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的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

    王迪轩 何永梅

    

    

    

    葡萄霜霉病在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在我国葡萄产区发生极为普遍,在一些产区发生很严重,成为毁灭性病害。该病在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和大面积枯斑而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下一年产量。病害引起新梢生长弱、不充实、易受冻害,引起越冬芽枯死。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图1)。

    1 发病症状

    1.1 叶片受害

    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油渍状淡黄色小斑点,随后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病斑(图2),后呈不规则形或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图3),后期数个病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可致叶片变黄枯死。

    潮湿时,叶片背面形成白色霜霉状物(图4、图5),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多呈多角形,风吹霜霉状物可以产生“白烟”,病斑最后变褐,叶片干枯(图6)。

    1.2 花蕾及幼穗受害

    花蕾及幼穗轴受害,初期表面呈淡褐色病变,边缘不明显,后表面逐渐产生较长的白色霜霉状物,后期花蕾变淡褐色,表面逐渐产生稀疏白色霜霉狀物。

    1.3 嫩梢受害

    初期呈淡黄色水渍状病斑,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病部稍凹陷,潮湿时表面产生稀疏的白色霜霉状物。病梢生长停滞,扭曲变形,甚至枯死。

    1.4 幼果受害

    从穗轴及果柄开始发病,初期穗轴及果柄变淡褐色,其表面逐渐产生较稀疏的白色霜霉状物;受害幼果病部褪色呈灰色,变硬下陷,果面布满白色霉层。大一些的幼果,病斑为浅绿色,之后变深、变硬,随果粒增大形成凹陷病斑,天气干燥时,病粒凹陷、僵化、皱缩脱落,留下梗疤。部分穗轴或整个果穗脱落(图7)。果实着色后不再侵染。

    2 病原

    Plasmopara viticola 称葡萄生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子囊椭圆形,透明,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图8)。孢囊梗,一般4~6枝,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3~6次,分枝处呈直角,分枝末有2~3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卵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大小为(12.6~25.2)微米×(11.2~16.8)微米。每个孢子囊产生4~8个游动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

    孢子囊形成温度为9~36.8 ℃,最适温度为18~22 ℃。游动孢子在12~23 ℃经24小时萌发。卵孢子萌芽适温为16~24 ℃。

    3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温暖地区也可以菌丝体在枝条、幼芽中越冬。越冬后的卵孢子,在降雨量达10毫米以上、土温15 ℃ 左右时即可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

    霜霉病是一种多雨潮湿型病害,并要求昼夜温差较大。病菌卵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3~33 ℃,适宜温度25 ℃,同时要求有充足的水分或雨露。

    该病的预测预报,一是病菌卵孢子在土壤湿度大的条件下,当日平均温度达到13 ℃时即可萌发。二是日均温13 ℃以上,同时有孢子囊形成,寄主表面有2~2.5小时以上水滴存在,病菌即能完成侵染。三是病菌潜育期长短因温度而异,与品种抗病性也有关,抗病品种潜育期长。四是病害潜育期终结时,还须有高湿条件才可长出孢子囊进行再侵染。五是降雨多、持续时间长是霜霉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连续两旬降水量之和超过100毫米,必将大流行。

    在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有2~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节,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个别年份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还会出现一次高峰。

    在湖南益阳地区,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为发病盛期。葡萄霜霉病的流行与天气条件有密切关系,多雨、多雾露、潮湿、冷凉的天气利于霜霉病的发生。果园地势低洼、栽植过密、棚架过低、阴蔽、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树势衰弱等因素均有利于发病。

    4 综合防治

    4.1 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结合冬季修剪进行彻底清园,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秋冬季深翻,雨后及时排出积水。加强葡萄园的管理,春、夏、秋季修剪病枝、病蔓、病叶,清除杂草,加强排水。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钙肥及磷肥、少施氮肥、控制钾肥,对酸性土壤要增施石灰。选用无滴消雾膜做设施的外覆盖材料,并在设施内全面覆盖地膜。对果穗及时套袋,采收前20天摘掉,促增糖上色。

    4.2 药剂防治

    4.2.1 预防药剂 防治葡萄霜霉病,关键在于预防。葡萄发芽前,可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0.5%五氯酚钠(或100倍液索利巴尔),以杀灭菌源,减少初侵染。花后和幼果期喷洒1∶0.5~0.7∶200~240波尔多液预防。在生长后期多雨时,喷洒2~3次1∶0.7∶200~240波尔多液预防。提倡用3×108CFU/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交替使用。

    一般当昼夜平均气温在13~15 ℃同时又有雨、露等高湿条件出现时,即为第一次喷药时间,一般从开花前或落花后,密切注意霜霉病的预防,10天左右一次,连续喷施,直到果实采收或雨、露条件不再出现。可选用保护性药剂,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保护性药剂喷雾预防。

    4.2.2 防治药剂 在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68.75%恶酮·锰锌可分散粒剂800~1 200倍液、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50~66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等喷雾防治,喷雾时要注意叶片正面和背面都要喷洒均匀。在病害发生中期,可选用50%甲呋酰胺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恶霜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液、25%烯肟菌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杀菌剂应交替使用。百菌清对红地球葡萄果穗敏感,不能在未套袋红地球葡萄上使用。采收前1.5个月以内尽量不要使用波尔多液及代森锰锌,以免药液污染果面。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时,可关闭门窗用15%霜疫清烟剂,每亩用量250克,于傍晚点燃熏1夜,也可喷撒防治霜霉病的粉尘剂。

相关文章!
  • CRISPR/Cas9技术在农作物中应

    武林琳 竹梦婕 王咪 李晓萍 刘跃鹏 裴蕾 杨淑巧 许琦 王华 郭文治摘要 ?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直接对DNA序列进行稳定、精

  • 《湖北畜牧兽医》投稿须知

    《湖北畜牧兽医》杂志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省级畜牧

  • 以十里海河豚小镇建设带动曹妃

    唐山市曹妃甸区十里海养殖场河豚养殖始于上世纪90年代,2016年9月国家有条件放开养殖河鲀加工经营之后,曹妃甸区政府抢抓机遇,2017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