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相关问题研究

    王晗玉

    摘 要: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存在一定的问题与限制,只有消除这些阻碍与限制才能促进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本文依次介绍了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特点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贸易融资 ?相关问题 ?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业务及其特点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逐渐呈现两个特点:第一,银行以信用担保的形式为借贷人与贷款对象提供一个中介,从而使中小企业从第三方获取资金,这种融资方式中银行仅作为承兑资金的担保人,以借出信誉的形式为中小企业与贷款对象之间构建一个贸易的桥梁。第二,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发展状况为其提贸易融资的方式,银行通过考虑企业产业链是否完整可盈利等状况向企业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资金。

    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贸易融资方式与对象的单一、限制性

    我國经济的发展推动着贸易融资的种类与方式在不断创新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现今用于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形式局限性明显。首先,贸易融资以传统形式为主,即结合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的形式,融资产品较少,功能较为单一。其次,我国的全国性融资机构不健全,难以跟上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

    (二)中小企业融资缺乏国家政策的保障

    我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定的帮扶政策,这些政策集中于传统业务的发展,创新业务类型与为融资提供保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政策缺陷。首先,我国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缺少一套完整可行的融资审批准则与程序,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审批等同于贷款审批,复杂的环节给其带来不便。其次,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担保体系并不完善,缺乏建立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导致一些企业与银行害怕、吝惜贷款给中小企业,这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不断受阻。

    (三)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善

    企业的盈利与良好运营是吸引资金的关键,但是随着中小企业群体的壮大,一些亏损、管理不当、押汇等问题也越来越多,整体的盈利状况堪忧。这些不良现象造成银行的资产被占用,既不利于银行资金的流通,又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

    三、优化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战略设计

    (一)改革现有的贸易融资体系

    首先,系统管理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对于国际贸易融资,商业银行在制定管理政策时,应放宽准入标准与申请流程,为其提供一定的政策帮扶与支持,实现融资资本的有效性。另外,我国应设置相关金融机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的中小型企业,专业有序的管理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手段。其次,为中小企业创造直接贸易融资的机会,改变传统单一的融资形式;我国就可以吸取国外的融资经验,使用多银行入股等形式来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资金,为它们建立起来多层次、多方式的直接融资路径,这样便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繁荣。

    (二)建立健全贸易融资政策法规

    首先,完善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是中小企业融资运行的法律保障,也将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措施与制度。其次,政府需要转变职能,为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创造条件与机会,具体通过提供有利政策、资金补贴、合作客户等方式来为中小企业谋求资金支持,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三)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实力

    第一,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改善企业内部的财政管理与经营管理模式,变革传统的经营理念,不断学习与尝试新的、更专业的运营方式,以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另外,吸纳专业的贸易业务与融资业务人员,加强对财务融资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第二,改变自身形象,加强信用建设,这是为中小企业创造融资机会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借贷信用有助于中小企业消除融资过程中的信任危机,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四、结束语

    解决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政策、融资体系与企业自身出发做出多方改革,促进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欢.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

    [2]刘伟.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问题分析及解决路径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目标

    马未都目标的确有大有小,因人而异。在王健林先生提出一个亿为小目标之前,估计没人敢这么想过。当然,王健林说话是有前提的,他的周全意思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