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链打造的“小米帝国”
林楠
2017年11月,小米之家首家旗舰店在深圳开业,从此开启了全国零售新篇章。眾多的小米生态链产品也一并展现在大众面前。从2014年的第一款生态链产品开始,小米将制造手机的模式不断复制,从最初的设计定义到终端用户,打造了消费电子领域的新神话。如今小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
作为用户的我们,也—直好奇,米家的产品有无边界?小米是贴牌了吗?还是自己在做研发?这些产品的质量到底如何?重重问题,但始终没有阻止我们对小米的热爱,他始终如一的保持着统一风格,一如好评的口碑,和万千用户的宠爱。带着所有疑问,我们找到了小米生态链工业设计高级总监李宁宁,希望从她那里可以找到答案。
《设计》 李宁宁
《设计》:生态链公司是如何筛选的?
李宁宁:有一个团队专门做这项工作,看各种资料,然后全国撒网去招。首先是跟小米要做的市场重合度比较高,价值观比较一致,技术也很强。交叉筛选后就投资了若干家。
《设计》:介绍小米和生态链公司合作研发产品的过程?
李宁宁:我们投了接近100家硬件方面的生态链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小而精悍的,专精着某些特定的领域。小米用生态链公司的研发、硬件、工程师这些实力,帮助小米研发特定领域的产品。小米内部没有这部分研发人员,否则小米的组织机构会非常庞大。小米则从头至尾参与打米家和小米品牌的产品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米更像一个孵化器,从开始定义产品到最终实现。
《设计》:生态链公司只为小米研发吗?
李宁宁:初期他们不大,或者研发能力有限,小米产品就可能占绝大多数精力。我们有些生态链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独角兽公司。本身体量相对大,有很好的研发团队和资金,就慢慢开始做自有品牌的产品了。我们都聚焦同类产品,技术之间相互积累。他们自己做产品,之后也会反哺到做小米产品的过程中,做小米产品的经验和供应链资源也可以让他自己的产品受益。这是一个良l生循环的事情。
《设讣》:小米生态链产品的设计理念是怎样的?
李宁宁:生态链产品目前主要有手机周边的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穿戴类、智能小家电。我们想满足80%的大众市场和80%最高品的用户需求。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方法都完全尊重硬件的合理性做简约设计。如果要满足那20%的小众需求,就要花更高的成本,附加更多的功能,导致产品的硬件变得臃肿。我们舍去了小众的需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80%的用户需求和喜好上。
《设计》:小米设计师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李宁:设计师在最早期就介入,从产品定义开始。因为产品定义直接影响产品的功能和外观。在这几个特定领域我们相对来说比较专业,在脑海里可以勾勒出产品的雏形,映射到硬件上会长成什么样。在产品定义初期就会考虑到对整个产品的外观形体产生怎样不利的影响。我们是全流程介入整个产品研发的。把设计的初稿完成后给到生态链公司的硬件,反复的讨论评估。我们经常有极致的要求,让空间堆叠得很紧凑,每个细节,我们都精确到0.1 mm,对空间的争取都会仔细的核算。有些新的做法,不是传统的方案能解决的,总会让对方的结构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想尽办法才能做到。往复的过程要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才把最终的设计定下来。到开模阶段,先试产然后签样,碰到一些量产上的问题,设计师和后期表面处理设计师都会去盯产。到最终宣传的时候,设计师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突出那些有人文关怀的设计点。过程相对长,但很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设计》:产品研发周期大概多久7是同时研发很多款产品吗?
李宁宁:研发周期半年都是特别短的,一年都是很正常的,甚至有研发两年的产品。像无人机、滑板车都是研发两年以上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小米网上的呈现有个滞后性,现在看到的产品可能是我们一两年前研发的。我们同时接很多项目,把每个项目都会做到。内测、送检都没有问题了再拿去上市。
《设计》: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哪一步?
李宁宁:我们很强调产品定义的重要性。无论是小米还是米家,生态链产品都特别关注的是市场上那些需要消费升级的点。很多产品品类已经在平台上存在一、二十年了,但都不会变化,他们在行业的舒适区里呆的太久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这些点。中国的整个经济走势是向上的,购买力也是增强的,80、90后作为消费的主力,他们的购买力、审美、见识,都比上一代有非常大的提升。我们要满足这部分的消费者。从消费升级的点出发看存量市场,就可以知道消费者的需要有多大。一旦产品定义这件事找准了,设计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任何事情都无法精确的量化数字化,设计是基于精准的产品定义后把它视觉化、实物化,最终实现。作为设计师我们本身也是用户,包括研发团队到后期的供应链团队。我们已经有了沉浸式的设计习惯,作为用户怎么看待这个产品,有多少痛点,想得到怎样的升级。设计会慢慢内化成我们的思考方式。
《设计》:如何定义科技界的无印良品?
李宁宁: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过程。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做极简?极简在视觉上的意义是减少了认知成本,一眼就解析出形态和功能。审美是相对普适的,接受度相对高。精益磨具质量做好了,没有更多附加的、累赘的、矫饰的东西,有利于提高产品品控,提高良率,降低产品的成本。极简的东西完全尊重硬件排布,产品本身相对合理,体积小,轻量化,携带方便,客观上尊重自身的规律。我们做极简的、谦逊的、内敛的风格,刚好和无印良品简约风格相呼应。无印良品更符合日本人的审美,和小米的产品还是有些不同。用户买小米的产品,也不会对环境造成附加,无论家居还是办公环境,都是安静的在那,甚至退为背景不被察觉,这是我们刻意想要的效果。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智能产品,如果每件都特别有存在感,环境会很乱。久而久之,这个风格形成了,大家也非常认可。产品定义很精准,用做消费电子的要求来做产品,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风格和用户口碑。
《设计》:这种风格在整个设计环节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李寧宁:一旦定了风格就很好把控,所有产品都会套用这个思路。不需要事无巨细的去管控别人。假设我们的产品有特意为之的特征,就要绞尽脑汁地应用到所有产品上。但我们摆脱了这种束缚,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公司,都可以基于硬件上的极致合理简约。所有的筛选标准就这一条,相对来说很容易把控。把这句话交代给生态链公司的设计师,设计标准相对一致,设计价值也相对一致,合作下来对方的设计师也能提供接近我们想要的设计方案。这让我的设计管理工作相对容易并且有效。
《设计》:手机和生态链产品的关系是怎样的?
李宁宁:无论做手机还是生态链产品,价值观是一致的。生态链产品也是为了手机来引流的,主营业务依旧是手机。我们做生态链的企业,无论从产品研发的精神,还是定价策略,都是延续小米的商业策略。
《设计》:米家里的众多产品如何在同品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李宁宁:我们用做手机这类精密消费电子的心态,去做那些精密程度和集成度远不如手机的产品。有些产品我们找到了非常精准的产品定义,找到小的区隔点,然后把它精密化。插排的创新非常微小,在上面放了USB接口。我们希望插排可以放在桌子上,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放到桌子下面。三合一开关是阻止插排做紧凑的原因,这个开关有小二十年没有变化。我们做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把它的体量极致紧凑化,国标基础上估计是最小的体积。
《设计》:小家电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是怎样的?
李宁宁:我们新一轮做的小家电,是考虑到整个消费市场需要迭代升级的时候才进入的。往后的迭代是必要的技术性迭代。这些生态链公司都是长期专研在特定领域的技术更新。有成熟的技术出来了,对产品的功能有提高了,自然而然就会迭代。米家的产品定价相对亲民,友商公司把新平台的产品定价很高,广大用户接受起来,尝试成本很高。我们是在做一件把风险降低的事情,合理诚实的价格就可以,用大多数人能承担起的价格来尝试新平台的技术,成本就会下降。
《设计》:小米产品如何做到高性价比?
李宁宁:我们的产品比同价格的产品功能好很多,比同功能的产品价格便宜很多,的确是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小米做了很多年的手机,积累了大量的供应链和议价能力。小米做产品是单品海量的策略,一个sku会出百万甚至千万。做消费电子领域只要量大,核心元器件、电子元器件能拿到更好的。这些材料不像铜这样的裸材是实在的价格。其次,我们的定价策略不是做高溢价产品,做生态链的产品也是只要保证企业的良性运转就可以。不会说毛利很高,都是诚实的价格。作为互联网公司,我们其他费用会低。我们开小米之家的坪效比,运营高效,成本会低,东西都是一样的。通过这几个方面,拿到低的零售价。
李宁宁的团队和生态链公司一样小而精,他们负责大部分的生态链产品设计,把控合作企业的设计方向,同时也从产品定义阶段开始掌控全局。团队内部几乎不做比稿,每个设计师都是身经百战,手里攥着数个项目。高效的运作模式,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时间和精力,团队可以全神贯注的投入项目之中。
我们必须承认,小米在设计和商业上取得了双重的成功。从小米的第一款手机开始,他们就精准定义了产品的设计理念及用户需求。用普适的审美价值观引领了主流的消费市场。之后,又将整个小米手机的模式复制到所有的智能周边,用精密制造的追求打造一切米家产品。生态链理念将优势资源结合,带动了硬件领域的技术提升和企业的研发能力。
对小米来说,他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产品。在瞄准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后,他们用研发带动了技术和设计的提升。这是另一种层面的创新,他们勇于改变多年不变的传统。通过优势互补,将消费电子领域再一次翻牌重洗,在功能和设计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我们期待小米用更多的好产品引领国人设计认知和审美体验的升级,将好设计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受访者】
李宁宁现任小米科技生态链工业设计高级总监,负责生态链及周边硬件产品的工业设计。主导小米手环初代、移动电源及配件、蓝牙耳机、蓝牙音箱、智能LED台灯、净水器、无人机、压力IH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电动滑板车、激光投影家庭影院等数十款小米、米家品牌智能硬件产品的设计开发。带领小米生态链工业设计团队累计获得德国iF设计奖(含金奖),德国Bed Dot红点设计奖(含Best of the Best)、日本Good Design(含Best 100),美国IDEA优秀工业设计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DFA)等40余项国际权威设计奖项;及红星奖(含金、银奖)、太湖奖等数十项国内设计奖项。
此前曾于多家德国、美国企业及设计咨询机构担任产品战略设计师、工业设计师,主导或参与设计开发数十款产品,涉及汽车内饰、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中国、美国、日本等多国市场。毕业于美国顶尖工业设计学府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获设计战略硕士;及上海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获本科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