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时曙光
摘要:介绍了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等,供参考。
关键词:肉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10-0032-01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小鸭的传染病,亦称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是肉鸭的主要疾病,急性型的特点是发病快、发病率高以及出现神经症状。1~8周龄的肉鸭易感。近些年来,随着免疫制度的完善和疫苗品质的提高,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养殖密度不断加大,环境污染严重, 鸭疫巴氏杆菌珠的存在、营养不均衡以及多种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 鸭疫巴氏杆菌病在养鸭生产中仍居高不下,也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原因之一。
1 流行病学
传染性浆膜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鸭是家禽中最易感染的。除了鸭以外,鹅、火鸡和某些水禽感染该病可能性也较大。1~7周龄鸭对该病敏感,但多发于5周龄以下雏鸭,在症状出现后大约1~2 d就会死亡。8周龄鸭发病情况比较少见。该病主要经呼吸道、脚蹼刺种、肌注等途径感染并引起死亡。鸭场整体感染率最高达到90%,但是死亡率为5%~75%。不同品种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其中北京鸭、樱桃谷鸭和番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2 发病原因
巴氏杆菌的严重污染、养殖场综合防疫措施不达标、饲养管理不当、天气突变、营养问题及各种应激因素(如转群、免疫、通风不良、舍内氨气浓度过高、含尘量太大、温度忽高忽低、饲养密度过大)、疫苗免疫不当(疫苗质量、运输、保管、使用时间、免疫接种方法不当)等都会引起肉鸭传染性浆膜炎。
3 临床表现
传染性浆膜炎潜伏期一般是1~3 d,最多7 d。最急性型1~2 d内在没有特别症状的情况下死亡。
亚急性病程1~4 d,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蹲伏,闭目嗜睡,不愿下水,缩颈,嘴拱地,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不食或少食,粪便稀且呈白色、黄白色或绿色,肛周羽毛脏乱,眼周有黏性的分泌物,之后眼睛周围的羽毛出现了脱落或者粘连,鼻孔流出了黏性的液体分泌物,随后变干堵塞鼻孔,出现打喷嚏和轻度咳嗽的现象,伴随出现缩颈和嗜睡的情况。后期关节肿胀、共济失调,随着病程地发展最终以嘴触地趴下或翻倒仰卧,衰竭而死。
慢性型病程在7 d以上,除少动、少食、消瘦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斜颈、转圈、倒退等,康复鸭生长缓慢。
4 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为浆膜表面的纤维素渗出物心包液增加,心脏表面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脾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或棕红色,表面有一层极易剥离的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纤维素性膜。多数病鸭气囊增厚及混浊不透明,有纤维素膜。在关节、鼻窦等部位可见黏膜胶样浸润,出现神经症状的鸭有纤维素性脑膜炎变化,病程稍长者可见脑膜充血、水肿、小点出血。
5 實验室诊断
5.1 镜检
取病死鸭肝、脑、脾,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阴性小杆菌,瑞氏染色可见两极浓染的细菌。
5.2 药敏试验
细菌对氟苯尼考、六甲氧磺胺嘧啶高敏;对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中敏;对恩诺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不敏感。
6 防治措施
6.1 抓好饲养管理关
鸭场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开,并有一定的距离,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鸭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淋浴更衣消毒。做好用具物品、粪便、垫料、污水处理以及鼠兽预防工作。鸭舍在进鸭前必须彻底清扫、冲刷和消毒,并有适当的空闲期,使鸭舍净化,进鸭前再消毒1次。保持鸭舍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和合理的饲养密度。供给清洁卫生的饮水和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防止病原污染饲料和饮水。
6.2 抓好选药关
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磺胺类药物治疗,对该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鸭疫巴氏杆菌较易产生抗药性,所以用药前最好采用药敏试验筛选高敏药物,并注意药物地交替使用。例如,如氟苯尼拷、强力霉素等拌料连用3 d,头孢菌素类药物配合中药提取液板蓝根、黄芪多糖、双黄莲进行肌肉注射,一般2~3 d即可治愈。
6.3 抓好防疫关
7日龄时,每只鸭注射传染性浆膜炎疫苗0.5 mL,可起到一定的免疫作用。
7 小结
鸭传染性浆膜炎地防治最重要的是综合防治,除了对鸭群进行免疫预防外,还必需加强环境控制,增强鸭体的抗病能力,切断传染源,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另外应该注意的是,饲料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类养分不足或缺乏,可直接影响鸭群的健康,会使鸭的体质下降,对各种应激反应的敏感度提高,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应该注意鸭饲料的全价性,最大限度的满足肉鸭对各种营养地需要,提高鸭群对疾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