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冶秀兰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最终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81.36%);观察组的治愈率(54.24%)亦明显高于对照组(30.51%),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体征消退较快,心功能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4..02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引发的心肌弥漫性或局部病变,发病急、病程快且易反复[1]。该病一般夏秋季节高发,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出现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该病在儿科中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患儿身心健康[2]。本文回顾分析我院临床收治的1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临床收治的11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67例,女51例;年龄3~13岁,平均(5.92±3.14)岁;病程7d~4个月,平均(29.45±5.12)d,所有患儿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按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9例,对照组59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做常规西药治疗,对患儿进行干扰素、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选用利巴韦林13 mg,溶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注射;同时给予营养心肌药物,维生素C、辅酶A等抗氧化治疗。
观察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辅助治疗,其中丹参15 g、黄芪10 g、赤芍18 g、生地、当归各12 g、板蓝根10 g、金银花10 g、白术10 g、川穹10 g、连翘15 g等,用水煎服,患儿在监护人的帮助下早晚各服用1次。对于气阴不足、正虚邪恋的患儿可加入柴胡、麻仁等药,其它症状亦对症给药;治疗期间对所有患儿密切进行动态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以往文献[3],结合实验室指标及心电图检查结果,依据四个标准进行评价。痊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及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不良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和心电图结果基本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且各项实验室指标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未改善,各项指标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没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2例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仅有2例疗效较差,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痊愈、显效患儿例数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10例患儿治疗无效,见表1。
3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害心肌,从而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在儿科门诊当中越来越常见,严重危害患儿身体健康。以往有学者报道[4,5],麻疹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等病毒感染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均可能成为该病的诱因,患儿发生病毒感染后会累及到心脏,最终引起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且报道显示4岁以下儿童发生病毒性心肌炎的概率要高于其它年龄段。临床治疗一般采用卧床,减轻心脏负担,服用抗病毒、改善心肌营养类药物为主,常规西医治疗或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体征,但治疗后患儿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进而造成患者身体损伤加重且疗效不明显。
中医学认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属 “怔忡”、“心悸”、“胸痹”范畴,是受到湿热风温邪毒的侵袭,造成患者心脉阻塞,导致心脉不畅,从内引起小儿脏腑功能失调有关[6]。因此,在对心肌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宜以清热解毒、调和气血、益气养阴、扶正祛邪为原则,有针对性地给予中药汤剂结合心肌营养药物注射治疗,可达到满意疗效。有研究显示[6-8],黄连以及连翘与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益气养阴的作用;黄芪可补气升阳;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以及太子参、甘草、葛根、板蓝根等均具有特定的可适用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功效。
本文結果显示,观察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中医治疗的介入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大,中药与西药结合使用,可有效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胜贤.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2012年08):1302-1303.
[2] 李小波.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10):106-107.
[3] 常 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0):91-92.
[4] 王淑改,何雷锋,庞二召.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心肌炎 78 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4):3-4.
[5] 石泽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7):1472-1473.
[6] 刘廷贵.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6):934-935.
[7] 高玉婷.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16):5-6.
[8] 孙利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8):14-15.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