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小组合作的有效策略
仲书仪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优化学生品行道德,促使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匠心精神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与道德内涵。其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以学习共同体形式来探究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教学方式,更易于提升初中生的课堂参与度,丰富学生的思维认识。本文将从科学设计异质学习小组、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优化小组合作探究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策略分析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所以教师通常会突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理论逻辑关系,要求学生大量背诵德育概念,或多或少忽视了初中生将本课程知识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的迁移行为。然而,新课改提出了全课程育人、以德育为首等多种生本理念,需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及时总结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突出问题与主要矛盾,为学生指明成长之路,同时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人生经验与道德认知,促使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由此,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这种更易于调动起初中生学习积极性,便于完善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科学设计异质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基础,组员成员搭配也影响着初中生的合作学习效率。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随机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所以十分低效,原因便在于小组成员搭配出现了错误。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该要科学设计异质学习小组,为初中生的相互合作与共同进步做好准备。
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关注的是初中生的整体素质,所以笔者在建立学习小组时综合考查了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学习表现。首先,笔者按照学生在本门课程的理论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将学生初步分为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鼓励中等生相互选择构成二人小组,然后再由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层学生跨层互选,初步构成四人小组。然后,笔者便认真分析了各个小组成员的品行特征,与学生沟通,调整了各个小组成员的内部搭配情况。比如,如果学生小组成员都是性格内向、交往被动的学生,那么笔者便会在其他小组内选择热情、外向、善于帮助他人的学生进行调换。
二、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有一部分教师虽然会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讨论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但是待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结束之后,依然按部就班地组织理论知识教学,导致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流于形式。对此,教师应该要充分发挥初中生的合作能力与集体智慧,保证初中生可以有效展开合作探究,同时要提供展示合作学习效果的平台,适当介入教师指导,由此保证教师、学生的有效互动,逐步实现教学相长。
就如在“师生交往”一课教学中,笔者便要求本班学生以异质小组合作探究本课知识,希望学生可以借助自己与老师的交往经历总結出师生交往的态度、方式以及教师试试批评与表扬教育的深切含义。本班学生都有与老师交往的经历,而且他们也对新型的师生关系有所期待,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积极表现自己。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各个小组需推选出一名学生负责记录本组主要观点,然后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进行课堂展示,以便完成组际讨论情况。在此过程中,笔者会认真观察,仔细聆听学生对师生交往的看法与期许,结合“师生交往”一课知识提炼关键概念,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本课观点,以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优化小组合作探究评价
教学评价是最基本的教学因素之一,应该发生在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是被部分教师忽视了。针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该以集体角度入手,重点评价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效果,然后再从各个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展开小组评价,以评价帮助初中生树立鲜明的合作学习意识,扭转学生“各自为战”的不良意识。笔者相信,在科学的小组合作教学评价中,初中生能够意识到自己与同组成员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真正理解“合作”的意义。
就如在“青春有格”一课教学中,笔者便对本班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进行了课堂评价。首先,笔者肯定了本班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探究“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这两个传统美德内涵价值的学习成果,希望学生可以将其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其次,笔者从各个小组的团队配合情况入手,分析了部分小组依然以个人学习为主的不当行为,重点表扬了关系紧密、分工科学的学生小组,为学生解释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于丰富学生认知、提高学习效率等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未来的初中学校教育中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应该主动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来丰富初中生的学习经历,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积极汲取他人的智慧与优势,不断弥补个人学习不足,全面优化自身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捷.合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18.
[2]张方群.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宁夏教育,2017(Z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