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樊自甫+黄学锦+万晓榆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适应行业及地方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各行业在深化转型时期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要改革地方特色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行业能力培养模式,必须构建基于BEI的行业能力素质模型,明确学生行业能力需求;通过“模块嵌入”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信息通信行业基础知识;手段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通信行业应用技能。经过实践,其确实具有一定效果,可供其他专业借鉴。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行为事件访谈;能力素质模型;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9-0128-03
信息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对既有信息技术背景又有经济管理能力的高端管理及服务人才的需求,也对信息行业特色院校的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信息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载体——经管类专业[1],其急需考虑新形势下的学生行业能力培养问题。然而,我国大多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体系难以适应信息通信行业的快速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过于缓慢。[2]随着信息通信行业转型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学生行业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当前信息通信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征,深入研究面向经管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基于此背景,本文以信息通信行业能力培养为例,研究与实践了地方特色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行业能力培养模式。
一、构建基于BEI的行业能力素质模型,明确学生行业能力需求
为了准确把握信息通信行业人才需求趋势,实现学生行业能力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的无缝连接[3],我们构建了基于BEI(行为事件访谈)的行业能力素质模型(如图1所示)。在该模型中,我们结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通信行业)》,通过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分析行业各类、各级从业人员能力素质要求,构建了集核心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于一体的信息通信行业能力素质模型。其中,核心能力素质为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必备素质能力,包括沟通、学习、执行、协调、判断、决策、团队合作、时间管理、创新与创业等能力,这类能力不分专业,对学生进行统一培养,而专业能力根据不同从业人员工作角色有一定差异。
为了得到经管类学生的专业能力,我们首先分析了信息通信行业的产业链构成,并从产业链角度将信息通信行业分成了“信息通信服務业”、“信息通信运营业”和“信息通信制造业”三个维度,然后根据各类、各层次行业从业人员对基础知识、技能和素养的不同要求实施了行业从业人员角色设计,以明确各类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以“信息通信运营业”为例,其角色包括:1.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人员,包括网络工程施工管理员、网络工程概预算员等;2.信息通信网络运营管理人员,包括网络运营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业务支撑与信息化管理员等;3.信息通信网络业务人员,包括电信业务营销员、电信业务营业员、话务员、互联网业务人员等;4.信息服务人员,包括信息服务内容监控人员、信息服务内容开发人员等。同理,对“信息通信服务业”和“信息通信制造业”也进行了类似的角色设计。
根据角色设计,结合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经过分析得到经管类专业学生所需的各项专业能力,如通信及互联网营销能力,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能力,通信工程项目造价、设计与管理能力,服务营销与服务管理能力,SP/CP业务设计与创新能力、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等。
二、通过“模块嵌入”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信息通信行业基础知识
根据行业能力培养需求,我们对经管类各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将上述能力通过“模块嵌入”方式植入各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信息通信行业基本知识技能。为此,我们先后实施了以下措施:
(一)做好各行业能力与课程间的匹配,将各行业能力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根据现有高校课程体系,我们将各核心能力素质嵌入到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中,将各专业能力嵌入到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4]例如,经济学、管理沟通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学习、团队合作等素质;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素质,通信市场营销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商务策划、通信及互联网营销等能力;工程估价与概预算、通信网规划与管理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通信工程项目造价、设计与管理能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手机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二)开设培养信息通信行业特色课程,强化学生的信息通信行业知识背景
在经管类相关专业中新增了通信组织与运营管理、通信经济学、通信工程监理、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并将通信组织与运营管理、通信经济学两门课程确定为经管类所有专业的主干课程,以提高各专业的信息通信行业特色。
(三)根据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动态,定期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考虑到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迅猛,为了跟上信息通信行业发展步伐,要求各专业课程、前沿课程的内容定期更新,及时将行业发展动态反映到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将4G网络的组织与运营及时增加到通信组织与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中,在通信经济学课程中及时反映三网融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网监管等内容。
三、手段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通信行业应用技能
通过搭建面向信息通信行业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指导学生开展特色课题研究、科创竞赛等手段[5],提升学生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与整理、项目模拟运营、方案设计、创业模拟与实战等各环节专业技能,培养其领导、决策、协调、计划、控制等核心能力素质,提升学生的信息通信行业应用技能。
(一)以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通信行业认知能力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行业认知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6][7][8]按照行业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构建了包括特色实验、认知实践和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首先,将提高学生行业经营、分析、管理、决策能力作为主线贯穿于实验平台建设中,率先构建了具有真实环境、产业链完备的信息通信行业综合实践平台,开展诸如电信外部环境模拟、电信企业战略分析、电信业务运作、SP与运营商对抗模拟、ICT产业链协同等行业特色实验教学。其次,开展通信系统操作、通信网络配置管理、通信业务体验等信息通信行业认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行业认知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实习实训活动,提升学生的行业实战能力;通过“经管论坛”、“总裁论坛”等平台,邀请行业专家举行信息通信行业前沿报告会,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增强对行业的认知等。
(二)以行业特色课题研究为驱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通信行业分析能力
为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前沿,提升学生的行业分析能力,我们可利用在行业内的战略协作关系,指导学生参与各类行业应用型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在校学生参与各类行业特色课题研究,并在评优、评奖和推免研究生等环节优先考虑参与过课题的学生,从机制上对学生参与行业特色课题给予保障。其次,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度,由导师指导学生从大二开始参与各类行业特色课题研究。再次,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ICT行业发展与运营专项基金”等项目,对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资助并重点向信息通信行业课题倾斜,从经费上对学生参与行业特色课题予以支持。通过行业特色课题研究,让学生掌握信息通信行业热点问题,熟悉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行业分析能力。
(三)以科创竞赛活动为依托,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通信行业创新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对市场数据收集、寻找市场创新突破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科创竞赛活动,激励学生实施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积极承办各类ICT企业举办的科创活动,如中国电信“天翼杯”3G业务策划大赛,“中国移动手机钱包卡”杯电子商務大赛,“联通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实践真知、创意飞扬”邮政贺卡营销策划大赛,“思科杯”物联网创意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另一方面,激励学生开展面向信息通信行业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学生开展ICT技术咨询、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电子商务、SP/CP业务设计与运营、ICT企业外包服务等创业实践活动。
四、学生行业能力培养模式实践及效果
我校(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相关专业(经济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开展学生行业能力提升实践以来,在学生科创竞赛、就业以及质量工程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促进了学院特色课程体系和质量工程建设
根据行业能力需求建设了集“理论+实验+实习实践”为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近年来,我院通信组织与运营管理、通信经济学等课程先后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管理沟通被评为重庆市双语示范课程,生活中的信息经济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资源视频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相继建成了“重庆市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市级高校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二)获得了一批国家、省部级科技竞赛奖励
以特色课题、科创活动为驱动,我校参与科技创新性竞赛活动的学生有700余人次,获得省市级以上科创竞赛奖励的有290余人次。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特等奖1项,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全国金奖、银奖各1项,重庆市级奖9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9项,重庆市级奖33项。学生科创竞赛活动获奖数量、质量位于学校各学院之首。
(三)增强了学生的行业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学生就业率大幅提升,从2007年的90.97%上升到2013年的98.87%;第二,信息通信行业内就业比例高,平均每年在信息通信领域就业学生约有400余人,占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65%,其中人才流向西部地区的比例约为50%,有效支撑了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第三,就业范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毕业生就业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电信企业,还覆盖了惠普、思科、新浪、百度、淘宝、腾讯等新兴ICT企业;第四,用人单位反馈良好,根据对用人单位进行的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认为毕业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达到“很好”和“较好”的比例为97.65%;第五,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先后涌现一批像“菜小二”、“中芯电脑”、“面包e族”、“好老师”、“校当网”、“哦耶网”等一批面向ICT行业的学生创业实践产品。
五、结语
本文依托重庆邮电大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特色与优势,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行业特色,建立的基于BEI(行为事件访谈)的行业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动态分析机制,探索出的以强化行业基本知识技能、行业分析决策能力与创业就业能力为抓手,以立体化实践教学为支撑,以行业特色项目为驱动的行业院校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提升途径,有效增强了我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行业特色,对于我国其他行业特色高校的管理类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张雷.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87.
[2] 崔允潡,汪贤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展及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6(1):31-35.
[3] 谷彦芳,李林,曹佩琪.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本科税收专业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8-40.
[4] 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5] 刘丽红.基于学科竞赛的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97-98.
[6] 顾佳丽,马占玲. “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下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17):27.
[7] 赵蓓拙,吴旭东.经管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外实践育人路径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2(12):173-175.
[8] 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1-14.
[责任编辑:刘凤华]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高中数学有效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杨建军摘 要: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而有效作业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四个

  • 素材积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

    李彦对于刚接触素材积累的小学生来说,积累素材需要一定的标准和原则,不能一味求广、求多。只重数量不顾质量,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