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北大荒版画媒材样式的创新研究

    孙碧蓉

    摘 要:以油印套色木刻为主的北大荒版画,作为中国三大有代表特色的版画形态之一,已發展了近六十余年。在这六十余年里,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创作,从油印到水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版种到综合版画,不断发展,不断探索,才迎来今天北大荒版画的新时代。因此,我们研究其媒介材料、风格样式的新变化,对于未来北大荒版画发展得更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北大荒版画;媒介材料;风格样式

    北大荒版画,之所以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样式,其显著地体现在它的地域特色上。北大荒地区不同于江南的水田,不同于云贵的梯田,不同于西北的黄土高原,因此,北大荒版画所表现的主题内容,多是刻画一望无际像海一样的玉米、黄豆、高粱所构成的黑土平原上的风土人情。其所呈现出的风格样式和应用的媒介材料也与这些主题内容和时代环境变化密不可分。

    通过对众多北大荒版画作品的主题内容进行概括提炼,我将其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垦区开荒,农牧生产,工业建设,民俗风光,寄寓情怀。从中剖析北大荒版画媒材样式方面的新变化。

    一、油印套色木刻为主,个人风格逐步形成

    从第一代版画家晁楣、张作良、张祯祺、杜鸿年等人的大量垦区开荒类主题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北大荒名字的由来,是下乡知青、战士和老百姓们一锹一铲,一步一步破荒开垦的结果,克服一切艰难困苦,才有了今天金山银山的北大仓。因此记录当时战天斗地的《第一道脚印》《排障》《冰江的早晨》《第一道犁沟》等油印套色木刻作品,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也反映出北大荒人坚忍不拔、努力奋斗的精神品格,并在新时代里继承发扬光大。这也是北大荒版画的凝聚力、北大荒精神的精髓所在。

    另一类以农牧生产为主题的作品占北大荒版画中大多数。这类作品中,构图上场面宏大,气势恢宏,注重生产细节、农业器械、劳动过程的具体表现。在《黑土草原》《北方九月》《艳阳秋》《丰收曲》等作品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北大荒的巨变,那金灿灿的麦浪、红火火的高粱无一不展示了荒原变沃土的美好家园。粮食的丰收、农民的喜悦、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都通过画家的心和眼,再传到手中的刀,将其定格。这其中,作品的风格样式也发生了转变,由单一性主题刻画,转向艺术风格的多元化,形成了个人版画语言风格样式。如陈玉平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黑土华章》等作品,展现了从手工镰刀到机械化生产,再到现代化北大荒农业发展的巨变过程,画面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样式。王僖山的作品《汗滴禾下土》,则是从大规模的生产劳作中,选取几个人物,进行特写表现,以此从人物的具体形象和动作上来展现农业生产的另一面。刀法果断干脆,色块明快清晰,线条刻画流畅,人物形象质朴,这些都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油印套色技法上,也打破了以往的主版套形,副版套色的传统套版形式,采用多版套色技法,注重色彩和形体的统一结合表现。

    二、设计构成元素的增加,空间形式感美感的增强

    工业建设类作品也是北大荒版画比较有特色的一部分。随着东北重工业的不断发展,表现工业生产类作品也日益增多,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创作走向,且成功举办了几届工业版画展。工业题材版画在媒材样式的表现上也多有变化。从过去的采油采矿,炼钢铸铁,铺路架桥,林区开发等转向表现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建设,高楼大厦建筑施工,足以看出北大荒地区的发展轨迹。沙永汇的作品《城市进行曲》,画面的构成感、形式感、装饰感都非常强烈,通过对钢筋水泥、建筑工人的合理布局,通过众多剪影样式的人物点缀,构成了一个点线面丰富,又富有美感、韵律感的画面,把枯燥冰冷的建筑变得鲜活生动,并且有种使北大荒从平原向纵深立体化发展的感觉。陈彦龙的作品《蓄势待发》,则是将一个剖开的巨型玉米的内部穿插各种管线机械构件,从另一面表现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结合,作品具有平面设计感。这些变化,也正体现了新时期版画的社会价值。

    媒介材料的单一性,使黑白木刻不容易在此方面有更多的创新,表现难度的增加,决定作品要从刀法样式的丰富多变方面进行突破,也正体现了画家刀工刻痕的独特魅力。这方面在蔡醒善的作品《地心引力》中可以看出其刀法的娴熟,知白守黑,而且特别注重画面视觉冲击力的表现。通过密集的刀法组织,错综复杂的黑白关系,独特的构图角度,达到震撼的视觉效果,以建筑工地的一点来映射出工业发展的一个侧面。

    每个画家都会通过作品来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怀,在这些寄寓情怀类作品中,晁楣的《晚晴》《路漫漫》《云与影》尤为突出。他的作品画风独特,内涵丰富,舒缓恬静,韵味悠远,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是心灵间的一种碰撞,一种纯化,动静结合,寄情于景,意味深长。《晚晴》用色大胆明快,构图新颖,偌大的天空被红艳艳的火烧云和彩霞布满,下方用几只落在电线上悠闲自得的小燕子做以点缀,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又与大面积的云朵形成点线面对比,构成感十足。《云与影》,则打破常规思维,极其大胆地运用对比最强烈的黄色和黑色来刻画天空和大地,云朵和其影子,色彩归纳设计至极,再点缀几只行走中的黑白相间的小牛,更加突显广阔深远的空间感,画面装饰感美感极强。虽然同是油印木刻,虽然同是色彩强烈,却有着迥然不同的表现风格,他的作品能让人瞬间安静下来,体悟内心深处的真实,这才是一个优秀艺术家的真正艺术价值和个人风格魅力的体现。

    三、媒介材料的创新应用

    媒介材料的应用,与选取的版种息息相关。除了油印套色以外,北大荒的水印木刻也有自己的特色,较之江南的湿润淋漓,北大荒的水印略显干燥厚重。民俗风光类作品中郝伯義的《乡情》和于承佑的《小屯之夜》,就是利用水性颜料的逐层叠加,制造出一种水印的厚重感,既表现出木纹的印痕,又体现出结构的稳重感。朱晓东则利用北大荒冰雪资源的优势,创新出一种独特的冰版画的表现样式,以冰为版材,刻画印刷,自成一家。

    张洪驯创作的《北大荒颂》更为震撼,画面采取长卷的形式,全长达60米,材料技法上应用丝网版手工四色印刷,用138块丝网版进行无缝拼接完成,承印物上创新使用传统特制宣纸经过托裱后再印刷,使作品呈现出一种传统味道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新面貌,进一步扩大了版画的表现空间。这件版画长卷的印制工艺还荣获“亚太网印银奖”和“恒辉杯金网奖金奖”两项大奖,对北大荒版画的社会认知度有很大提升,也更加促进北大荒版画的创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新事物的出现,北大荒版画在材料技法的應用上也有很大发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黑白木刻、油印套色、水印木刻、铜版、石版、丝网版这些常规版种,综合材料和综合版种的引入为版画的创新表现带来无限生机与可能。在以往油印套色木刻为主的北大荒版画基础上,一支综合版的新生力量正在逐步成长。如崔艳的作品《流动的时空》,画面中运用实物材料,与木刻相结合,凸印与凹印相结合等媒材技法,制作出不一样的画面效果。

    单版种承印物的变化,各种媒介材料技法的互相搭配、组合、叠加、融合,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和印制程序,都将给版画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多版种的相互交织融合,计算机数字媒体的介入,学科间的交叉,展出样式的创新,也将给版画的发展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新风貌。我在创作中也大胆地进行了创新实践,如作品《相知》,在绘制背景丝网底版时,一改用毛笔画的加法画法,而是采取先整版涂墨后,再用刀片刮出所需景物的减法画法,逆向思维的刻画方法,却更有利于观察画面的印刷效果。但应用此法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墨涂的薄厚会直接影响划刻的效果,涂得太薄,图形不容易被划刻干净,晒版印刷时会留下不该留的影像残片;涂得太厚,则划刻时易把所留图形以外的区域连片带起,导致印刷时图形缺损。其次墨汁的稠度和附着力都会对制版有一定影响,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尝试,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进行划刻。用此方法制作的版画,不易于表现流畅的完美线条,而更利于制作背景的肌理效果,图形边缘的毛糙,有种古代拓片的味道,同时划刻过程中一些偶然效果的出现,加以合理运用,更能增添画面的观赏性。再次,胶片材质的选择,也会对刮刻产生不同的效果。经过多次反复尝试,最终呈现出这样的作品,在斑驳的背景中,隐约可见高耸的山川和蜿蜒的河流,以及茂密树林掩映中的房屋和曲折的小路,与上面加法画的人物实线,形成一虚一实,一松一紧的鲜明对比,在突出主题的情况下使背景更为丰富耐看,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在作品《相守》中,我利用丝网版可以用实物晒版的特性,用有纹理的宣纸直接进行曝光,并分别设定不同的曝光时间,以达到不同的曝光效果,用三版颜色在版画纸上再现出传统宣纸的色彩和纹理,再将其作为底色,在上面印制画面主体,是传统国画味道和现代丝网技法相结合的另一种呈现方式。通过这些尝试性的研究,更加丰富了丝网版画语言的表现力,挖掘丝网版画的可塑性,使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同时媒介材料技法上的不断创新,也使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

    新时期下,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媒介材料也越来越丰富,思维理念的不断创新,也将带来版画创作上的创新。北大荒版画将继续秉承传统的北大荒精神,进一步开拓进取,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适应新事物的更迭,适应新社会的潮流,将中国版画推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尚辉.新中国版画的三次审美转换[J].美术,2009,(12).

    [2]齐凤阁.论版画的当代性[J].文艺研究,1999,(06).

    [3]李允经.中国现代版画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4]王伯敏.中国版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

    [5]齐凤阁.晁楣的艺术追求及理论思考[J].深圳大学学报,2012,(03).

    [6]晁楣.新的起点——北大荒版画纵横谈[J].文艺评论,1984,(02).

    [7]陈晓媛.黑龙江美术理论研究回顾与省思[J].艺术研究,2013,(05).

    [8]齐凤阁.20世纪中国版画文献[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9]齐凤阁.黑龙江省美术馆年馆藏版画遮谈[J].美术,2013,(02).

    作者简介: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相关文章!
  • 现代音乐中的传统与创新元素

    孙远【摘 要】对于20世纪的音乐,我们总是在探寻其中创新的部分,往往忽略了创新其实是传统的另一种表现。作为现代音乐作曲家的代表人物,

  • 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海报设计的

    王敏随着2014年《黄金时代》海报的名声大噪,设计师黄海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以独具东方色彩及现代美学的设计风格,在中国电影海报设计行

  • 浅析色彩采集与重构的思路

    摘 要:色彩的采集与重构是初学设计者必须拥有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并不是单纯的色彩描摹,而是如何把观察到的色彩如何以一种美妙有创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