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新闻事业发展探析

    郭曲太

    摘要:原生态的民族新闻文化是我国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少数民族新闻采编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结构衍生后,民族地区新闻采编事务,开始迎来极为艰巨的挑战任务和困难。为了确保民族区域新闻工作与时俱进,笔者结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特色,进行少数民族地区日常新闻采编诸多弊端梳理,结合最新传播理念和实践经验,为当地赢取新闻事业关键发展机遇,继而为加强我国民族文化交流和完善新闻采编内容积累经验。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闻事业;采编技巧;挑战策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信息传播正在成为民族发展的推动力,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全覆盖,让新闻传播事业对民族地区发展和繁荣,对一个民族文化和民族本身的价值作用愈加凸显。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整理论证,在我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新闻采编事务中,对于藏汉双语、蒙汉双语新闻采编、语言播报主持、会话内容翻译等专业化技术人才,需求空间日渐膨胀。

    一、创新海西州少数民族新闻采编工作的现实意义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聚居区,关于民族和汉语言媒体并举特征极为显著,但是有关学术专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在上述媒体长期处理新闻采编事务的双语人才中,藏汉、蒙汉双语文学知识掌握深度不够,新闻采编专业技能单一现象突出,说白了就是外行人做传媒,在此类背景控制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地区,对于双语表达技能优越、文化道德素质完善、媒体观念新颖的复合型新闻采编人才需求,又顺势上升到了更高的等级层次要求。

    当然,作为现代专业化新闻采编技术型人才,其不单单要时刻保留熟练的母语应用实力,同时还应主动接受更多专业训练,不断适应民族区域新闻采编人才独特性改革要求,针对民族新闻各类敏感要素提取、内容选材、表达模式设计等工序流程流畅化舒展衔接,不至于和当地民族特殊信仰、语言文字、节日习俗等规则产生任何冲突迹象。可现实往往不遂人愿,关于新闻采编技巧训练活动,始终未能很好地贴合民族宗教规范准则,大部分新闻传播媒体都在选择刻意逃避,致使采编传播环节极度薄弱,这便是当前我国新闻采编技术型人才教育培养的核心问题所在。归根结底,关于民族地区新闻采编传播的突破点,始终限定在现代新闻媒体多元化发展诉求和双语人才培养等细节之上,在独一无二的民族语言和文化教学辅助条件下,进行民族地区新闻采编技巧改革理念推广宣传,这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海西州民族新闻采编事务中遗留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都形成独特的文化交流体系,尤其是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更是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各项支持政策和专业教学条件改善后,民族文化的确得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发展,但是关于新闻采编方面还是不可避免地遗留了一些弊端。

    (一)新闻市场体系尚且不够完善

    以海西州为例,持续到2013年保留2座广播电视台,和9座电视转播台,其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将近97%,广播人口覆盖率则高达98%,单位年限刊登的报纸杂志数量也同步提升至330多万,这也说明发展新闻事业的优势条件是极为理想的。不过新闻媒体发展成果始终和当地经济实力有着直接性关联,海西州原本就位于青海省西部,和我国中东部地区相比要相对封闭,接受外来先进思想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这都对当地新闻采编事业造成极为沉重的冲击效应。再就是市场经济结构全面革新,使得新闻媒体长期依靠国家财政扶持得以生存,市场空间逐渐缩减,不管是在新闻采编日常管理或是内外竞争意识方面,都显得极为晦暗。当前,关于新闻媒体市场结构不够完善、市场经营管理体制陈旧、新闻采编技能实力低下等问题,都已经过渡成为影响该地区新闻媒体发展的瓶颈。

    (二)投入成本资金数量和技术设施严重短缺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下,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必然会过渡成为市场规律支配的媒介,不过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其实际投入资金数量不足且严重分散,无法顺利贯彻新闻传播和经济事业协调发展指标。还有内部已有的技术设施十分老旧且功能单一,一旦说衍生故障过后就很难加以维修,加上农村基层宣传文化网络迟迟未能贯穿,种种因素都令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动力一再受阻。

    (三)新闻采编技术型人才十分匮乏,人才队伍建设不容可观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可持续竞争发展的核心支撑条件,始终在于内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如数供应结果,但是关于人才队伍规模不大、新闻采编绩效分布不均衡、个体文化素质水平低等弊端接连衍生。尽管说最近阶段,不同层级政府都适当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新闻采编人才教育改革力度,但是透过宏观层面审视,这部分人才综合素质不理想状况始终难以根除。许多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包括新闻采编技能良好、语言表达实力强的人才都朝着发达地区进军,至此包括海西州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区域,新闻采编职务大多由当地人员承接,人才广泛性开始饱受限制。

    (四)新闻采编和报道内容缺乏应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少数民族区域新闻采编与传播的核心内容,便是民族新闻,但是现实中因为采编人员数量不足、文化教育水准低下,使得当地特殊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势条件,不能很好地在采编传播的新闻中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许多少数民族新闻内容过于单调,不能更好地吸纳外界关注人群,这和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习惯脱节现象有着直接性关联。总的来讲,海西州的新闻采编报道内容并不出奇,都偏重于城市化方向,当地民族未必能够看得透彻和体验到应有的趣味。

    另外,受众人群文化素质水平不够高。透过以往调查结果整理验证,少数民族区域人口实际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可诸如海西州等少数民族区域,内部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互冲突,不管是当地生态或是人文环境都压力倍增,想要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同步提升当地人群生活质量和受教育程度,未免不够现实。

    三、民族新闻采编传播事业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新闻媒体市场经营管理力度,培养新闻采编技能型人才

    就是尽量确保采编调试的新闻内容,同时主动迎合不同民族区域传统文化特征,从中彰显口语、通俗化特征,令受众人群更有效率地获取内部关键信息。归根结底,我国少数民族新闻团队必须保留较高的思政意识、强大的业务疏通技能、和谐的团队合作交流氛围,随后教育改造出更多新闻采编技能型人才,自觉为新闻媒体市场化经营理念推广,提供应有的支撑辅助贡献。需要额外加以强调的是,作为现代专业化少数民族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灵活的信息编译能力,如此以来,硬件实施强化方针才能顺利贯彻,如西藏如今已有自办报刊机构30多家,特别是在《西藏日报》和《人民日报》辅助范畴之下,卫星传版和激光照排目标才得以顺利实现,不光是在本地,即便是更加偏远的少数民族区域,也能够在当天看到最新的《人民日报》和相关新闻参考消息。

    (二)新闻采编内容上要尽量凸显特定少数民族区域文化特色

    第一,随时进行新闻采编内容固有的民族特色彰显。需要全面遵循党性指导原则。须知新闻价值的核心点在于新鲜感知特性,究竟如何贯彻该类指标,那便是积极追求时代感气息,新闻事业有必要走在时代潮流最前端。

    第二,有机融合各类少数民族文化要素和跨文化采编传播事务。任何国家的民族文化,始终是世界文化体系不可分割的结构单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智慧结晶,因为基础性生存环境并未有过大的出入,人类共性便决定今后文化的统一结果。可任何文化都饱含独立见解和传统,不管是在何时何地,一类文化能够长久延续,必然存在独特的内在逻辑、生命力。当前时代信息开放程度日渐显著,作为现代专业化少数民族新闻采编人员,更应随时将该类文化差异作为民族特色,主动进行不同文化交流,为今后新闻采编工序流程自由衔接和质量完善,提供保障。

    (三)清晰调查掌握不同少数民族区域受众人群的新闻获取诉求

    第一,采编内容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新闻采写在当地受众人群心中的地位异常之高,主要是当中保留许多和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生产、文化、政治活动相关联的内容,因此,民族新闻素材采编过程中,要尽量统筹认证特定民族传统文化,将其特有的集体活动加以报道,使得更多人了解该类区域独有的文化风俗习惯,使得少数民族文学、音乐、曲艺、体育等新闻专栏等得以顺利传播拓展。

    第二,少数民族要想真正摆脱经济束缚条件,就必须科学利用各项创新技术,透过报刊和电视媒体获取各类新闻内容。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有必要快速建立起政策顾问、读者来信等专栏,负责针对一系列少数民族群体提出的政策性问题加以解答,确保当地产业结构和资源开发力度达到理想状态,主动收听新闻并学习最新科学知识,为打开勤劳致富之门做足准备工作。需要强调的是,相同的新闻,利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进行传播,最终换取的实效是有着本质性差异的,因此采编人员应尽量应用和当地受众人群思维和行为模式相互贴近的语言符号,使得汉语和民族语言的双语信息传播,能够更加妥善地过渡转接到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之上。

    (四)新闻媒介革新发展体制的系统化调整

    主要是要求少数民族新闻采编人员,尽快将过往传统体制束缚效应抵制完毕,科学结合书刊、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进行时下新闻内容全方位搜索整理,经过开发后形成和当地民族生活、思维习惯有机融合的采编内容,至此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产业的发展进度。再就是积极鼓舞新闻出版单位,以资源、资产、业务为纽带,开展跨媒体经营,支持传媒集团的建设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同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有着一定差距,新闻事业发展进度自然呈现滞后迹象,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范围下,其不可避免地面临全新的新闻采编改革挑战。想要形成完善的少数民族地区新闻采编指导方案,就必须针对以往工作过程中遗留的各类弊端加以消除,吸纳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和先进技术设施,最终令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真正跃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百鸟朝凤曲尽时

    梁枫当影院的四柱顶灯的灯光亮起,唢呐艺人焦老太的背影也从银幕上消失。我起身,下楼,无语。其实,多天以前就听到《百鸟朝凤》上映的消息,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