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珍尼姑娘》主人公的悲剧
段静红
西奥多·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之一,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他的创作既忠实于生活,又大胆创新,为美国文学注入了新鲜活力,打破了传统文学思想对美国文学的束缚。其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性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思考。《珍妮姑娘》是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他塑造了一个淳朴善良、甘愿为家人牺牲自我,但却始终无法得到亲人的认可,只能孤独一生的悲剧形象。主人公珍妮的悲剧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其悲剧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值得深思和探究。
一、《珍妮姑娘》主人公悲剧的成因
(一)家庭原因
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珍妮家里生活的窘况,家中有多个孩子但却无经济来源,所住的房子是家庭唯一的財产,所以只好将房子抵押了,但抵押的钱逐渐也被花光,为了生活只能到处赊账。但在此时,最小的孩子和父亲格哈德却又都生病了,大儿子做艺徒本就不多的收入也几乎都用来买药。母亲格哈德太太替别人洗衣服赚钱,但却连最基本的家庭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每天全家人只能喝粥,劈柴与煤块都要从外捡来。主人公珍妮虽然已经过了十八岁,但却没有受过工作训练。格哈德太太只好带她到旅馆做零活赚取微薄的收入。在旅馆做工时,珍妮遇到了到宾馆住宿的参议员白兰德,他对珍妮一见钟情,时常资助珍妮家,还在关键时刻救了珍妮的哥哥,珍妮也由于感激而将自己交付于白兰德。但不久之后白兰德暴死,珍妮的孩子成为遗腹子,这也成为珍妮悲剧命运的重要序章。珍妮被父亲格哈德赶出家门,她带着孩子艰难生存,为了生活去做保姆,然后遇到了富商之子莱斯特。此时,格哈德受伤,家庭失去主要收入来源,为了帮助家庭渡过难关,珍妮最终接受莱斯特的建议和他一起生活。显然,主人公珍妮命运的两次重大变化都与家庭密切相关,都是为了帮助家庭改变生活境况被迫为之,因此,家庭因素是珍妮命运悲剧的主要因素。
(二)社会原因
19世纪,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改变,享乐主义、金钱主义盛行,人们为了利益而互相争斗。珍妮正生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在小说《珍妮姑娘》中,不管是莱斯特、白兰德,还是主人公珍妮,都在追求生活的享乐性与舒适性。珍妮与这两个男人的交往也都以物质为基础。白兰德充分把握珍妮向往享乐生活的思想,在圣诞夜送给珍妮的家庭成员丰富的礼物,这使得珍妮十分感动。最后,白兰德也正是通过这些物质诱惑俘获了珍妮。从某种程度上看,珍妮和莱斯特的交往也是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莱斯特帮助珍妮解决了家庭困境,之后就占有了珍妮。珍妮为了过上舒适的生活最终也甘愿成为莱斯特的情妇。而莱斯特最终也未能摆脱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向传统世俗让步,割舍了与珍妮的爱情。可见,在消费时代背景下,女人被视为消费对象,珍妮生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注定要以悲剧收场。
(三)性格原因
珍妮的悲剧与其性格也有重要关系,她善良、顺从、体贴,为了改变家庭的生活窘况多次牺牲自己。为了替哥哥交赎金委身白兰德;为了与白兰德的遗腹子而牺牲了自身幸福;为了莱斯特获得财产而主动分手。这种逆来顺受、善良无私的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她人生的悲剧。她对家人无尽的关爱,勇敢担负起生活的重担,为了让家人过上舒适的生活她甚至愿意牺牲自己。当白兰德向她求婚时,她并不明白什么是爱情,但她知道白兰德能帮助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因此答应了白兰德。而当哥哥被投进监狱时,她虽然很犹豫但最终为了救哥哥还是狠下心,向白兰德求助,并献出自己的贞操。当白兰德暴死之后,珍妮十分清楚抚养白兰德的遗腹子会给自己带来坏名声,但即使被父亲赶出家门,她依然决定独自抚养孩子,并享受作为母亲的满足与快乐。当遇到莱斯特之后,她全心全意的爱着莱斯特,并默默地等待莱斯特迎娶她。但当她得知莱斯特将要因为她失去事业和巨额财产时,她内心备受煎熬。一方面,她希望莱斯特因为爱情选择她,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这样对莱斯特不公平。她不愿意自己所爱的人整日郁郁寡欢。虽然她清楚地知道只要自己愿意,她完全可以留住莱斯特,但她又不愿意这样做,因此,她最终还是选择牺牲自己的爱情断然离开。莱斯特也因为她的离开而获得了财产。正是这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使得珍妮一次次的走向孤独,最终形成命运悲剧。
二、《珍妮姑娘》主人公悲剧的审美内涵
主人公珍妮并非一个个体,而是代表了所有低层社会的女性。她们深受传统思想的压迫,自身的先天条件又极为窘迫,所以,最终成为社会变迁的牺牲品。正是由于她们的柔弱与善良,更能彰显出独特的悲剧审美意味。珍妮代表了生活于这一层面的所有女性,无论她们生活于何处,选择什么生活方式,最终都无法逃脱共性的悲剧命运。虽然她们身上也显示出一定的反抗性,但这种反抗性具有一定的限度,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她们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命运。她们始终都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属物而存在,因此,其命运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在《珍妮姑娘》中充分渗透了这种创作意识,使得这种审美内涵通过小说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促使读者对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在领悟这种悲剧审美意味的同时对整部小说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