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蓝晒工艺的创新性研究

    孙凤旭 梁媛

    摘 要:古典蓝晒工艺基于摄影印相,有无限的可能性,在当今充满创新生机,正朝着多元化发展。古典事物复兴离不开与新事物的结合,在跨界联合的背景下,传统蓝晒法可以找到创新的突破口。通过与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结合,蓝晒工艺可以增强自身的表现力和多样性。两者相互渗透,共同导向,为各自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蓝晒工艺;创新;校园;文创

    古典工艺充满神秘,总让人琢磨不透,却又充满惊奇与机遇。探索和创新古典工艺也成为当下的潮流趋向。

    蓝晒法是第一个实用的铁盐(而非银盐)摄影工艺。在摄影术正式发明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842年,约翰·赫谢尔爵士(John Herschel)发明了这种能够持久保存的蓝色照片的摄影工艺。[1]蓝晒法又叫铁氰酸盐印相法,利用紫外光进行曝光,并且需要和照片一样大小的负片进行接触转印,其原理是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的混合溶液中的二价铁离子光照后被氧化。

    从古典蓝晒工艺出现到现在已经有177年的历史,其首次商业应用是在费城百年博览会上。它揭开了工程建筑等工业领域使用蓝晒工艺的序幕,成为蓝晒示意图,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蓝图”一词的起源。布尔战争时期,在英军围困南非马弗京的战役中,巴登·鲍威尔(Baden Powell)利用蓝晒工艺制作了印章和钞票。但是,蓝晒工艺被创造出来后,人们发现了它原料容易发霉、感光剂不能被纸张或者织物很好地吸收等缺点。随着发展,英格兰的麦克·维尔博士(Mike Vail)对其进行了改良,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新蓝晒工艺。2012年,日本设计师采用蓝晒工艺为无印良品设计了一组海报,该设计反响极好,入选2013年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引起广泛关注。美国雕塑家、摄影家塔莎·刘易斯(Tasha Lewis)在2012~2015年利用蓝晒工艺结合雕塑设计,创作出了一系列雕塑牧群《The Herd》,具有一种超现实的美感。爱好者不断丰富蓝晒工艺,从摄影创作转变成艺术设计思维,与插图、拼贴、丝网印刷、编织等手法结合以及图案的物态应用。其普鲁士蓝的色调,充满了沉静深邃,引人遐想。

    但是目前,蓝晒工艺的传播效果还远远不够,了解的人只有一小部分群体。其实,它的操作极其简单,即使一个普通儿童也可以轻松地进行操作。整个工艺的过程是将A液(柠檬酸铁铵溶液)和B液(铁氰化钾溶液)按照比例混合制成感光剂溶液,将感光剂溶液涂在纸或布上,再将照片的负片或某些轮廓形状置于其上,在太阳光(或紫外光)下进行曝光,最后用水冲洗处理,让影像呈现出普鲁士蓝的色调。除了普鲁士蓝的色调外,前辈们还创新研究了各种调色剂,使其色彩不再单一。在制作过程中,非常多的因素可以影响蓝晒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比如药水的种类、承载药液的介质、涂布时使用的力度、在太陽或紫外光下的曝晒时间、冲洗介质的时间,因此,用蓝晒工艺制作出来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独特的性质,会使得制作者在制作的过程中充满期待。诚然,蓝晒工艺是因摄影而诞生,但在当今时代,它的价值远远不止存在于摄影领域,在科学、政治、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它都有独特的地位。无论是客观再现,或是商业用途,还是艺术创作,古典蓝晒工艺都可以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蓝晒工艺也要焕发新的活力,在技法和应用领域进行更新和创新,这样才能在当下多重竞争、多种模式运作的商业与艺术相互渗透的社会下占有一席之地。

    万众创新是时下的大趋势,古典工艺同样如此,蓝晒工艺在这种趋势下要如何获得全新的生命力呢?莫荷里·纳吉(Moholy-Nagy)曾说过:“新的创造潜能,往往包含在旧的形势、工具与类型中,这些旧事物起先因新事物的出现而显得老朽过时,可是在新事物的压迫之下,又会呈现一时的回光返照,最后一次绽放光彩。”[2]当然,这句话,笔者只同意前半部分的观点。古典事物固然曾被淘汰,但其具有的智慧和创造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古典蓝晒工艺要想焕发新的生命力,需要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这里,笔者将其与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有机结合,力求突破与创新。

    对于高校这样的教育组织来说,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文化底蕴,如悠久的办学历史、浓厚的科研氛围,都是这个高校自身品牌价值的体现。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正是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传播校园品牌文化的有效途径。如果能够将高校内涵融入其中,必然会是一件优秀的校园文创。古典蓝晒工艺有着177年的历史,这份悠久与高校历史结合,更能体现高校的底蕴。同时,在科研方面,蓝晒法也是有着古典工艺的独特的科研价值。将科研氛围、历史渊源等通过古典印象工艺呈现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中,创新校园文创产品,让古典蓝晒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蓝晒工艺的另一个特点是手工性。手工性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人生之旅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是做做手工那么简单,还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分析能力,生存能力。因此,目前在国内,有些学前教育组织就会带领儿童进行蓝晒创作,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团队协作能力。高校同样需要这样的活动,而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具有非凡的纪念意义,目前市场上的高校文创产品大多形势趋同,一定程度上缺乏自己的特色。一件可以私人定制的纯手工文创产品,甚至自己创作,其独一无二和具有的独特意义都将成为一大特色,为古典蓝晒工艺的复兴提供强大的助力。

    将古典蓝晒工艺与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的创新完全可行。蓝晒工艺具有简单的操作性和低廉的价格,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使得它在成本和实践方面获得了可能性。其近180年的历史积淀与高校的文化底蕴呼应,再通过大众媒介辐射到整个社会,不仅提升高校的影响力,还加速了蓝晒工艺的传播。

    笔者母校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笔者将利用蓝晒工艺制作出能够展现学校特色的系列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该想法获得多方认可和支持。随着近年来古典工艺的兴起,蓝晒工艺结合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有其创新性、实践性与科研性,从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明这一结合创新的可行性。这种创新不仅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和传播校园品牌文化,提升高校的品牌影响力和价值,而且还可以让古典蓝晒工艺走进高校的视野,真正走向大众,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多佛·詹姆士(美).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M].陆加佳,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02.

    [2] 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第2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4.

    [3] 樊传果,杨木生.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大学品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J].传媒,2015(24):64-66.

    [4] 李安琪.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现状与应用模式[J].艺术教育,2019(07):252-253.

    [5] 王丹麦.蓝晒印像法:摄影史上最温馨浪漫的诗[J].艺术科技,2014,27(01):268+271.

    [6] 吴金义,张珂,王翠翠,郑建楠.蓝晒法——传统手工印相工艺的创作探索[J].大众文艺,2017(07):180.

    [7] 向谦.传统蓝晒技法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活化[D].中国美术学院,2017.

    [8] 朱蕊.古典摄影工艺价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8.

    作者简介:孙凤旭(1998—),男,黑龙江克山人,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广告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

    梁媛,女,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讲师。

相关文章!
  • 《搜索》:新闻伦理异化与“道德审

    岳振操纵新闻舆论影响事态的电影桥段,在很多影片中都有体现。国产电影中,陈凯歌执导的《搜索》(2012),是难得一见关注舆论“道德审判”和新

  • 路怒症

    尹德余谁叫你生那么多气?甲:(生气状)哼、哼、哼!乙:老弟,你身体不舒服吗?甲:身体没什么,我就是生气。乙:为什么呢?甲:去年,我想买个车,我

  • 风景写生课程的运用研究

    蒋勇军摘要: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更加高于生活,风景写生课程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在大自然的风景中放飞自我,充分发挥自我个性,寻找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