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正宽 山村展新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扶贫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贫困群众最关心的增收难、就医难、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等难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越来越踏实,贫困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业增收尝甜头
讲述人:湖南省武冈市双牌镇白竹村贫困户刘时坤
我在扶贫车间务工,不仅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还有1000多元的收入呢。
眼前这一切,过去想都不敢想!生活在山沟沟里,一年收入不到1000元。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村干部劝我们,搬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换个活法。
刚开始,我一口拒绝,原因很简单:虽然山里的日子苦,但好歹能挣口吃的。搬出去后,吃要钱、穿要钱,我一没工作二没技能,怎么生活?
村干部说,对我的烦心事,他们早就考虑好了。市里引进企业,在安置小区开办就业扶贫车间,专门解决就业问题。听到这里,我动心了:在穷山沟里苦了大半辈子,搬出去,没准真能打开幸福生活的大门。
去年9月,我搬进安置小区,一室一厅,水电方便,家具设施齐全,温馨又舒适。经过短期培训,我进入车间,负责组装箱包。现在我已经是熟练工了。上了60岁,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记者观察
在武冈市,这样的扶贫车间有79家,平均每人每年增收超过1.8万元。“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运行模式,真是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大难题。
脱贫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各地精准施策,对症施策。有的引进龙头企业,建立扶贫车间;有的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有的鼓励返乡创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这些年来,贫困群众的增收步伐加快,增收渠道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凭着勤劳的双手摘掉了“穷帽”。
路通带来百业兴
讲述人: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街道拉揽村第一书记马玉飞
初到拉揽村,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路。这里群山环绕、沟溪纵横,大部分老乡都分散居住在山腰上。尽管离县城只有10多公里,由于山路崎岖,要折腾5个多小时。更苦的是孩子们,上学翻山越岭,不少人刚小学毕业就辍学了。
路不通,致富也成了奢望。村里一直种葡萄,大家辛辛苦苦操劳一年,迎来大丰收。可因运输不便,葡萄常常“飞”不出大山。这个以水族、苗族为主体的村庄,到2015年,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36%。
两年前,贵州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拉揽村借着“春风”,累计投入1290余万元,修建了21.5公里硬化路和产业机耕道,基本上解决了出行难题。如今,老乡们出门办事,一溜烟工夫就能到县城。
一路通,百业兴。脱贫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土特产品一车车运出大山。解决了“行路难”,拉揽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村民们有了稳稳的幸福感。
记者观察
通了出山路,就能打通致富路,拉揽村的故事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贫困地区,往往区位条件不佳、自然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路是乡村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道路畅通可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这几年,记者在采访中明显感受到,贫困地区瞄准这一短板,下了大力气,出行条件大为改善。“道路硬化连地头,公共交通到村头”正在不少贫困村成为现实。群众出行方便了,农产品出山,带旺了贫困地区的产业,贫困群众的日子也一日好过一日。事实证明,一条条畅通的农村公路不仅是脱贫路,更是幸福路、民心路。
山村学校大变样
讲述人:云南省富源县营上镇都格小学教师阮信达
1991年,我从师范院校毕业后,来到都格小学。那时,全校400来个学生,却只有12个教师。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从一年级接手,直到五年级毕业,五年里孩子们只上过语文、数学课。
办学条件也跟不上。几间教室破旧潮湿,课桌桌面坑洼不平,有的连桌脚都不全。早上摸黑出门、晚上戴月回家,是孩子们上学的常态;一张床、一套洗漱用品,是每个老师的“私人标配”。
这几年,国家十分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發展,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的教学楼建起来了,学生宿舍条件改善了,图书室、实验室、美术室等一应俱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更是让孩子们“零距离”享用各种优质资源。
师资力量大幅提升,学校课程设置也更加丰富。为了提升老师们的教学质量,针对乡村教师的培训课程也越来越多,光我就“充电”了好几回。这几年,学校成绩在镇里一直名列前茅,不少孩子考到重点中学,走出大山,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记者观察
“再穷不能穷教育。”在贫困村从教近30年的教师阮信达对此深有体会。教育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上升通道,为贫困地区提供了人力资源,但在不少贫困地区,都曾遇到过都格小学的难题,老师留不住,教学质量不过关,学生流失严重……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是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任务。可喜的是,记者在一线采访中发现,如今大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即使财力再紧张,也尽可能优先保障教育方面的投入。这些举措有力地解决了“因贫辍学、因学致贫”的问题,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迈出了坚实一步。
村民看病不再难
讲述人: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李家湾村村医李永林
我当村医40多年了。过去,村民怕生病、病不起。村里卫生室设备和药物都不齐全,遇到大病上县城,山路难走,常常贻误黄金治疗时间。
我们村800多口人,贫困人口239人,因病致贫的比例超过六成。这几年,党中央为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下了大力气。作为村医,我深有体会。如今,小病没负担,大病能兜底。在我们这儿,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大病、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
村里缺医短药的情况也改善了。现在我有了一间独立的卫生室,配备了健康签约一体机,能做心电图,快速检测血糖等指标。村民只要刷身份证,数据可以直接上传到黄州总医院大数据平台,病情严重的患者还能直接向上转诊。
现在,小病找我,大病急病转诊大医院,医药费大部分报销,有了这些好政策,村民不再为看病发愁了。
记者观察
老村医李永林说,农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生大病。到城里医院,路途远,挂号难,医药费不菲。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发展有明显短板,缺乏优质医疗资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成为群众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攻克的堡垒,更是践行让贫困群众“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
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大病报销比例……一系列针对性举措,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村民生活越來越踏实。
喝上干净自来水
讲述人:黑龙江省兰西县红星乡三合村村民程淑霞
盼了好些年,咱也终于能和城里人一样,喝上自来水了!
水一直是我们村的一块“心病”。以前,全村三四十户人共用一个深井,每天早晚放水一个小时。早上天刚擦亮,我就得起床挑水。要是来晚了,水就不够了,做饭、洗衣服、上厕所都成了大麻烦。
我寻思着,总这样太不方便了,花了1000多块,打了口小井。没承想,水质不行。井只有30多米,打出的水,先要沉一沉,即便这样,水壶烧几次,就被水垢给糊上了。
去年年底,村干部跟我们说,乡里建了新自来水厂,水量足足的,原先一天供水两小时,一下子变成全天不间断,全乡2000多户都能喝上放心水。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没过多久,自来水真的通到家里,咱祖辈发愁的吃水难解决了!拧开水龙头,清亮亮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出来,一点异味都没有。水费也不贵,每月只有10多块,真是干净又方便。
记者观察
从喝上水到喝好水,说起幸福的生活,快人快语的程大姐句句离不开水。
的确,保障饮水安全是广大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少饮水困难的村庄,恰恰是在自然条件差、人口居住分散、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地区。啃下这块硬骨头,需要各地直面困难,下好绣花功夫。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建设工程,创新管护机制……一系列举措的推行,让农民安全饮水得到有效保障。到2018年底,全国农村饮水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喝上了“安全水”。
来源:《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史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