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研究

    雷焕贵

    

    

    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关系到广大贫困地区农民的福祉。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研究山西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在获得详细数据的基础上,从农家书屋、文化站、体育设施建设、村村通、信息共享、送电影等文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贫困地区出现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到位、闲置、人才空缺、设施被占用、设施维护难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關系到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助于国家繁荣稳定公共文化发展的百年大计,有助于夯实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根基,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标准化、均等化,满足当地贫困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民生、文化权利的保障水平,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强化山西农村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意识提质增效,为相关部门制定贫困地区实施“文化扶贫”提供理论参考。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梳理,到目前为止,省内外学术界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批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一些论文,现有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公共文化建设的体系研究,史俊长、李晚根《山西长治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张云峰硕士论文《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聂火云博士论文《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陈雪《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分析》,徐双敏等《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研究》,刘萍《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张蕾,李谐《山西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朱晓琴《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等。二、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动力、共享问题研究,陈波,耿达《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徐芳蕾硕士论文《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任贵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困境与路径》,李晶《贫困地区文化“内生性重构”研究》,三、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陈前恒,方航《打“文化贫困陷阱”的路径—基于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调研》,赵强社博士论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四、从公共文化消费水平低研究,罗序斌,《当前农村文化贫困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学界着重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很少有学者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建设情况。因此,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山西省是我国中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119个县(市、区)(到2018年底)有3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10个省级贫困县,483个乡镇、11500个行政村,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这些地区一般都位于交通状况落后、资源贫乏、信息闭塞的革命老区和边远山区。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迟缓,生活水平低下,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发展。

    十九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山西省加大了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乡村文化旅游激发了农民种文化、育文化、发展文化的内生动力,通过近几年乡村文化的发展使基层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从以前的“文化挂在嘴上,到现在文化跑在腿上,记在心上”的思想转变。不仅鼓了钱袋,还富了脑袋实现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贫困地区建制村文化设施建设呈现出覆盖面广,适用性强,文化结构趋于合理,文化消费增长,服务品种增加,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的发展态势。而诸多贫困地区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如何?群众满意度如何?贫困地区最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设施维护情况如何?民众需求与文化产品供给的差距在哪里?

    二、数据来源及贫困地区基本情况

    课题组带着以上这些问题,利用2018-2019年寒暑假、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走访了省文化厅、财政厅、扶贫办、广电局等主管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单位,获取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部分数据和资料,并对山西省43县1042个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与农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记录了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按北部、中部、南部地区分类选择条件各异的建制村,其中北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个市共345个村,占本次调研样本数的33.4%;中部太原市、晋中市、吕梁市个市共332个村,占总样本数36.2%;南部运城市、临汾市、长治市个县共205个村,占总样本数30.4%。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山西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82份。本次调研收集了地方政府与乡村提供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整理、核实、校正、统计并结合访谈记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力图反映出目前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以中老年、男性大于女性、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以下,占比程度超过了70%,且超过80%的被调查对象处于婚姻存续状态。由此可以看出,此次调研即符合山西当前贫困村、空心村农民的总体状况,又适应了中老年人和妇女留守的特点,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

    存在的问题:

    1、我省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仍显不足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弘扬农村文化根脉、开展农民文艺活动的场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文化阵地。当前山西省贫困地区农村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仍显不足,文化基础设施不到位,管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有场地无设施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加快我省贫困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一方面有利于破除和抵御农村封建迷信思想,邪教势力的入侵有,另一方面利于解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养,促进农村健康稳定可持续协调发展。

    2、调研发现的问题

    ①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空心化、空壳化现象严重给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带来一定的障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在打工经济的刺激下,农村人口由农村到城镇的不断迁徙,使得村庄逐渐消失,空心化、空壳化现象不断扩大蔓延,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突出表现在已有场馆关闭或不能正常运行,如阳高县鳌石乡乱石村,由于村民长期依赖传统种植业,收入有限,全村266户598口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3户501口人,出外打工者占到总人口的87%。农家书屋常常大门紧闭即使开门读者也寥寥无几;在调研中一方面欣喜地看到基层政府重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硬件建设。但另一方面又十分惋惜,由于缺少管理,“軟件”匮乏形成空壳化,致使巨大的建筑空间漂亮的文化基础设施冷冷清清。尤其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山区村庄空心化、土地空心化、产业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公共文化空心化、公共设施空心化等现象不断涌现屡见不鲜。如:代县雁门关乡陈家庄村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等重要战役的发生地,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空心化现象不断涌现。

    ②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生态的失衡现象,在打工经济的不断刺激下,大量的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流失,农村文化能人,文化精英、文化乡贤也加入了打工的行列,使本来就脆弱的贫困地区农村文化生态更加失衡。如吕梁市白文镇畔沟村,全村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生外出打工和随家外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3%,本村能人、乡贤大量流失致使本来就脆弱村级文化彻底塌陷。

    ③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主体缺位,载体消失现象严重。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向城市转移是我国城市化进城中不可逆转的潮流。农民是农村文化的实施者也是文化的受益者和消费者。主体的缺失也必然造成载体的坍塌,使得文化失去了成长的根基和土壤。如榆社县箕城镇南逆流河村贫困户占到全部村民的80%。长久以来,当地村民依靠种地、打工获得的收入非常有限,是贫困地区典型的以农为主、靠天吃饭的贫困村。作为上层建筑的农村文化,在物质基础还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农民无暇顾及精神文化生活,造成公共文化主体缺位现象。

    ④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闲置严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也是公共文化硬件建设的重要部分。课题组调研发现许多建制村公共文化设施闲置严重,锈迹斑斑,尘土覆盖,长时间无人使用,有的已经损坏,不具备使用功能。如平顺县北耽乡白石岩村,在比较大的一块场地上矗立着年久失修的运动器材,从锈迹来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用过了。

    调查结果显示(表3),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站建设拥有率达到91.75%,基本实现全覆盖。文化站设施使用率相对较低只有35%,电脑使用率13.95%,经走访发现,大多数农民茶余饭后不喜欢去文化站,体育场,而喜欢去自家地里看看转转。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晒晒太阳聊聊天。究其原因是政策性文化设施建设严重偏离农民文化需求,导致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文化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农家书屋、文化站、体育设施浪费严重,有的贫困村几乎无人光顾。文化站工作人员或迟到、或早退、或旷工,甚至脱岗现象时有发生;

    3、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够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供给往往被农民定义为一种“文化赠品”、“文化福利”,农民视这种文化为理所当然的懒人逻辑,给就要,不给就拉到。只要和自身没有利益关系不管是供给还是不供给都无所谓。参与供给决策与设施规划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遭泯灭,加速了小农意识的生成,政策性供给成为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基础实施供给的主流。从需求方面看,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正确表达,政府供给体系很少考虑农民的真实需求,从文化决策到设施管理再到文化消费,农民参与程度较低,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走访发现村里的文化设施什么时候建的?建有哪些设施?征询过大家意见没有?等等问题有约77%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

    队伍建设不力,文化人才匮乏。从调研结果来看(表3),贫困地区农村文化站配备管理人员占文化站总数的53.3%,农村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发展关注较少;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当下,农村干部往往居住在城里,村里只是有工作就来没工作就走的蜻蜓点水似的工作状态,根本无暇顾及农村文化建设;乡镇文化干部“调动”、“挪用”时有发生,工作疲于应付,如长治武乡县石北乡楼则峪村。近些年,文化主管部门把有限的精力用于应付检查,搞各种活动等具体事务上,农村文化建设着力较少,对农村文化工作管理督促不到位,未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到“生”文化的职能转变,不利与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

    4、乡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从供给方面看,政策性供给模式忽视农民文化权益,很少考虑贫困地区农民对文化设施实际需求,没有尊重农民作为文化消费者的主体地位,政策性公共文化设施供给没有按农民文化需求供给,缺乏吸引力,没有和地域特色性文化形成互补,形成对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面覆盖。因此,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势在必行。

    根据表4显示,农民对已有公共文化设施的满意度不高,说明当前供给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属于无效供给。

    已经供给的政策性文化设施如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走访发现,农民对其的消费并不充分,表示说:“农民还需要专门的健身器材?地里的活就累死了”。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村(镇)常住人口大量外出务工,留守人口年龄两极化,加之大多数人员文化水平低,忙于日常的农耕种植,没有闲暇时间读书看报,致使村(镇)书屋图书借阅量低只有21.8%,使用效率普遍不高。

    5、公共文化设施供给管理无序

    调研发现,农村的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器材、广播电视等文化设施建设分属政府不同职能部门,建设和维修各行其是,缺乏统一领导。“婆婆”众多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致使文化设施建设不能一步到位,文化资源难以有效合理利用。在调研中发现,我们的电话调研无法进行,没有一个部门能提供准确的文化设施建设的准确数据,哪个部门管理,哪个单位建设?互相推诿找不到主管单位,没有人出来负责。即使是亲赴文化主管单位调研,也拿不出一个全面的准确的数据。下乡调研更是阻力重重,要么是不清楚,要么是不知道,要么就是领导不在等搪塞推诿。不得不实行网上数据+调研数据+走访数据+资料数据来核实贫困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运营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建制村的文化设施一般是委托给村干部“代管”的,由于村干部建设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在设施建成之后没有精力来应对文化设施的后续管理和维护问题,导致大部分贫困地区建制村文化设施处于“管建不管护”的状态。这种“想起来就管,忙起来就忘”的管理文化设施的状况导致文化资源闲置浪费严重,另一方面使得设施的维护、管理脱离了村民的实际,在村民看了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进一步加大了“文化消费”的供需矛盾。如隰县寨子乡下桑峨村,山西省下大力气推进文化扶贫,村干部在文化设施的运营管理维护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建设,导致资源浪费。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陷入了只建设不维护、检查时有使用时无、重输入轻培育、重硬件轻软件的文化形式主义建设“怪圈”。

    一些村干部思想上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存在“文化送就要,不给就拉倒”赠品观念,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甚至认为“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对“城市生活不可少,乡村可搞可不搞”。这是农村文化建设推进迟缓的重要原因。

    调查发现,在982个有效样本村庄中,92.71%的村庄建设了公共文化设施,但配备了文化设施管理人员村庄占比仅为10.18%,而在配备文化设施管理人员的村庄中,95.3%的管理人员为兼职管理;在982个有效样本村庄中,76.5%的村庄建设了公共体育设施,而配备有体育指导员的村庄占比仅8.3%,其人均服务人数为1845.66人;活动站点配备了工作人员的村庄占比为14.32%,人均服务1543.74人。

    此外,在调查农民对文化设施不满意的原因时发现,农民对文化活动室、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活动次数较少表示不满的占比分别为30.30%、22.58%;在对阅览室不满的原因调查中显示,因自身参与热情度不高而致不满的占比最高,为43.17%,其次是设施陈旧,书籍内容枯燥,许多书是各地捐献图书,书籍类型杂乱,真正有关农业科技的种植、养殖的书籍寥寥无几,占比28.78%。

    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使用和评价。从公共文化设施维修情况来看,在982个有效样本村庄中,9.44%的村庄文化设施是年久失修的,13.33%的村庄不清楚设施维修情况。

    6、文化消费观念落后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全

    一方面,农村文化市场种类偏少、结构失衡。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口味”偏好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异,经济收入较少,消费观念落后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困难重重。农村演出市场基本只有戏班子、农村电影放映队可以接受。另一方面,由于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使得原有的地域特色性文化过于看重经济利益,从而助长了商业化价值超越了文化價值和“宰客”现象,危及到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特色性文化设施和文化产品“没文化”,商业气息淹没了设施本身的文化内涵。如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古村,全村有75户人家、280多口人,是榆次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可考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课题组深入调查发现,许多古民宅大门紧锁无法参观,走访得知,村民并不支持现在这种公司+农户开发模式,村民认为公司是拿他们的建筑资源赚钱,而他们只获的微薄的补贴,而且还扰乱了他们的生活秩序。

    在课题组调研中发现,基层群众对当下农村现状叫苦不迭,农村各种"关系户"抢补贴、"村霸"、赌博风气盛行、天价彩礼、生二孩份子钱、畸形攀比成风、生病住院恐慌、各种生活支出恐慌、吃水问题和下水问题治理、留守儿童和养老问题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导致公共文化消费衰退和萎缩。

    三、原因分析

    1、针对空壳图书室等资源浪费现象

    针对农村空心化和留守两极化现象,读书成为一种“负担”,老年人忙于农业生产还得照顾小孩生活起居,首先要激发农民看书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科学技术是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激发农民学科技爱科技的积极性,产生学习内生动力,强化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尤其是儿童读书的积极性,通过他们的学习培育一种读书习惯,从而带动成年人读书的热情。其次,加快设施更新速度,硬件设施是图书室的重要载体,只有硬件更新了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看书、上网、娱乐等。

    2、是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空壳”化现象严重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但贫困地区一些文化站多年无新书入站,下拨款项不知去向,文化站名存实亡,依然成为“空壳文化站”。农民在闲暇时间主要以聊天、看电视、打麻将、下棋、打扑克等方式消遣时间,更有甚者走入教堂消磨时间。只有极少数农民看书、读报,使得文化设施处于闲置状态,使用率极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3、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农民作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受益者,由于农业生产的劳作,劳动强度体力消耗较大,回家根本无暇顾及读书、娱乐、健身。致使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漠不关心,也无从顾忌。

    4、是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短缺

    贫困地区财政收入有限,没有钱投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有的县、乡镇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把已有的文化馆(站)等推向市场,让其创收,以减少国家财政负担。使本来匮乏的公共文化设施被完全的市场交易所替代;有些馆(站)由于经费不足,出租(文化站、图书馆)房屋现象,加剧了群众文化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5、地方领导不作为现象

    “山高皇帝远,百姓小事没空管”越到基层干部不作为现象越严重,文化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村干部认为文化设施建设好了,就不用再管了,谁想用用就可以了,没有把文化作为乡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来抓。另一方面是农民自身对文化设施建设没兴趣,根本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本着“有利就上,无利就放”的原则来对待乡村文化建设。致使许多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无人用、无人管、无人修最后被废弃。既没有发挥文化设施的建设功能,也没活跃农村文化。

    6、价值观念有待转变

    小农意识在农民思想观念里根深蒂固,在走访中发现,许多村民觉得建这些文化设施还不如换成钱发给老百姓比较实用,能解决实际问题,比建设文化设施来的实惠。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只要拿到手里才是好的,没有长远可持续发展观念。锻炼身体和文艺活动对于他们没有任何意义,浪费国家钱财。对于老百姓有钱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养老需要钱孩子上学需要钱。

    7、没有充分调动起农民的文化自信文化活跃程度不够

    近几年随着农家乐、田园经济,古村落、文化游、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带动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加了收入,尝到了甜头,逐渐增加了农民发展农业的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投身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但在贫困地区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基层政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当前乡村存在的空心化,留守两极化等结构性困境等原因,造成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举步维艰。乡村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致使乡村文化发展滞后,文化活跃程度不够。

    四、对策

    1、多层面共建农村公共文化

    将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绩效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履行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主体责任的刚性约束,加强政府监督与农户监督机制,实行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票否决制,把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成为基层领导干部常抓不懈工作。在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培养纳入我省文化系统培训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多技能公共文化技能培训,把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业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文化强村战略;探索农村公共文化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强化使用管理,提高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待遇,激发公共文化人才热情;探索建立农村文化志愿者服务机制,把立志发展农村、建设农村的有志青年组织起来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把退休教师、干部和社会文艺工作者作为重点招募对象,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与大力支持使农村文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2、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质增效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中心,以县市为面,以乡镇村为线,以农户为点,大力发展县、乡镇、村级文化设施升级改造工程,构建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贫困地区村村有文化活动室。乡乡有文化馆(站),农家书屋要加快网络、数字信息化建设,配齐软硬件设施,加快老旧设备更新力度,村级文化服务站要配齊专职管理人员;开展留守儿童和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加强文乡村化设施管理配齐各类音响设备;建设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中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例如韩国和日本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就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进而推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韩国和日本都是在政府主导下,以市场经济为依托运行建立了文化建设体系。结合我省农村贫困地区文化设施建设的具体情况,借鉴日本和韩国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主导力量理应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资金投入是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3、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创新政府为主投入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有偿投入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破除社会力量承接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关政策的瓶颈,探索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共赢的文化建设格局,研究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营,实行有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采取政府监督、企业运营、农民受益的管理方式,推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健康发展。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从无到有”到“从有向优”转变,有效增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供给的能力。

    在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美国采取的是由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多元参与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美国采取的这种多元参农村文化供给体系,对我省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地方政府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借鉴美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出资金和技术,社会团体参与管理的模式,能有效解决,当前我省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问题。总之,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引导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产生文化内生动力。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可以实行三种方式进行文化设施建设,(1)采取集体投资、村民集资的方式,进行资金整合,建设公共文化设施。(2)采取政府投资、村民无偿付出劳动力等方式建设公共文化设施。(3)村民可以出资,也可以出劳动力,具体方式由农民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行选择。

    五、建议与思考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形的文化力量需要有形的文化载体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在“管理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要真正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有效供给和使用效率,就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了解农民需求,吸纳农民参与,在设计规划、建设投资、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广泛吸纳民智、珍惜使用民力。只有适合农民口味、知识层次和行为习惯的文化设施才能真正“物有所值、物有所用”,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1、“政府项目+社会力量”运作模式。政府提供场馆、设施等硬件,运营管理和服务内容提供则交给了专业化的公司。运营公司必须承诺,提供一定数量符合标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第三方监督机构督促运营公司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当地政府还机制。这种“公共项目+社会力量”的模式,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包干、群众满意度不高”的缺陷,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和文化专业人才参与公共文化管理运营,达到共治、共享、共建的社会效果。

    2、借鉴我国其他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例如重庆市集中配送全市公共文化资源、产品、活动,创建了“公共文化物联网”更好地为群众服务。青岛、焦作等地采取个性化、订单式服务,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打造文化超市。北京、合肥、青岛、惠州等地将优惠文化产品打包,给群众自主选择权并发行“文化惠民卡”。内蒙古图书馆则推行“彩云服务”,实行以读者为主导的资源建设模式,有效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3、文化志愿服务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文化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已有25个省、258个地级市组建了文化志愿服务机构,各类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有6852支,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人数突破百万,接近全国基层文化队伍总量的三分之一。我省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维护和运营层面,可以引入文化志愿者队伍,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强化公益文化产业运营,从维护运营的角度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4、鼓励民间文艺表演团体送戏下乡

    农民对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喜爱,不是电影、电视、现代歌舞表演可以替代的,贫困地区农民对地方戏曲的热爱具有独特的乡土情结。所以,在“十三五”期间,丰富贫困地区农民文化生活的可行模式,还是“政府买单,农民看戏”。满足农民观看地方戏、地方特色文艺表演的渴求。

    5、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人们集会的场所,营造一种邻里的归宿感。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既能触发农村形态的发展,也能避免农村形态走向均质化,松散化,激发出真正健康的农村形态和乡村生活,为未来乡村形态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以乡政府、村委会作为政策性文化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主体,保障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改善农民文化消费观念,把农村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其商品化程度。对上述问题精准发力、精准施策。要围绕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等关键环节,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文化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任务,整合资源、创新思路、拓展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元素。

    (作者单位: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相关文章!
  • CRISPR/Cas9技术在农作物中应

    武林琳 竹梦婕 王咪 李晓萍 刘跃鹏 裴蕾 杨淑巧 许琦 王华 郭文治摘要 ?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直接对DNA序列进行稳定、精

  •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

    魏盟智 李亚军 安鑫龙 邓晓东摘要:主要综述了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基本特征、诊断技术等研究进展介绍了神经坏死病毒的防控技术及策略简

  • 三种常见猪病的诊断与防治

    夏俊杰摘要:介绍了猪瘟、猪弓形虫病、猪链球菌的诊断与防治,旨在提高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关键词:猪瘟;猪弓形虫病;猪链球菌;防治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