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资助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的人性化育人功能
葛雪恒
摘要:高校资助工作作为涉及每位家庭经济状况困难学生的基础性工作,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并广泛应用,带动了高校扶贫工作的展开。高校资助工作的功能和意义也产生了新的变化。随着“95后”和“00后”学生陆续进入高校学习,资助工作面临着在新形势下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任务。根据时代背景、“95后”学生的特点,以及资助工作本身带有的助困和育人的功能,今后高校资助工作需要更多地把“人性化”育人特点融入其中,坚持精准资助的原则,逐渐形成其独有的工作特色。
关键词:人性化 资助育人 精准资助 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人性化作为一种管理指导理念,在社会各领域都运用广泛。它的社会属性侧重于对事件结果、价值以及目标的长远考虑。如果将“人性化”这一理念融入到管理工作当中,会让整个组织在运转过程中始终关注人性要素,发掘集体中的个人潜能。这是近年来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延伸,这一概念同样可以和高校的精准资助理念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贫困生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将资助工作的福利落实到每位贫困生身上。人性化资助的优点是在达到精准扶贫目标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成长和发展机会,激励学生全方位进步。人性化资助育人的要求,是要保证资助工作公平高效展开,守住“精准资助”底线,同时将育人功能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为学生谋福祉。
1 贫困生的认定过程更加人性化
贫困生认定环节是学院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一轮资助工作都要从贫困生认定入手,认定过程的公平性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此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同时,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资助育人、感恩教育、勤工助学等后期工作的展开。
1.1确保认定材料真实可靠
为确保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人性化,首先,要保证其“准确性”--贫困生证明材料的真实和可靠。这是“精准资助”理念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对被认定对象的判断,不能光凭书面材料筛查或口头询问,更需要高校认定工作人员使用多角度的求证方法,结合对当地民政部门的走访与考证,核实情况,落实政策,力求材料的准确性,同时结合一定的量化标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民主评议等工作方式,体现认定工作的科学性。
1.2保障贫困生信息安全
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求证情况真实性,往往需要学生本人参与陈述。此环节的重点是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看似普通的一個环节,其中蕴含着“育人于无声”的工作原则。无论是家庭经济情况了解阶段,还是贫困生经济困难程度认定阶段,保护隐私都应是认定人员优先考虑的因素。为充分保护受助学生的尊严和个人隐私,可通过丰富认定工作方法来实现。第一,广泛宣传,可通过院级会议,宣讲国家、地区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帮助学生准确了解国家扶贫政策。然后结合班级会议,有针对性地向同学解释学校资助政策和流程,力保宣传环节无死角。第二,信息审核环节,除了利用访谈法核实学生情况真实性之外,还可将赋值量化后的问卷发放给学生自觉填写,了解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庭情况。杜绝认定过程中出现“比穷”的情况,并坚持以个别谈话代替当众叙述家庭情况。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了“保护受助学生尊严”这一工作要求,避免学生当众诉苦和“比穷”的情况出现。不难看出,保护学生的尊严和隐私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贫困生认定环节,则是从根源上将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心保护起来,树立学生的自信。
2 助学金的分配方案更加人性化
助学金的分配开展于认定工作完成之后,因为其直接关系到每一位贫困生的利益,也直接体现高校资助工作的时效性,是备受学生和社会关注的重要环节。为了高效合理地完成助学金的分配,各高校应该继续贯彻人性化分配理念,将每一分钱都合理分配给每位贫困生。
2.1合理有效管理助学金
助学金的分配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应该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做到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助学金分配的方向性应该明确,首先应保证公平,无论是在分配资助名额还是划分资助金额时,都要保证每位同学均可参评,保证评审原则一致,评审标准普世,评审流程合理,从而确保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资助。与此同时,要努力照顾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如来自国家级贫困地区、单亲家庭、孤儿等因素,可以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提高其量化指标,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进行助学金分配时,还要同时利用好各类政策措施,如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学费减免政策,残疾学生学费减免政策等,力图实现助学金分配多样化。
2.2以助学金分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济扶贫只是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个方面,精神扶贫同样是高校学生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向每位贫困生宣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兼顾资助育人功能的重要过程。为了鼓励每位受助学生努力学习,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同等情况下,高校应保持“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一些鼓励”这一指导理念。
资助育人工作的直接目标是解决学生在校的经济困难问题,而深层目标则是从育人角度出发,在帮助学生减轻生活负担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证每位受助学生都在同等条件下起评,不搞特殊化,这是公平原则的体现。相关认定人员应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避免个人感情因素影响认定结果。而侧重点的体现,可以通过量化赋值时的合理倾斜,将地区因素、环境因素考虑在内,让更需要受助的同学得到相应资助。
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对品学兼优学生的表彰和奖励,在贫困生当中树立学生榜样,将“榜样力量”发挥到最大,不仅能够体现育人功效,还能反哺高校资助工作,做到“助学相长”,让助学金不光解决贫困生的生活困难,更能引领他们全面发展。
3 资助工作的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
高校的资助工作,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它不应局限于贫困生认定和助学金的发放,其内涵应该包含更多方面。比如前文中提到的资助育人功能,以及很多贯穿始终的常规管理工作,例如学校和学院勤工助学岗位的管理,建档贫困生定期的谈心和交流,以及组织开办涉及人文关怀领域的讲座、素质拓展等活动。这些细微的日常工作,更能体现学校是否贯彻好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将资助工作做到“落地生根”。
3.1以“自我管理”促“自力更生”
贫困生的自我管理,可以以“助学岗位”为抓手,以“时间管理”和“效率管理”为落脚点,帮助学生更快学会“自力更生”。在设计勤工助学岗位时,高校应同时照顾到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学业成绩两个方面,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多参与勤工助学工作。这一举措,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意识”,合理规划个人生活,又可以引导贫困生为所在院系或学校多做贡献,让贫困生在读书期间就可以回馈学校。同时通过树立勤工助学奖学金,在高校内部树立起品学兼优的良好学生形象,通过树典型来带动更多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另一方面,在安排勤工助学工作的内容时,邀请贫困生们参与设计工作流程,筹划资源分配,规划工作重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他们“主人翁”意识的同时,将“资助育人”变“自助成才”。贫困生得到了更多机会了解资助工作的政策、内容和流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3.2以“感恩教育”促“回报社会”
感恩教育作为资助育人工作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承担着延续资助工作功效的作用。高效且务实的教育模式,是落实育人功效的关键。“感恩主题团辅”和“困难生谈心”应是此项工作的两个落地形式。
在进行团辅活动时,应注意主题的时效性。结合时代议题和社会热点展开的讨论和辅导,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出发,有所思、有所得。团辅的主角是学生,将启发式教学和渐进式引导相结合,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打下基础。比如,在进行谈心时,一定要提前从侧面了解清楚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近期生活情况,做到换位思考,避免触及学生心理的敏感区域。语言风格应更加平实和口语化,减少谈话时的心理负担,直接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谈话内容应该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减少刻板说教,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从解决心理困惑入手,帮助他们解决学业、生活甚至是三观方面的疑惑。最后,以上两种活动可以辅之各种各样的素质拓展、课内外讲座等活动,此类活动的参与主体应该是全体师生,目的是为贫困生们提供机会贴近自然,融入校园生活的机会,并且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4 结束语
我们在重视高校资助工作,强调资助育人效果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高校现阶段的资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校资助工作虽然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经济困难完成学业,但是资助工作的简单化操作,还是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因为缺少感恩教育,部分贫困生会认为获得助学金是理所应当,从而养成了不健康的金钱观。在一些工作流程中存在的主客观缺陷,例如,个别认定工作的相关人员素质不过硬,认定流程不客观等,同样会影响到资助育人的效果。同时,资助育人的功能不突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激励教育的效果也不明显,这些都使得高校的资助工作没有达到预期。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各高校已经丰富了资助工作的方法,不仅增加了资助的相关途径,也成功地摸索出带有高校特色的扶贫方法,帮助许多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网上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启用,可以让高校的资助工作更加简化,而且避免遗漏。在未来,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应该是资助育人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人性化。堅持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资助工作时,要以生为本,因人而异。而平日里对待学生时,又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保护他们的隐私。我们的目标就是确保每一位贫困生在享受真正福利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楠.“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J].科技视界,2016(20):142.
[2] 陈乃车,曾剑,唐闻捷.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7(5):152- 155.
[3] 邓子龙,程芳,甘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5(1):154- 156.
[4] 刘卫锋.从“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6(8):42- 44.
[5] 张栓.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J].科教导刊,2014(7):10- 11.
摘要:高校资助工作作为涉及每位家庭经济状况困难学生的基础性工作,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并广泛应用,带动了高校扶贫工作的展开。高校资助工作的功能和意义也产生了新的变化。随着“95后”和“00后”学生陆续进入高校学习,资助工作面临着在新形势下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任务。根据时代背景、“95后”学生的特点,以及资助工作本身带有的助困和育人的功能,今后高校资助工作需要更多地把“人性化”育人特点融入其中,坚持精准资助的原则,逐渐形成其独有的工作特色。
关键词:人性化 资助育人 精准资助 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人性化作为一种管理指导理念,在社会各领域都运用广泛。它的社会属性侧重于对事件结果、价值以及目标的长远考虑。如果将“人性化”这一理念融入到管理工作当中,会让整个组织在运转过程中始终关注人性要素,发掘集体中的个人潜能。这是近年来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延伸,这一概念同样可以和高校的精准资助理念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贫困生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将资助工作的福利落实到每位贫困生身上。人性化资助的优点是在达到精准扶贫目标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成长和发展机会,激励学生全方位进步。人性化资助育人的要求,是要保证资助工作公平高效展开,守住“精准资助”底线,同时将育人功能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为学生谋福祉。
1 贫困生的认定过程更加人性化
贫困生认定环节是学院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一轮资助工作都要从贫困生认定入手,认定过程的公平性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此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同时,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资助育人、感恩教育、勤工助学等后期工作的展开。
1.1确保认定材料真实可靠
为确保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人性化,首先,要保证其“准确性”--贫困生证明材料的真实和可靠。这是“精准资助”理念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对被认定对象的判断,不能光凭书面材料筛查或口头询问,更需要高校认定工作人员使用多角度的求证方法,结合对当地民政部门的走访与考证,核实情况,落实政策,力求材料的准确性,同时结合一定的量化标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民主评议等工作方式,体现认定工作的科学性。
1.2保障贫困生信息安全
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求证情况真实性,往往需要学生本人参与陈述。此环节的重点是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看似普通的一個环节,其中蕴含着“育人于无声”的工作原则。无论是家庭经济情况了解阶段,还是贫困生经济困难程度认定阶段,保护隐私都应是认定人员优先考虑的因素。为充分保护受助学生的尊严和个人隐私,可通过丰富认定工作方法来实现。第一,广泛宣传,可通过院级会议,宣讲国家、地区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帮助学生准确了解国家扶贫政策。然后结合班级会议,有针对性地向同学解释学校资助政策和流程,力保宣传环节无死角。第二,信息审核环节,除了利用访谈法核实学生情况真实性之外,还可将赋值量化后的问卷发放给学生自觉填写,了解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庭情况。杜绝认定过程中出现“比穷”的情况,并坚持以个别谈话代替当众叙述家庭情况。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了“保护受助学生尊严”这一工作要求,避免学生当众诉苦和“比穷”的情况出现。不难看出,保护学生的尊严和隐私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贫困生认定环节,则是从根源上将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心保护起来,树立学生的自信。
2 助学金的分配方案更加人性化
助学金的分配开展于认定工作完成之后,因为其直接关系到每一位贫困生的利益,也直接体现高校资助工作的时效性,是备受学生和社会关注的重要环节。为了高效合理地完成助学金的分配,各高校应该继续贯彻人性化分配理念,将每一分钱都合理分配给每位贫困生。
2.1合理有效管理助学金
助学金的分配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应该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做到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助学金分配的方向性应该明确,首先应保证公平,无论是在分配资助名额还是划分资助金额时,都要保证每位同学均可参评,保证评审原则一致,评审标准普世,评审流程合理,从而确保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资助。与此同时,要努力照顾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如来自国家级贫困地区、单亲家庭、孤儿等因素,可以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提高其量化指标,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进行助学金分配时,还要同时利用好各类政策措施,如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学费减免政策,残疾学生学费减免政策等,力图实现助学金分配多样化。
2.2以助学金分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济扶贫只是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个方面,精神扶贫同样是高校学生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向每位贫困生宣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兼顾资助育人功能的重要过程。为了鼓励每位受助学生努力学习,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同等情况下,高校应保持“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一些鼓励”这一指导理念。
资助育人工作的直接目标是解决学生在校的经济困难问题,而深层目标则是从育人角度出发,在帮助学生减轻生活负担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证每位受助学生都在同等条件下起评,不搞特殊化,这是公平原则的体现。相关认定人员应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避免个人感情因素影响认定结果。而侧重点的体现,可以通过量化赋值时的合理倾斜,将地区因素、环境因素考虑在内,让更需要受助的同学得到相应资助。
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对品学兼优学生的表彰和奖励,在贫困生当中树立学生榜样,将“榜样力量”发挥到最大,不仅能够体现育人功效,还能反哺高校资助工作,做到“助学相长”,让助学金不光解决贫困生的生活困难,更能引领他们全面发展。
3 资助工作的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
高校的资助工作,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它不应局限于贫困生认定和助学金的发放,其内涵应该包含更多方面。比如前文中提到的资助育人功能,以及很多贯穿始终的常规管理工作,例如学校和学院勤工助学岗位的管理,建档贫困生定期的谈心和交流,以及组织开办涉及人文关怀领域的讲座、素质拓展等活动。这些细微的日常工作,更能体现学校是否贯彻好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将资助工作做到“落地生根”。
3.1以“自我管理”促“自力更生”
贫困生的自我管理,可以以“助学岗位”为抓手,以“时间管理”和“效率管理”为落脚点,帮助学生更快学会“自力更生”。在设计勤工助学岗位时,高校应同时照顾到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学业成绩两个方面,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多参与勤工助学工作。这一举措,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意识”,合理规划个人生活,又可以引导贫困生为所在院系或学校多做贡献,让贫困生在读书期间就可以回馈学校。同时通过树立勤工助学奖学金,在高校内部树立起品学兼优的良好学生形象,通过树典型来带动更多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另一方面,在安排勤工助学工作的内容时,邀请贫困生们参与设计工作流程,筹划资源分配,规划工作重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他们“主人翁”意识的同时,将“资助育人”变“自助成才”。贫困生得到了更多机会了解资助工作的政策、内容和流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3.2以“感恩教育”促“回报社会”
感恩教育作为资助育人工作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承担着延续资助工作功效的作用。高效且务实的教育模式,是落实育人功效的关键。“感恩主题团辅”和“困难生谈心”应是此项工作的两个落地形式。
在进行团辅活动时,应注意主题的时效性。结合时代议题和社会热点展开的讨论和辅导,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出发,有所思、有所得。团辅的主角是学生,将启发式教学和渐进式引导相结合,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打下基础。比如,在进行谈心时,一定要提前从侧面了解清楚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近期生活情况,做到换位思考,避免触及学生心理的敏感区域。语言风格应更加平实和口语化,减少谈话时的心理负担,直接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谈话内容应该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减少刻板说教,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从解决心理困惑入手,帮助他们解决学业、生活甚至是三观方面的疑惑。最后,以上两种活动可以辅之各种各样的素质拓展、课内外讲座等活动,此类活动的参与主体应该是全体师生,目的是为贫困生们提供机会贴近自然,融入校园生活的机会,并且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4 结束语
我们在重视高校资助工作,强调资助育人效果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高校现阶段的资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校资助工作虽然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经济困难完成学业,但是资助工作的简单化操作,还是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因为缺少感恩教育,部分贫困生会认为获得助学金是理所应当,从而养成了不健康的金钱观。在一些工作流程中存在的主客观缺陷,例如,个别认定工作的相关人员素质不过硬,认定流程不客观等,同样会影响到资助育人的效果。同时,资助育人的功能不突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激励教育的效果也不明显,这些都使得高校的资助工作没有达到预期。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各高校已经丰富了资助工作的方法,不仅增加了资助的相关途径,也成功地摸索出带有高校特色的扶贫方法,帮助许多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网上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启用,可以让高校的资助工作更加简化,而且避免遗漏。在未来,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应该是资助育人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人性化。堅持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资助工作时,要以生为本,因人而异。而平日里对待学生时,又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保护他们的隐私。我们的目标就是确保每一位贫困生在享受真正福利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楠.“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J].科技视界,2016(20):142.
[2] 陈乃车,曾剑,唐闻捷.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7(5):152- 155.
[3] 邓子龙,程芳,甘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5(1):154- 156.
[4] 刘卫锋.从“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6(8):42- 44.
[5] 张栓.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J].科教导刊,2014(7):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