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角度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策探讨
周国红
摘要:本文对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概述;从引导作用、激励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教师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中的作用;从教师经验不足、教师保姆式的教学、教师指导方法三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更新观念加强引导、教授学生学习之法、激励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提出了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简述
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定义。自主学习能力涉及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如学生学习的时间、动机、环境、方法、结果等等。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掌握和控制学习,对学习后的结果有非常客观的评价,对整个学习过程的优缺点能进行总结和反思。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设定学习目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过程进行调节,并对学习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我们可以称为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中的作用分析
(一)引导作用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掌控好节奏,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的讲解时,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教师还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跟进,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的状态和过程,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汲取并总结经验,达到新时代合格小学数学教师的标准。
(二)激励作用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尽可能地使用鼓励性语言。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自己解决碰到的数学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再进行启发式讲解,以此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数学自主学习教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经验不足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实现自主学习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并且掌握好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关于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足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一个根本原因。很多年龄较大的小学数学教师虽然也曾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因为不知道如何入手或者生搬硬套地运用其他人的方法,往往很难成功。这些教师很多都没有经过大学期间的系统学习,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还非常浅显,甚至什么样的学习才能成为自主学习都搞不明白,就更不用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因材施教了。
(二)教师保姆式的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授课过程中,一心为学生着想,他们害怕学生不能够掌握新知识,往往会采用直接讲解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提问式教学或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学习的机会较少。很多教师的讲课往往以教材为主,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备课和讲授,根据教学情境进行课堂预设的情况很少。教师怕学生成绩不理想往往会包办代替,将知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且十分卖力地讲解,但是这样往往使得学生没有认真分析和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对问题一知半解,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指导方法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不会”,教师没有认真具体的指导。即使学生很想进行数学的自主学习,但因为没有具体的方法进行指导,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也不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辅导,没有自己一套非常成熟的方法将知识教给学生。数学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可以让学生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也有不少教师因为不知道方法而直接回避,白白浪费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没有一套成熟的辅导方法,因而引导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困难的。
四、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策
(一)更新观念、加强引导
当今教师的角色在不断转变,教师在数学知识传授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而不是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和益友。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来增强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故意对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进行错位讲解,学生发现后帮助教师改正,达到加深学习印象和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教师与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相互联动使得两者成为“学习共同体”,学习效果良好。教师在数学学习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大胆走上讲台与其他同学分享数学学习心得,对一些数学知识可以展开讨论,同学们提问题,在相互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数学知识变得更有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促进体”。教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多夸奖,对学生的能力和态度要大加夸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认同。通过这个方法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打破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学生在无压力的环境下愉悦地探索数学的奥秘、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教授学生学习之法
1.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的预习至关重要,这一点得到了所有教师的赞同,预习课的开展也是学生数学自主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教师能够把预习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学生根据方法进行数学知识的预习,知道了课程所讲,对于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知道了哪些自己已经掌握哪些还没有掌握,在后面听课的过程中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带着问题来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会更高。首先,教师可以根据预习的内容,布置预习题目,题目要符合预习知识,让学生有预习的方向和目的。其次,教师安排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做笔记,记录下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新知识。这样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能够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提高对新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后复习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数学知识课堂学习后的课后复习也至关重要。很多研究都提到了人类知识记忆的遗忘速度,也就是初始阶段遗忘速度快,呈现出倒“U”形状。课后的复习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很重要,能够有效抑制遗忘的速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涉及以前的相关知识,在讲解课程的过程中对以前的旧知识进行复习,加强学生记忆和理解。
3.培养学生数学自学习惯
任何学习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教师应当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学习惯。学习数学新课程时,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思考、研究、概况、总结知识的能力;学生做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对问题进行归类、检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课前预习、課后复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激励并评价学习效果
通过努力,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这时教师要及时地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给予学生鼓励。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很好地发现学生的不足和优点,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调整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表扬少批评。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间学习互评活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互相学习、相互激励,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看到了别人的优点,不断更改自己的缺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结语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复杂且长久的工作,需要老师认真不懈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思想、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多激励和多鼓励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多给予评价,相信在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一定能够做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吕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学周刊,2020,(9):45-46.
[2]缪永留.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活动学习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0,(7):57-58.
[3]张建国.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20,(6):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