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海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余静
为深入贯彻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名州”的战略部署,根据州政府《关于开展相关领域调研工作的通知》(西政﹝2017﹞60号)要求,笔者就如何加快海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展调研。
一、海西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海西州委、州政府强化组织领导,抢抓政策机遇,大胆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立足资源、生态和区位优势,不断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明显
1.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深厚。据考古发现,海西有三万多年人类活动的历史。被称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横亘海西,女娲补天、周穆王西巡、西王母瑶池等神话和传说大多可以在海西找到地理印记,听到历史的回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羌、氐、匈奴、鲜卑、吐蕃等各部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丝绸之路南道、唐蕃古道、吐谷浑王国等辉煌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或遗存,史前岩画、“鎏金凤鸟”“棺版画”等珍贵文物为世人关注。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
2.民族民俗资源绚丽多姿。海西是一个移民型、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常住人口的32%,汉、蒙古、藏、回、撒拉等36个民族兼容并包、和谐共处。以德都蒙古文化为代表的民族历史文化,以那达慕、智格鲁如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孟赫嘎拉、藏历新年为代表的节庆文化,以摔跤、射箭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以“黑帐篷”为代表的游牧文化,以长调、拉伊为代表的歌舞文化,以及饮食、服饰、手工艺品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都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有3项,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3项,代表性传承人2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1所;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87项,代表性传承人268名。
3.宗教寺院资源神秘独特。海西宗教文化悠久,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睦共生、并行不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宗教文化。目前,全州依法批准开放的宗教寺院有60座。都兰县香日德班禅行辕是西藏和平解放、宗教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见证,昆仑山无极龙凤宫是明末道教混元派的道场所在地,天峻县夏日哈石经院是环青海湖地区独具特色的佛教石刻文化景点,乌兰县都兰寺、天峻县札查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观赏价值。这些宗教寺院不仅是信教群众礼拜、朝觐、祈愿的神圣场所,而且大多处在风光秀丽、依山傍水之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对游客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极具开发价值。
4.时代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横穿茫茫戈壁和无人区的青藏公路与铁路、“美名天下扬”的英雄地中四井、垦战荒原的农垦历史遗存、浩瀚高原上的格尔木和德令哈两座戈壁新城,彰显着一代代柴达木人艰苦奋斗的卓越成就。另外,海西创造了全国春小麦亩产最高纪录,枸杞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是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光伏及光热发电基地。这些资源是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工业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
(二)提升目标定位明晰
根据州“五重”工作安排,州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海西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决定的通知》,明确了全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即:立足建设高原旅游名州,打造高原旅游目的地,建成新丝绸之路旅游集散地的总体定位,围绕打造两千万人次、两百亿元收入旅游产业的目标要求,以“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结构调整”为重心,坚持大文化引领、大旅游布局、大区域合作、大平台支撑、大投入推进、大融合发展,搭建四大发展平台,实施十大提升工程,着力构建大旅游大文化发展格局,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数突破2000万人(次),年均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达200亿元,年均增长25%。力争全州文化及相关产业年均增速保持20%以上,全州文化市场文体户总数达2000户,培育年销售收入2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达到20家。通过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建成旅游产业和服务体系完备,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生态旅游文化目的地。
(三)推进态势稳中向好
文化旅游要素整合、基础设施配套、品牌宣传营销和旅游行业管理均有新进展,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16年共接待游客1105.77万人(次)、增长48%,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增长59%,首次突破旅游人次超千万、旅游收入过50亿大关。呈现“井喷式”发展。其中,茶卡盐湖景区游客呈现爆发式增长,自去年6月1日开园至10月10日闭园共接待195万人(次),增长66.3%;收入近亿元,增长90.7%,顺利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一举成为全省第二大品牌景区,并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服务最佳景区”,成为全省旅游新亮点。我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海西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問题
当前,海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资源整合不充分、基础设施不配套、要素支撑不到位,景区分散、规模较小,精品不足、品牌欠缺等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
1.历史文化挖掘不充分。对海西历史文化研究不够,区域内文化元素没有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地域文化定位不够明确统一,文化特色和品牌价值未能很好凸显。文旅融合度不高,景区多为自然生态型,在文化的融入和彰显上做得不够,文化探寻、民俗体验型旅游项目少,特色文化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不足。
2.精品旅游线路缺乏。景点小而分散,缺少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龙头景区和精品线路。旅游层次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产品,游客驻留时间短,日均消费低,属典型的“路过型”,“目的地型”旅游未形成。旅游资源在示范区具有同质性,客源市场具有相似性,缺乏错位的竞争优势。
3.宣传营销层次低。区域旅游形象没有树立,营销投入不足,缺乏市、县、企业联动营销机制,营销手段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型不够,产品上不连线,时间上不连贯,“既没叫好也不叫座”。
4.景区配套设施滞后。已建成景区缺乏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旅游项目,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供应不足,游客多以观光游、过境游为主,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少,尚未成为旅游目的地。2016年,游客人均支出500元,其中交通、住宿、浏览占74%,而购物、娱乐、餐饮仅占26%,“旅长游短”的局面没有改变。
5.市场主体培育不足。大多数景区管理服务水平档次低,且不收门票,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公司等旅游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核心竞争力弱,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三、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州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敢于担当、营造环境,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培育精品景区为核心,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扎实推进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竞争新优势。为此建议:
1.发展海西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抓手,我们应把海西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高原旅游目的地来建设,通过全域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来提升景区景点品质、增加内涵、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茶卡盐湖的引领龙头作用,辐射全州,带动“两湖一址”、海寺花海、水上雅丹、雪山温泉、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金子海等景区的开发,将原来孤立发展、条块发展的景区景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做大做强龙头旅游目的地、核心旅游区。同时,着眼于整个区域的综合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2.突出全方位营销。注重搞好旅游产品的策划和包装,精心研究推出极富特色、吸引力强的旅游产品,策划和组织实施以“体验海西生态美、感知海西民俗美、品尝高原美食”为主题的旅游宣传营销活动,扩大宣传效应。继续开通“天空之镜号”“柴达木号”旅游专列和德令哈城际快车,深化“青海人看海西”“坐通廉飞机、游壮美海西”“浙江人看海西”等活动,开辟新的市场营销渠道。进一步发挥驻外办事处的优势,加强与驻地的旅游文化交流,开拓省内外旅游市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微电影、网络、App等平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在北京、西安、成都、西宁等重点城市机场、火车站设立宣传牌,在省内国省道沿线及加油站、服务区设置旅游导览和交通标识标牌,在人流密集场所摆放宣传手册、设立游客咨询服务站等,努力实现旅游宣传深度覆盖。
3.打造柴达木文化品牌。以昆仑文化、德都蒙古族文化、都兰吐谷浑吐蕃文化、西王母文化等区域文化为依托,打造区域文化系列品牌;以史前文化、唐蕃古道文化、丝绸之路南道等历史文化为依托,打造历史文化系列品牌;以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智阁鲁如”等民族文化为依托,打造民族文化系列品牌;以民族服饰、昆仑玉、煤精石、桃花玉、盐雕等民俗民间工艺文化为依托,打造民俗及民间工艺文化系列品牌;以柴达木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现代工业文明、农垦文化、企业文化、城镇文化、乡村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体现柴达木精神的文化系列品牌。
4.发展文化体育赛事活动。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州”为目标,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发展理念,科学统筹全州旅游文化体育活动资源,突出“中国柴达木”主题,精心策划组织一系列具有消费带动力、文化传播力及投资拉动效应的特色品牌。着力打造柴达木“大漠红”枸杞文化旅游节、中国盐湖城昆仑文化旅游艺术节、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激情穿越柴达木、海子青年诗歌、“云上胡杨林·魅力格尔木”摄影节、中国·青海玉珠峰国际登山节、昆仑文化国际学术论坛等品牌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突出海西特色,扩大海西影响,提升海西旅游文化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旅游文化体育节庆品牌格局。
5.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按照“两核两区四园四带”发展格局部署,持续推进国家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等海西片区重点项目建设;在现有文化产业园区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各地整合文化资源,规划建设一批集演艺、休闲、旅游、餐饮、购物、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于一体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项目。重点推进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德令哈市文化创业产业园、茶卡“天空之镜”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天峻西王母文化产业园、大柴旦行委温泉原生態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园、德令哈柯鲁柯风情小镇、关角山隧道红色旅游基地、茫崖石油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遗址——将军楼“两路”文化教育基地拓展项目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项目。
6.大力推进文化产品进景区。在重点景区加快建设演艺中心,鼓励有条件的景区,依托现有演艺队伍,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游客喜闻乐见的演艺剧目,坚持常年演出和季节性演出相结合,丰富游客生活,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文化旅游消费;支持民间艺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景区展演,将民族风情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及文化遗产载体纳入旅游线路,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基地,整理、创编、研发非遗产品、演艺节目、旅游商品;鼓励文化企业在重点景区开设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专营店、专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