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三”在写作中的运用
【摘 要】作文中“三”的合理运用,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通过对教材和学生习作来证明这一点。
【关键词】“三” 写作 运用
什么是写作中的“三”?这里所说的“三”指文章围绕中心突显主题的三则材料,三个镜头,三个角度,或者是文章构成的三个部分,某一部分的三个层次等等。
不管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在选择材料、谋篇布局时都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三”:刻画人物,可以通过“三”件事来表现,不管是亲历的,还是“舶来”的;描写风景,可以呈现“三”个镜头,不管是不同时段,还是不同视角;阐述一番道理,可以安排“三”个层次,不管是并列展开,还是层层深入……
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以前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据说这篇报告文学初稿时用了20个事例。这些事例都非常精彩,非常感人。但汇聚在一篇之中,便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难以突显志愿军战士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这一主题。于是作者忍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削,到定稿时,只保留了“松鼓峰战斗”、“烈火中救人”和“防空洞生活”3个事例。虽只有3个例子,却从不同侧面再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起到了以少胜多的作用。从而,使行文既不蔓不枝,又血肉丰满;既干净利落,又淋漓尽致。试想一下,如果作者最终保留了那20个材料,还会有《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轰动一时的效果吗?它的成功,显然是与“三”的巧妙运用密不可分的。
这是报告文学作品中用“三”的经典事例。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回头检索一下所学课文,你就会发现,有许多篇章都或明或暗有意无意地闪现着“三”的身影。《西地平线上》主体部分就是由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景构成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也是通过三件事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等等。
为什么写作要有“三”的意识呢?也许古人对“三”的理解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古汉语里,“三”既可是确数,也可以是概数,而且更多时候是作为概数来使用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并非真指三个人,而是说“几个人”;庄子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也不是真的说有三千里,只是表示范围非常之远大而已。有时古人还用“三”的倍数来表现“三”的内容,鹏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九”就是这种运用。“三”也好,“九”也罢,在概数的表达上,传达的都是“多”的意思。
倘若我们表现一个人品质高尚,只用一个事例,就令人难以信服;反驳他人观点,只有一条理由,力量也显得不足。所以要有“三”,要有“多”。那么,写一个人,论一个理,是不是举的例子越多就越好呢?也不是,就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数十例未必效果就好。“三”的情况就不同了。从列举的角度来说,它代表的是“多”,却又不显繁冗庞杂,可谓恰到好处。文章中有了“三”,内容便充实丰满。记人叙事不显单薄,议论说理可增厚重。
有了“三”的意识,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寻找“三”的材料并考虑材料的安排,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怎样一步一步地展开。如此便有了层次感,思路也在不断的思考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此时,写作就不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了。我们知道,中学生初学写作,尚不能挥洒自如,左右逢源,有时甚至搜肠刮肚,也难凑足800字。因此,每到写作课时,老师布置一道作文题,换来的往往是一阵痛苦的哀叹声。如果他们学会了用“三”作文时,也许这种困局会大大改观。试举一例: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滴水穿石的启示”,该如何展开呢?首先,我们的头脑里得有“三”的意识,从“三”出发来思考并将思考所得一一记下。这时,学生会想到:滴水能够穿石绝非一日之功,必须长年累月,持之以恒;滴水穿石还不能用心不专,目标多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否则,穿石便成了大话空话;水滴是那么弱小,而石头却那么强大,以弱小的水滴去穿透石头,还得有信心。把这些思考再经提炼,便可得到三个启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目标坚定;充满信心。这便构成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小观点,围绕着这三个观点去展开阐述,何愁文章“理屈词穷”?在此基礎上合理调整一下次序,加一引人为胜的开头和精彩的结尾,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说理充分的议论文便可呈现在我们眼前。写记叙文也是如此。下面这篇学生的习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春 去 春 来
老太太是去年春天走的。
老太太是我外婆的母亲。
印象里,老太太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很老了,只是当时还能走路。记得那是一个冬天,我问她头发为什么是白的,和我们的不一样。她呵呵地笑起来,说冬天太冷,头上落满了雪,等春天来了,雪化了,头发就变黑了。也许老太太喜欢在春天晒太阳,就是为了融化头上的雪吧,那时我想。可是后来,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老太太头上依然白雪飘飘。
老太太特别喜欢过年。每年春节到来的时候,也是老太太一年中最开心最美好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喜欢吃喜欢玩,老太太喜欢给我们吃,看我们玩。她的柜子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都是别人送的。她平时舍不得吃,都收藏着。为这事,外婆没少批评她。等我们一来,她便打开柜子,把东西掏出来,花花绿绿的,摆满一桌子,看着我们挑选,幸福洋溢在她的脸上。有时,她抓着我们的小手,轻轻地抚摸,眯着眼瞧,久久舍不得放开,好像从我们的手上能捕捉到春天的温暖气息似的。有时我们不耐烦了,抽回手逃出去玩,她的目光便追随着我们,似乎很失落。
老太太和我的感情似乎特别深,我爸妈或者外婆每次去看她,她第一句话总是问我。妈妈说,我是老太太抱着长大的。自从我上学离开她后,她便爱上了春天,喜欢躺在摇椅上晒太阳。她经常抱怨春天来得太晚时间也太短。每当放暑假或寒假时,老太太的电话就及时打过来了,像季风一样准时。老太太的牙齿早掉光了,她也不喜欢装假牙,就像敞开的门洞挡不住风,因而说话不很清楚。我们去看她的时候,她总要拉住我多说一些话。其实,她问得最多的就是那么几句话,从她说话的口形上可以判断出来。一问是不是听话,再问学习成绩好不好。她似乎并不在乎回答,因为我们就是回答了,她也听不到。总之,只要有我在身边,最好再带着一群孩子围着她,她就显得特别开心,满脸的皱纹都洋溢开来,像绽放的菊花。
春节一过,孩子们都上学去了,老太太便回到了往日的平静,躺在摇椅上晒太阳,打发寂寞的时光。
最后一次见她,是春天,天气晴朗。她躺在摇椅里,还能笑眯眯地唤我过去。她穿着厚重的羽绒服,手冰冰的,没有一点暖气。她始终笑着,直到我离开。
就在那个春天里,她去了,她离开了她最喜爱的春天。
现在,我心里依然酸酸的。老太太离开在春天,但其实,春天并不在她的身边。她把春天留在了我的心里。
春去春来,明年的春天,柳枝上还会绽放老太太寂寞的笑影吗?
例文把“三”自然融进了娓娓道来的行文过程之中。围绕着“春去春来”,文章写了老太太的“三”件事情,即写老太太的头发、老太太把好东西都留给我们吃、老太太关心我的学习和成长。在这三件事情叙述中弥漫着一层浓浓的情思意绪。文章在叙述老太太对我们关爱的时候,没有什么渲染,用笔也是淡淡的,但由于“三”的运用,形成了情感累积的效应,使字里行间涌动着真情,使我们自然而然感觉到老太太的宽仁和关爱以及“我”的感伤和“我”对老太太深切的怀念。
“三”在写作中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也是相当自由的。可以运用于全篇,也可以出现在局部。有了“三”,不仅可以使文章脉络分明,而且能使文章内容丰实。
★作者简介:李元洪,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