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历史记忆 传承兰台文化

    董凤凤

    斗转星移六十载,沧桑巨变一甲子。北京市档案馆作为全国第一家省级综合档案馆,自1958年成立以来,馆址历经3次迁移,走过60余年的光辉历程,真实记载了北京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脉络,形成了以明清档案、北平时期档案、建国后档案和奥运档案为主的丰富馆藏。随着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老馆库房处于基本饱和状态,另一方面建设一座能充分体现首都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定位的现代化档案馆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朝阳区南磨房路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新馆,计划于2019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向公众正式开放。

    一、新馆落成启用,助推北京档案事业开启新篇章

    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坐落于朝阳区南磨房路31号,处于东三环和东四环之间,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11.5万平方米,地上10层,建筑面积约8.9万平方米,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内设市档案馆档案库房、市城建系统档案库房、市住建委档案库房、市发改委档案库房,以及对外服务用房、技术用房、公共设施用房和市档案馆办公用房,还有容纳200人的会议厅和容纳500人的展览厅等。新馆作为北京市集中保管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永久保存档案的场所,同时也是方圆两公里内最大的文化设施,将成为人文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既能满足北京市现代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又能充分体现北京作为首善之区的文化地位及北京文化特色。

    档案馆新馆建筑楼体总长174米、宽81米、高48.5米,整体建筑恢宏大气,兼具政府建筑的庄重和文化建筑的底蕴,在设计上采取了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手法,通过整合建筑的整体感和秩序性,彰显了首都档案馆应有的庄严气势,并且其外形的凸凹模仿了档案柜的元素,整体工程体现了档案陈列的主题和为民服务的文化底蕴。此外,建筑采用暖色石材幕墙,利用现代建筑语言,突出了现代化档案馆端庄典雅的建筑风格;24米通高的中央大厅创造出高大的公共空间,中央大厅的玻璃幕墙处理,不但使大厅开阔明亮,而且突出了主入口的中心位置,强化了建筑稳重大气的空间氛围。报告厅、展厅、信息查阅大厅均围绕中央大厅布置,可以使中央大厅具有最大的利用率和共享率。

    新馆不仅在档案保存和管理的软硬件条件方面有极大提升,还在档案的展示和运用上融合了多种创意元素,作为一座面向公众服务的高品质现代公共档案馆,将为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史掀开新的一页。

    二、着力打造“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档案馆,全面推动档案工作提质升级

    北京市档案馆新馆的建成启用,既是推动北京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促进北京档案工作转型、创新的系统工程,必将在推动北京档案工作提质升级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在功能布局上,档案馆新馆集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备份中心五位功能于一体,并注重合理设置功能分区。新馆南北轴线与东西轴线贯穿建筑,建筑南侧为档案技术用房区和利用大厅,北侧为库区,中间为展览和会议交流区。建筑首层南侧中部为主入口,穿过门厅为中央大厅,为北京市档案馆的主要礼仪厅堂,是举办各类公共仪式的主要场所。中央大厅两侧分别为档案馆展厅和学术报告厅,东侧入口处为学术报告厅前厅,报告厅可以对外独立使用。中央大廳北侧为利用者休息区和政府信息查阅中心,与中央大厅贯穿南北,并且将北侧的室外庭院景观引入室内。同时,通过“库中库”“精品库”等手段,使新馆馆藏规模远远超越现有老馆,真正实现档案为城市发展服务的目标。

    在档案保管上,充分运用大量新技术,力争做到档案需求与科技发展同步,切实提高档案馆的现代化水平。例如,库房全部采用恒温恒湿系统,既能确保纸张不出现酥化变脆,也能确保装订材料的稳定坚固。此外,新档案馆还通过调整库房内的风速来保护档案,以确保馆内档案长久保存。为确保档案的安全管理,档案库区和其他功能空间实行彻底的物理分割,而且库区毗邻利用大厅以及技术用房,方便不同功能之间的联系。

    在档案服务上,档案馆新馆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在档案利用区预留了许多宽带接口以及内部网络接口,查阅档案的公众可以在这里利用信息化设备直接筛查、调用从清代嘉庆年间起北京发展历程中的各类重要文件和档案;同时,新馆进一步拓展了对外服务的社会功能,专门设置了展览陈列等社会宣传教育功能区、查阅接待等对外服务功能区,将在开发利用展览陈列、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开放、亲民、文化、服务的价值理念。

    三、砥砺奋进,全力推动新时代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北京市档案馆将把握好新的发展方向,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立足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一)优化档案服务供给,着力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水平

    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坚持首善标准,做好档案开发利用服务,加强对全市重大活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高质量、高水平做好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北京世园会、世界休闲大会、冬奥会等举办、筹办工作,同步做好档案收集和利用服务。

    一是深入挖掘档案的价值,积极开发档案资源,坚持在系统开发利用、深度开发利用、精准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充分展现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二是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提升档案服务意识和能力、创新档案服务理念和方法,实现档案部门的资源优势、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的有机融合,及时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的档案支持服务,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文化需求。三是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主动服务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为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发挥档案的作用。四是积极开展档案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切实打造好“档案馆日”活动等文化精品工程,让档案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用史实传承红色基因,切实发挥档案留史存凭资政育人的作用。

    (二)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大力推进档案基础业务提档升级

    一是坚持“增量重挖掘、存量重开放”的原则,一方面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档案征集、主动拍摄、口述史料采集等工作,不断丰富馆藏总量;另一方面依法依规做好档案接收工作和档案开放工作,实现进馆档案应收尽收、馆藏到期档案应开尽开。二是要牢固树立“档案安全是一切档案工作的基础”的意识,时刻绷紧档案安全这根弦,持之以恒地推进档案安全建设,促进人员素质、设施保障和技术应用的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综合档案安全防范体系。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总体规划》,全力做好区域性全国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工作。

    (三)紧扣档案信息化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档案工作战略转型

    按照全市信息化工作部署和档案信息化工作要求,应势而动、乘势而为,加快推进档案工作的战略转型,逐步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一是以北京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归档模式;对照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持续完善北京数字档案馆系统功能。二是梳理和完善档案信息化工作标准、制度、规范性文件及相关科研成果,完善、细化相关操作规程,不断提升全市档案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积极践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服务宗旨,大力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依托北京数字档案馆系统平台,推进档案资源从分散利用到联网共享的升级;依托北京市电子政务外网,开展民生档案信息资源跨馆利用;依托互联网,实现社会公众对档案馆开放档案信息的一站式检索、阅览。四是抓紧抓实基础设施建设与容灾备份工作。严格落实《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档案数字资源容灾体系建设,按照“本地备份为基础、同城备份为重点保障、异地备份为重要补充”的三级备份目标,开展第三轮档案数字资源异地备份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要建立馆藏档案数据备份巡检制度、介质管理与销毁制度,全生命周期保障好档案数据的安全,确保信息不泄露。

    (四)树立人才兴档理念,注重打造高素质的档案人才队伍

    坚持立足长远,站在档案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把人才培养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打造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档案干部队伍。一是以建立全市档案人才库为抓手,大力实施北京市档案“131”人才培养工程(10名领军人才、30名高级专家、100名业务骨干),扎实推动北京市档案人才选拔与培养实施方案落地见效。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制度机制,通过选拔任用、轮岗交流、招录接收、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干部隊伍管理和人才培养,选拔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发挥人才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二是顺应档案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优化业务流程,进一步理顺职责定位,减少职责交叉,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学化水平。三是开展“学业务、研馆藏、做专家”活动,建立“师傅带徒弟”式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国家档案局、外省市档案馆、高等院校的学习交流,加大档案人员参加专业领域教育培训力度,多举措提高档案干部队伍专业素养。四是注重发挥科研课题研究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科研项目的监管力度,大力推进档案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工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北京市档案馆将以新馆投入使用为契机,紧紧围绕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大局,坚持首善标准,强化使命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北京档案事业发展新篇章,为新时代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档案》杂志社

相关文章!
  • 煤炭企业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

    胡卫东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6-079-01摘 要 随着我国的改革发展,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

  • 基于职业需求的职业院校会计教

    李洁摘要: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才市场需求逐渐增大,进而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

  • 引领新常态 开启新征程

    郭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面分析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