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之我见
李国立
我国高等学校的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体育同样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正如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所说:“要把一个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高等学校带入21世纪,把一个规划布局更加合理的高等学校带入21世纪,把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带入21世纪。”这些话无疑是向高校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也同样应以更新的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与存在的弊端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同时,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与体育教育的目的有些距离,不论是教学大纲、教材,还是课余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体育教学大纲重于运动技术教学,体育课教材内容过于繁杂,学生被动学习,身体素质得不到充分锻炼和提高。因此,这就很难达到“全面健身”和“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目前高校的体育场地少,器材种类少且数量少,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健身的实际需求,从而限制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另外,从体育的组织形式到活动的内容都无法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据笔者对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多年体育教育的调查与分析,当前在校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期望很高,要求也很迫切。然而,由于场地少、器材少,再加上无教师的指导,学生对一些项目的锻炼不得其法,因而很难有所提高。在目前高等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中,为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甚至还采取一定强制措施,致使学生更感到枯燥乏味,体育教育更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促进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
新世纪高等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应当是:其一,要有科学的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积极竞争意识、创造性的能力等。能促进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习惯。其二,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改变对自己职业的认识误区。其三,新世纪对体育教师的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体育科学发展正趋向整体、综合和交叉化,这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更高。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体育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动作示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等。因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提高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关键
新世纪高校体育改革蓬勃发展,高校体育面临着重大改革,要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因素;要一改过去的教学模式,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要注重实效性,加强终身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开拓精神,成为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过硬的语言艺术、广博的文化知识、正确的技术示范以及教学指导,还要具有运动训练、运动保健的监督、自学与教育科研、社会活动、组织领导等多种能力。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注重体育理念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掌握科学锻炼方法,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对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三)改变高等学校体育课的考试制度
长久以来,高校传统体育考试制度弊端较多,给学生思想上带来一定的压力。今后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应改变考核办法,以学生的基础能力水平提高幅度及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来综合评定,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完善身心,使之产生终身体育终生受益的观念,以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使学生牢固树立终身健身的体育观。
(四)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更新体育观念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被纳入学生体育,并逐步成为我国高校体育的主导思想。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努力围绕如何增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掌握知识技能等展开。因此,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应成为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目标。就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整体而言,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滞后,主要原因是受到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只重视学校体育近期效果,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及体育兴趣、锻炼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高校体育必须改革,革除陈旧体制对体育教育的影响,建立与现代生活和世界文明相吻合的新教育思想。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