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在新时代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对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尤其是对于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定位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 改革 明确定位 打破传统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面对社会变革、各大音乐学院和普通高校强有力的竞争下,怎样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这一直是我们音乐教育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现代社会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大,音乐表演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和发展。现今不管是专业音乐院校、普通综合性大学、职业技术院校,甚至一些理工科院校也相继开办了音乐学院。但据目前来看,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模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要么是生搬硬套专业音乐学院的教育方式,要么还是按照传统专业的教育模式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上。种种现象导致了近几年来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毕业生为了生存到琴行或者培训中心担任临时教师,甚至有的学生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真正从事音乐表演专业,进入演艺团体的毕业生凤毛麟角。笔者针对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近五年来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总结,得出以下几点。

    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从2010年开始招收音乐表演专业,至今五年的时间,每年招收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五十人,舞蹈编导专业45人。从2010年招收的音乐表演专业来看,我院近三年来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率达到80%,并且众多企业单位,教育单位对我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一、定位明确

    一些普通高校在针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教学和就业定位时出现了偏颇。一开始就把音乐表演专业和专业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定位相一致。并且很多学校照搬专业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更有拔苗助长的危险。

    首先,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招收学生的水平没有专业音乐学院学生水平高。大多数考入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都是半路出家,临时选择的音乐专业。基本功不扎实,音乐素养不高都是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针对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水平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对于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方向必须明确。我们是要培养出专业的舞台表演人才,以后进入专业的歌舞剧团或者从事演艺行业?还是要培养出一专多能型人才,在组织能力、节目编排、音乐创作上都能够胜任的基层文艺工作者。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目标不等同于专业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学院致力于培养全面掌握本专业技能和相关音乐知识,能够适用于专业的演艺团体和舞台表演的专业人才;高等学院主要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音乐专业基础知识,有组织、策划和管理能力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对于培养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目标我们应该做好人才市场需求调研,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标准,制定合理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暴露出现代教学的不合理性,要推动现代化教育新模式,尤其是针对针对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解放天性,打破常规、追求自我个性的突出是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南国农先生认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是:用新观念新技术办新教育,培养新人才,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环境

    现今社会,学校教育都是在一个四面围墙的空间结构当中进行。学生多数时间在学校学习,与社会接触甚少。教师害怕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考虑到学生的人生安全使学生在校期间很少与社会接触。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师生来说,天天在学校上课,封闭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隔断了学生与社会需求的联系,这种封闭的教学环境下导致学生一出社会并不能适应社会的生存环境,与社会脱节后也不能知晓社会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和条件。这对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阻碍。出现了很多“毕业即失业”的局面产生。

    我院提倡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走进社会,与当地文化馆、艺术团体、社会文艺团体接触,经常安排学生和当地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进行合作演出。对于民间的演出、比赛都会选派学生积极参与。这学校的大环境下学生可以学到知识,但是在社会上,他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能够通过与社会的接触了解到最新的信息,了解社会的需求。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当中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方面构成了教学要素。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是教学要素的主体,他控制着整个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教学速度,甚至还可以控制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在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永远是第一位,学生永远是被动的接受者。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当中,教师虽然承担着主导地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教学相长的。在音乐表演专业课当中,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上课死板无趣的现象。我院针对学生舞台经验不足等问题,为学生开设了七学期的舞台实践课,舞台实践课主要是学生自导自演,表演当中的音响、灯光、布景、走台、主持、节目安排等等都是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在课后针对舞台实践课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提出意见。班集体每学期都会有一次学生自导自演、人人参与的文艺晚会。1这些教学当中学生成为了教学要素当中的主体,他们控制着整个教学的形式和节奏。这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锻炼了各自的能力,在专业上也有很大的提升。

    三、课程设置单一、陈旧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单一,除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外没有其他创新课程。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语文、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复调、曲式、作品分析等。专业必修课:又分为:钢琴、声乐、器乐、舞蹈等。各专业基础课:中西方音乐史、乐理、曲式分析、基础和声、视唱练耳、合唱等。2这些课程都是传统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课程。我院从2014年开始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形式,针对贵州本土少数民族多的特点,设置了少数民族器乐、少数民族声乐、少数民族音乐、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和少数民族舞蹈等专业课程。学院抱着以“专业演员”的水准来培养学生,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是针对遵义市周边各个县市基础群众文化馆、文艺团体等工作,为当地社会提供对口人才。

    笔者通过对本院多年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对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显分析,就是希望能够改变传统陈旧观念,合理、高效的设置课程安排,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家长满意的、学生自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云松,彭彩虹.普通高等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大众文艺2014(8).

    [2]杨海云.高等音乐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4).

    作者简介:刘云松(1966-),男,贵州遵义人,教授、硕士,供职于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学院,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 革新与怀旧

    彭志军 孙晗随着《玩具总动员》系列、《机器人总动员》等三维动画片的大获成功,皮克斯在电脑动画电影领域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

  • 无技不成丑

    陈焕泽【摘 要】潮剧丑行,是潮剧表演艺术中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行当,它因舞台形象独特,表演艺术丰富多彩,人物塑造滑稽生动而深得观众

  • 浅析朱践耳《3Y》第一乐章(ye)中

    摘 要:朱践耳先生通过三音组集合将序列音乐写作技法与音乐动机发展手法有机整合,以独特的集合动机拓展了音乐发展的表现手段。本文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