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李凤毅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是重要商品,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对于农作物产量而言,气象灾害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强研究,才能有全面了解。文章先介绍基本内容,再分析特点,最后提出策略展开论述,从而促进更好的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导致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农作物健康生长受到影响,农民收入减少。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要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性,通过制定有效策略来应对,保证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创造出更多经济效益。
1、农业气象灾害
是指由于气候的突然变化而对农作物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导致出现减产的现象,甚至会颗粒无收。近几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频发,例如洪涝、干旱、台风等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北方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南方则以水稻为主,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包括阳光、水分、土壤条件、肥料等。但是气象灾害让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遇到长时间不降水情况,农作物会变得干旱,产量大大下降。另外农业气象灾害是自然发生的,人为因素不可控制,所以影响范围比较大,一般都是地区性的。我所在的是黑龙江地区,气候条件多变,通过深入分析来了解,为农作物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
首先是季节性明显。根据观察发现,气象灾害发生和温度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夏秋两个季节,我国很多地方都会发生自然灾害,使得农作物产量受损。其次是局部性发生。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灾害是相对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局部性。黑龙江地区在春季的时候会出现台风。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很多地区并不只有一种自然灾害,呈现出多发性的特点,最后是并发性。当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灾害,相互之间有关联。例如干旱往往会伴随着病虫害,农作物生长环境进一步恶化,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要提高重视程度,积极防治气象灾害,实现农业健康发展。
3、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1)冷冻霜冻灾害
这种气象灾害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主要发生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春、秋、冬很有可能发生,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较大。引发霜冻灾害的原因是受到寒潮的影响,使得气温大幅度降低,威胁到农作物自然生长。当情况比较严重时,农作物会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补苗,但是因为时间不合适,效果不是很好,农作物出现减产。根据科学调查显示,在黑龙江地区,因为霜冻灾害造成的农作物产量减少情况在不断加重,所以要引起足够重视。虽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为可以预防,例如改善粮食品种质量、采取保温措施等,确保农作物处于温度适宜的自然环境中,防止出现减产的情况,对于农村地区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2)洪涝灾害
是指洪灾、涝灾以及湿灾,经常发生在夏季,由大范围降水或者短时间暴雨引起的,农田中会出现大量积水,因为水量比较大,所以很难及时排出。另外还会出现河水暴涨现象,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威胁到附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洪涝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季节性的特点,人为不可控制,造成后果比较严重。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渺小、无力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即使灾害发生后采取相关措施治理,效果也是微乎其微,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当洪涝灾害发生时,人们会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区,农作物就顾及不上,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人要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投入到灾害防治活动中去,例如修建防洪设施,将农田中的积水排出去,减少对农作物的影响。
(3)干旱自然灾害
水是生命之源,水分是农作物生长重要条件。但是在黑龙江地区由于降水稀少,所以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农作物会出现死亡。为了有效应对,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建设灌溉设备,在缺水的情况下浇灌农田,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台风也是一种破坏性比较强的自然灾害,虽然发生时间比较短,但是影响范围大。因此要增强农业生产者的灾害防范意识,通过采用合理手段,将损失降到最低。東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重要基地,盛产玉米、大豆、稻米等,保证国内的粮食需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采用科学的应对方式,发挥出有效作用。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新的灾害,防控难度更大。农作物关系到人民生活,必须在稳定环境下生长,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不断提高产量,为农民增收,提升地区经济水平。
综上所述,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有清晰的认识。意识到不同灾害的危害性,提高防御能力,保证实现健康生长,推动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155699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