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立体化模式,加强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杨祖平
[摘 要]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除与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有关以外,大学生本身的综合能力、竞争力不足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该研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构建了一种融师资建设、理论研究、内外结合、自我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保证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使大学生开阔视野,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立体化模式;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196-03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涉及千家万户的热点问题,主要原因除了高校扩招、全球经济危机、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等方面之外,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全面、缺乏经验以及适应环境能力不强和动手能力差也是造成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1][2]因此,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待业青年多的办法除了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外,提高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现今大学教育的现状,构建了一种融师资建设、理论研究、内外结合、自我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将课内外有机结合、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化外在授业为内在的自觉教育,切实保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立体化模式
文化素质教育相对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育来说,它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协调发展,即身心、智力、人生观、社交能力、个人责任感、道德观等方面的发展,[3]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大学生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科学知识,又具有准确的判断是非和心灵自我唤醒能力,实现外部世界与内在世界、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完美统一;使大学生实现理性与感性、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协调发展,形成追求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4]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成为当今教育者努力求索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立体化模式。
(一)确立思想观念,建设强大师资力量
大学时期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大学生未来的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国大学生本人和學校都非常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但是,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有识无德或者性情极端等现象是目前高端人才存在的严重问题。例如复旦大学的下毒事件,令国内的教育者警醒,反思我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决定了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决定了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水平。所以,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确立思想观念,借鉴国外的通识教育模式,大力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心智健全、文化素养优良、全面均衡发展的有用人才,确保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口号化、形式化。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以身作则、富有爱心、严于律己、讲诚信、善良、淡泊名利、热爱教育、踏实肯干,真正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高校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举办相关的讲座,培养高校教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使其自觉地接受新观念、新方法与新技巧,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采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鼓励教师互相学习、博采众长,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领导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头军,要从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在学校管理,学校政策制定,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资源配置等方面充分体现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
(二)深化理论研究,优化课程体系
开展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首先要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和文化素质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判断不同年级、不同群体、不同经历的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需要,然后定期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分析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寻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保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方向迈进。
文化素质教育应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 通过专业调研和剖析,探讨不同大学生群体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对课程分类进行重构,将“专业平台课程和文化进阶课程”模块化,建立专业和文化教育并举的模块组合式、技能推进式的课程体系。学校应保证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下,注重文科文强理弱、理科文弱理强的调节,尽量打破学科界限,让有能力有精力的学生有条件进行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学习。[5]具体地讲,可以在高等院校的特色教学中引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选修课, 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中外艺术模块、形势与政策模块、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模块、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模块等。在教学管理上, 可采取分组汇报、撰写综述和小论文等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 激发学生选课的积极性,使文化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课内教学渗透,课外教育指导
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一些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高尚品格的形成、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更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课堂教学方面,各专业的高校教师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自觉地、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彻于专业教育的始末,利用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增强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力度,拓宽学生知识面,努力培养基础扎实、一专多能、品德高尚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举办各种类型的高水平的学术文化讲座,邀请大学生熟悉的、喜欢的人士来学校进行一些大学生所关心话题的探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沙龙、英语角、各类体育比赛等有益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激发学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还应该有计划地组织高校师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各个阶层,进行人物采访、社会调查、职业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改变我国大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状,增加在校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加了解社会,更加容易融入社会,提高大学生对我国及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从而实现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倡导自我教育,内化自觉行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事实上,任何教育要想使教育目的得以实现,必须充分发挥被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主体意识,使主体积极参与进来。[6]高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调动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和培养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能力,变被动强压式教育为学生自愿的行为、自觉的要求,使我们的教育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文化教育活动,为大学生主动提高文化素养提供条件和平台。在课外辅导中,启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社团活动中去,使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外在教育目的内化为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自觉行动。
二、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除了与社会和学校等外部因素有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不足有关。调查显示,个人能力欠缺、适应能力差、自身定位不准等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工作者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通过文化素质教育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以考试为指挥棒,注重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所以我国的学生大都存在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全面,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等现象。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大学生知识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只有与时俱进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知识全球化大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理想的大学生知识结构应该包括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宽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对理工科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具有相关的组织协调、人际交往、政策法规、历史文化、国际政治经济、判断是非等人文科学知识;对文科学生来说,也需要掌握一些自然科学和技术层面的知识,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的就业需要。[7]总之,通过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始终,为社会输送“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人才。
(二)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大學生就业困难,并非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足,更不是“无业可就”,而是目前的大学生“有业不就”。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首先,教育大学生更新职业价值观念,积极适应现今社会的就业新环境。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并在其就读期间提供一些自主创业的尝试机会,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其次,引导大学生树立多方面的、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主动将个人价值与国家、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主动到最需要的、艰苦的、基层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创业。再次,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放下“时代精英、天之骄子”的优越心态,客观地、理性地评价自己,用一个平凡劳动者的平常心去选择自己的未来职业。
(三)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的合格毕业生应该既能就业又善创业,创造的社会财富理应远超过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高校教育必须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教育的原动力,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根本目标,不断地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8]一是积极认真地推进创新教育,把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放在学生专业培养的核心位置,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二是根据社会对大学生实践和综合能力的需要,不断改善和调整实验和实习教学的条件和方案,加强科学创新和传统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大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创新教育的实战大舞台;加强大学生创新主体意识的培养,摈弃传统的重文轻商的观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金钱观,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
(四)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需要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首先,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稳扎稳打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大学生办实事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9]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对高校毕业生来说,人际交往能力薄弱也是影响其就业的原因之一,甚至于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无法就业或者频繁失业,这也都与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有关。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则需要主动大胆参与,善于换位思考,同时还要做到交往时的诚实守信和尊重别人、保持人格平等。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够使毕业生更容易把握就业机遇,实现就业成功的目的。
三、结语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与之相对的便是大学毕业生表现出来的高分低能、只会读书不会做事等诸多问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心理素质、创新能力、气质修养等不足成为制约其顺利就业的瓶颈。所以,对于高校而言,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着眼于现实,并与时俱进,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入手,加强素质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袁淑娟.成才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5(22):20-21.
[2] 王树岩.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青年研究,2009(6):90-93.
[3] Arts and Cultural Education at School in Europe[M]. Ed?鄄ucation, Audiovisual and Culture Executive Agency, 2009.
[4] 朱庆峰,孙杭生.以建构主义视角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9(24):162-163.
[5] 夏军英.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1):1-3.
[6] 刘香琼.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尝试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168.
[7] 李玲.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J].科教文汇,2015(18):51-52.
[8] 王虹玲,马宝月,杨玉红.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与培养途径[J].时代教育,2015(15):18-20.
[9] 张玉臣.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79-80.
[责任编辑:庞丹丹]
[摘 要]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除与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有关以外,大学生本身的综合能力、竞争力不足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该研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构建了一种融师资建设、理论研究、内外结合、自我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保证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使大学生开阔视野,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立体化模式;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196-03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涉及千家万户的热点问题,主要原因除了高校扩招、全球经济危机、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等方面之外,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全面、缺乏经验以及适应环境能力不强和动手能力差也是造成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1][2]因此,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待业青年多的办法除了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外,提高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现今大学教育的现状,构建了一种融师资建设、理论研究、内外结合、自我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将课内外有机结合、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化外在授业为内在的自觉教育,切实保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立体化模式
文化素质教育相对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育来说,它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协调发展,即身心、智力、人生观、社交能力、个人责任感、道德观等方面的发展,[3]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大学生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科学知识,又具有准确的判断是非和心灵自我唤醒能力,实现外部世界与内在世界、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完美统一;使大学生实现理性与感性、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协调发展,形成追求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4]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成为当今教育者努力求索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立体化模式。
(一)确立思想观念,建设强大师资力量
大学时期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大学生未来的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国大学生本人和學校都非常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但是,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有识无德或者性情极端等现象是目前高端人才存在的严重问题。例如复旦大学的下毒事件,令国内的教育者警醒,反思我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决定了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决定了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水平。所以,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确立思想观念,借鉴国外的通识教育模式,大力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心智健全、文化素养优良、全面均衡发展的有用人才,确保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口号化、形式化。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以身作则、富有爱心、严于律己、讲诚信、善良、淡泊名利、热爱教育、踏实肯干,真正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高校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举办相关的讲座,培养高校教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使其自觉地接受新观念、新方法与新技巧,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采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鼓励教师互相学习、博采众长,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领导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头军,要从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在学校管理,学校政策制定,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资源配置等方面充分体现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
(二)深化理论研究,优化课程体系
开展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首先要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和文化素质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判断不同年级、不同群体、不同经历的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需要,然后定期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分析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寻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保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方向迈进。
文化素质教育应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 通过专业调研和剖析,探讨不同大学生群体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对课程分类进行重构,将“专业平台课程和文化进阶课程”模块化,建立专业和文化教育并举的模块组合式、技能推进式的课程体系。学校应保证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下,注重文科文强理弱、理科文弱理强的调节,尽量打破学科界限,让有能力有精力的学生有条件进行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学习。[5]具体地讲,可以在高等院校的特色教学中引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选修课, 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中外艺术模块、形势与政策模块、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模块、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模块等。在教学管理上, 可采取分组汇报、撰写综述和小论文等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 激发学生选课的积极性,使文化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课内教学渗透,课外教育指导
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一些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高尚品格的形成、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更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课堂教学方面,各专业的高校教师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自觉地、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彻于专业教育的始末,利用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增强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力度,拓宽学生知识面,努力培养基础扎实、一专多能、品德高尚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举办各种类型的高水平的学术文化讲座,邀请大学生熟悉的、喜欢的人士来学校进行一些大学生所关心话题的探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沙龙、英语角、各类体育比赛等有益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激发学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还应该有计划地组织高校师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各个阶层,进行人物采访、社会调查、职业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改变我国大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状,增加在校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加了解社会,更加容易融入社会,提高大学生对我国及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从而实现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倡导自我教育,内化自觉行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事实上,任何教育要想使教育目的得以实现,必须充分发挥被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主体意识,使主体积极参与进来。[6]高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调动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和培养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能力,变被动强压式教育为学生自愿的行为、自觉的要求,使我们的教育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文化教育活动,为大学生主动提高文化素养提供条件和平台。在课外辅导中,启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社团活动中去,使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外在教育目的内化为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自觉行动。
二、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除了与社会和学校等外部因素有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不足有关。调查显示,个人能力欠缺、适应能力差、自身定位不准等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工作者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通过文化素质教育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以考试为指挥棒,注重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所以我国的学生大都存在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全面,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等现象。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大学生知识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只有与时俱进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知识全球化大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理想的大学生知识结构应该包括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宽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对理工科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具有相关的组织协调、人际交往、政策法规、历史文化、国际政治经济、判断是非等人文科学知识;对文科学生来说,也需要掌握一些自然科学和技术层面的知识,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的就业需要。[7]总之,通过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始终,为社会输送“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人才。
(二)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大學生就业困难,并非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足,更不是“无业可就”,而是目前的大学生“有业不就”。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首先,教育大学生更新职业价值观念,积极适应现今社会的就业新环境。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并在其就读期间提供一些自主创业的尝试机会,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其次,引导大学生树立多方面的、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主动将个人价值与国家、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主动到最需要的、艰苦的、基层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创业。再次,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放下“时代精英、天之骄子”的优越心态,客观地、理性地评价自己,用一个平凡劳动者的平常心去选择自己的未来职业。
(三)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的合格毕业生应该既能就业又善创业,创造的社会财富理应远超过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高校教育必须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教育的原动力,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根本目标,不断地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8]一是积极认真地推进创新教育,把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放在学生专业培养的核心位置,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二是根据社会对大学生实践和综合能力的需要,不断改善和调整实验和实习教学的条件和方案,加强科学创新和传统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大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创新教育的实战大舞台;加强大学生创新主体意识的培养,摈弃传统的重文轻商的观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金钱观,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
(四)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需要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首先,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稳扎稳打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大学生办实事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9]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对高校毕业生来说,人际交往能力薄弱也是影响其就业的原因之一,甚至于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无法就业或者频繁失业,这也都与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有关。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则需要主动大胆参与,善于换位思考,同时还要做到交往时的诚实守信和尊重别人、保持人格平等。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够使毕业生更容易把握就业机遇,实现就业成功的目的。
三、结语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与之相对的便是大学毕业生表现出来的高分低能、只会读书不会做事等诸多问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心理素质、创新能力、气质修养等不足成为制约其顺利就业的瓶颈。所以,对于高校而言,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着眼于现实,并与时俱进,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入手,加强素质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袁淑娟.成才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5(22):20-21.
[2] 王树岩.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青年研究,2009(6):90-93.
[3] Arts and Cultural Education at School in Europe[M]. Ed?鄄ucation, Audiovisual and Culture Executive Agency, 2009.
[4] 朱庆峰,孙杭生.以建构主义视角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9(24):162-163.
[5] 夏军英.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1):1-3.
[6] 刘香琼.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尝试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168.
[7] 李玲.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J].科教文汇,2015(18):51-52.
[8] 王虹玲,马宝月,杨玉红.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与培养途径[J].时代教育,2015(15):18-20.
[9] 张玉臣.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79-80.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