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经验的诉求,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将在非洲国家建立3-5个经贸合作区等八项重要举措,以中非工业合作来带动非洲制造业的发展,使其有更多的出口产品。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一些中国企业大胆实践,中非经贸区(或工业园)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在非洲建设的园区超过20个,投资额超过305亿元人民币,累计纳税超过36亿元人民币,解决当地2.6万人就业,对促进非洲国家产业升级和中非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建设资金来源,中国在非洲建设的园区可分为国家级、省市级和企业自建等三个类别。目前,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政府在非洲五国建立了六个经贸合作区,但只有埃及泰达苏伊士经贸区、尼日利亚荣基自贸区、赞比亚中国经贸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达到商务部的考核指标,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园区;而毛里求斯晋非经贸区、尼日利亚奥贡经贸区也在加紧建设和招商,力争早日达标。与此同时,中国地方政府也积极支持本省企业跻身于中非产能合作大潮,比如乌于达的遼沈工业园、埃塞的湖南阿达玛工业园、埃塞的德雷达瓦工业园中的昆山产业园,正在加紧园区建设。此外,一些中资企业利用在非经营的各种资源优势,投入园区建设大潮。例如,中国华坚集团在埃塞的国际轻工业园、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莫桑比克的贝拉经贸区、北汽集团在南非的库哈工业园,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而言,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设仍处于从初创向经营阶段过度,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以下简要介绍三个国家级园区的发展情况和成果。

    埃及泰达苏伊士经贸区:创建于2008年7月,位于“一带一路”建设连接亚非大陆的重要交汇点上。经过九年多建设与运营,泰达苏伊士经贸区已经成为“一带一路”非洲园区建设的领航者。截至2016年底,1.34平方公里的起步区累计投资1.05亿美元,资产价值1.53亿美元,共吸引68家企业入园,包括巨石集团、牧羊集团、西电集团等大型企业,形成了以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在内的五大产业园区,涵盖加工制造、物流、保税、技术开发、商贸和现代服务业等主要产业,融各功能区为一体的国际化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不仅填补了埃及国内市场的不足,更能借助埃及辐射欧洲、非洲、中东市场的优势,进入更广大的国际市场。起步区共引协议投资额近10亿美元,实现年销售额1.8亿美元,进出口2.4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199个就业岗位。2016年初,6平方公里的扩展区建设全面启动,2016年底,扩展区一期市政基本设施全部完成,累计投资4400万美元,招商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二期扩展区建成后将吸引企业150家,吸引投资30亿美元,实现年收入150亿美元,提供就业机会约4万个。

    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莱基半岛上的莱基自由贸易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经贸合作区。经过中非莱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打造,吸引了像玉龙钢管、亚非国际(重卡)、华创钢结构、华鼎电源等一批规模企业入园投资建厂,并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入园。截至2016年12月底,已有114家中外企业入园并办理了营业执照,协议投资额约11亿美元,经营范围涉及生产制造、商贸物流、石油天然气仓储、工程承包、金融、房地产、酒店、设计咨询、清关服务等各个领域;其中的50家企业(中资26家)已投产经营或兴建,协议投资额为5.91亿美元;入园企业累计完成实际投资超过1.54亿美元,实现总产值超过1亿美元。莱基自贸区作为中尼经贸的合作平台初具规模。

    赞比亚中国经贸区:是中国政府在非洲设立的第一家经贸区。该区由中国在赞比亚最大的中资企业——中色集团开发运营。分为两个园区:谦比希园区主要是围绕铜矿石这种有色金属资源开展开采、加工、仓储、物流等业务,而卢萨卡园区主要是围绕商贸服务、现代物流、加工制造、房地产开发等进行配套服务。截至2015年底,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1.87亿美元,已有55家企业和租户入驻,实际完成投资15.7亿美元,区内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0.45亿美元,为当地创造8500个就业岗位。

    中非产能合作需要循序渐进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已正式接纳全非洲为国际合作伙伴,这对中非合作无疑利好。首先,处于全球化边缘地带的非洲国家一直青睐中国的发展经验,与中国密切合作的民意基础日益巩固,他们渴望全洲纳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版图,从中更多受益。现在,非洲国家的诉求得以实现,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指导下,中非务实合作得以深入开展。其次,从资金融通而言,中非合作论坛(2016-2018年)已有的600亿美元配套资金,再加上可利用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贷款(3800亿美元)渠道,必将为中非投资合作注入更多的关注、资金和动力,形成倍增效应。

    然而,中非合作并非一路坦途。尤其是21世纪前十年令人振奋的非洲“经济崛起”态势已然让位于经济“多速增长”的新常态下,南非、刚果(金)、埃及等国政局或安全形势不稳,政策连续性受到挑战,再加上非洲国家固有的基建赤字、劳动观念、治理落后、恐怖袭击、社会冲突等复合问题,中非互利合作的战略目标与非洲现存的真实环境还有相当的差距,需要中非携手共同化解挑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非洲大陆被认为是中国富余产能向外转移的潜在承接地,但一个只拥有大量人口但购买力低下、交通通讯普遍不发达的大陆只是一个潜在的市场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市场。因此,在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尚未根本成型之前,54个主权国家呈现出“碎片化”的市场现状表明,中国不应过高指望通过非洲来实现中国转移富裕产能的任务。中非产能合作切忌大规模蜂拥而上,稳步有序推进方为上策。

相关文章!
  •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的

    魏博文[摘 要]财政分权、预算软约束、政府规模扩大、地方政府借款方式多元化等原因造成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学者们关于政府债务对经济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二胎政

    倪大兴 章礼强<br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研究、“二胎政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二胎政策”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