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
[摘要] 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首先,它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其次,它为加强权力监督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制度保障;再次,它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机构改革; 全面从严治党; 制度保证
[中圖分类号] D616;D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4-0035-04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第四十个年头的时候,又一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拉开大幕。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来看,都应该说是40年来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这样的改革,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保证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改革,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改革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其根本内容,就是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自我革命,防范各种风险挑战,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的政治生活,就是要在全党进一步确立“四个意识”,保证全党高度的团结统一,保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就是要锻造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培养与党的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执政骨干;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就是要以良好作风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我们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反腐败,就是因为腐败是党的领导面临的最大威胁,它对内腐化我们的干部队伍,弱化我们的战斗力,对外破坏党群关系,弱化党的领导。我们从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问题,就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正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从各个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而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本质特征得到进一步彰显。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些制度层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怎么样通过深化制度改革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得到进一步落实,就成为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这个角度来讲,正是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为保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顺利推进和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奠定制度基础的一次重要改革。例如,五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中大家感受比较深的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通过不断探讨问题的根源,大家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涉及到干部的提拔任用、干部的教育监督、干部的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但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需要理顺相应的体制机制,否则,相关责任很难落实,相关规定很难到位。这次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干部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改革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根据这些年来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党和国家相关机构的调整和职能强化,使干部提拔任用、教育监督、考核评价等各方面的工作有机统一起来,使相关的责任进一步得到落实,更好地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
再如党的思想建设问题,这样一个基础性工作涉及面更为广泛,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研究和传播,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纪律作风教育,以及作为执政党的党员所必需的执政本领学习,等等。要增强工作成效,不但要在工作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上下功夫,还必须在相关机构设置和机构职能配备方面进行改革,使我们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内思想建设实际要求。这次改革,根据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在规律,总结长期以来党的思想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相关理论研究部门和干部培训教育部门进行了重要的机构调整并做了新的职能定位,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思想领导,尤其是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落实,必定会产生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仅从上例,我们即不难看出,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意义。
改革为加强权力监督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制度保障
这次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国家监察法,从而实现对公权力的全方位监督,更好地防止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滋生,以及对发生的腐败行为依法进行惩治。这本身就是全面从严治党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我们过去长期希望解决而没有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
我们管党治党,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之于民。为此,我们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执政以后,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根据党执政环境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逐步完善党内纪律检查机构和职能,完善国家相关机构,形成了纪律检查机构、监察机构、反贪机构等各方面的权力监督和反腐败机构,并在现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执政的环境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就拿党的十八大以后全面从严治党中出现的情况来看,尽管各相关部门都积极投入,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但因为这些部门各有所属,所以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就有一个协调统筹的问题。而且由于各方面之间的协调需要,也造成对权力监督中的衔接问题和对党员领导干部错误进行处理的程序问题,如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对于党外的干部和掌握公权力的人,就很难实行有效监督。对违反法律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党纪和国法的处理上如何保证程序的科学性问题。还有对公权力的监督,国家相应的法律不够健全,在监督的实行中,往往具体问题的处理会遇到于法无据的问题。
建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把职能相同和相近的机构合并在一起,一方面减少了机构,另一方面整合了权力监督和反腐败的力量,使得对权力的监督和对各种滥用权力行为的处理工作更为高效,对权力监督的覆盖面更为广泛,而且通过加强党对这一工作的领导,也使得党在推进自身建设,实现自我革命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规划、组织、领导、协调反腐败和党的建设其他方面的工作。因为全面从严治党,涉及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仅就反腐败斗争来看,就会涉及到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党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干部队伍的管理、党内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等问题,只有对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使各个方面同向发力,才能保证反腐败斗争更为有效开展。现在通过改革,使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就为实现这种统筹规划和同向发力创造了必要的制度条件。特别是国家监察法的制定,为我们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实行常态化的权力监督,巩固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律依据。
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任务,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是内在必然要求,哪里有权力,哪里就存在着权力被不正确使用的可能性。所以,对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及时纠正各种滥用权力的现象,是古往今来任何掌握权力的组织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关系到党的性质、目标,更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重大根本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通过深入推进制度层面的改革,加强对党员干部执政活动中权力的有效监督,保证党在执政活动中各项权力的正确行使,这本身就向世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反腐败的决心。因为通过这种机构改革,加强权力监督有了更为有利的制度保障。
改革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作为一个执政党,党的建设本身不是孤立的,它和党执政的外在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年来,我们党一再提醒广大党员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各种严峻考验,而这些考验,主要就是因为环境变化带给我们的。比如我们所讲的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等都是这样。所以,全面从严治党,也就必须在致力于解决好自身内部问题,实现自我革命的同时,不断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创造更有利于培育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更有利于干部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更有利于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社会政治生态和国家制度环境。
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其改革的预设目标和预期效应来看,无疑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重要意义。具体讲,就是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外部制度环境。
首先,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精简合并,目的是减少机构重叠,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改革,对于改进党的作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一些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敷衍拖拉、不愿担当,造成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产生的客观条件。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不从机构调整和职能调整上做文章,不在制度上把责任落实到人,定编到岗,实际上是很难根本解决的。改革从机构设置和职能设置上入手,形成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体制机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其次,这次改革凸显了以民为本的原则,解决民生问题是改革的主要目的。为此,在国家机构设置上明显强化了与民生问题关系密切的机构,从总体上更好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一贯宗旨,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全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的自觉性。而实行改革的结果,客观上促使党员干部能够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有成效地为人民群众办事。党的十九大要求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1,打牢这个根基,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来完成。
再次,这次改革把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乡村振兴作为重要目标。这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都具有现实作用。现实中大量事例告诉我们,当前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本身就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更高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担当着领导者、组织者等重要角色。哪里的社会治理成效好,哪里肯定是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没有例外。现在,改革把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作为重点,从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方面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保证,而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则必须靠广大基层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样,实现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是根本问题。所以,实现改革的目标,对基层组织建设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促进;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保证。
最后,这次机构改革,对于加强整个社会领域的思想引导将具有重要作用。改革进一步加强网络的管理和引导,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和文化工作的领导,强化相关部门的领导职能和责任。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在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情况下,这对澄清社会领域人们的各种错误思想觀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各种社会意识,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一个有着健康社会文化氛围的外部环境,对于执政党,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也会是非常重要的。
人改变环境,环境也会塑造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作为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必须保持和体现自己的先进性,我们的党员干部也必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我们不仅要做到独善其身,对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更加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要通过领导国家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家制度环境和社会政治生态,使党的建设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形成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们要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乾坤朗朗的社会生态,这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也是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的要求。这种要求除了我们在各方面工作中的努力以外,还需要通过党和国家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来实现,因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实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效果就在这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单行本,2016.
[2]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戴焰军,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 蔡庆悦
[关键词] 机构改革; 全面从严治党; 制度保证
[中圖分类号] D616;D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4-0035-04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第四十个年头的时候,又一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拉开大幕。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来看,都应该说是40年来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这样的改革,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保证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改革,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改革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其根本内容,就是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自我革命,防范各种风险挑战,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的政治生活,就是要在全党进一步确立“四个意识”,保证全党高度的团结统一,保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就是要锻造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培养与党的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执政骨干;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就是要以良好作风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我们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反腐败,就是因为腐败是党的领导面临的最大威胁,它对内腐化我们的干部队伍,弱化我们的战斗力,对外破坏党群关系,弱化党的领导。我们从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问题,就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正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从各个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而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本质特征得到进一步彰显。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些制度层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怎么样通过深化制度改革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得到进一步落实,就成为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这个角度来讲,正是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为保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顺利推进和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奠定制度基础的一次重要改革。例如,五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中大家感受比较深的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通过不断探讨问题的根源,大家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涉及到干部的提拔任用、干部的教育监督、干部的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但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需要理顺相应的体制机制,否则,相关责任很难落实,相关规定很难到位。这次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干部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改革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根据这些年来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党和国家相关机构的调整和职能强化,使干部提拔任用、教育监督、考核评价等各方面的工作有机统一起来,使相关的责任进一步得到落实,更好地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
再如党的思想建设问题,这样一个基础性工作涉及面更为广泛,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研究和传播,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纪律作风教育,以及作为执政党的党员所必需的执政本领学习,等等。要增强工作成效,不但要在工作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上下功夫,还必须在相关机构设置和机构职能配备方面进行改革,使我们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内思想建设实际要求。这次改革,根据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在规律,总结长期以来党的思想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相关理论研究部门和干部培训教育部门进行了重要的机构调整并做了新的职能定位,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思想领导,尤其是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落实,必定会产生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仅从上例,我们即不难看出,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意义。
改革为加强权力监督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制度保障
这次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国家监察法,从而实现对公权力的全方位监督,更好地防止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滋生,以及对发生的腐败行为依法进行惩治。这本身就是全面从严治党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我们过去长期希望解决而没有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
我们管党治党,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之于民。为此,我们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执政以后,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根据党执政环境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逐步完善党内纪律检查机构和职能,完善国家相关机构,形成了纪律检查机构、监察机构、反贪机构等各方面的权力监督和反腐败机构,并在现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执政的环境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就拿党的十八大以后全面从严治党中出现的情况来看,尽管各相关部门都积极投入,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但因为这些部门各有所属,所以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就有一个协调统筹的问题。而且由于各方面之间的协调需要,也造成对权力监督中的衔接问题和对党员领导干部错误进行处理的程序问题,如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对于党外的干部和掌握公权力的人,就很难实行有效监督。对违反法律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党纪和国法的处理上如何保证程序的科学性问题。还有对公权力的监督,国家相应的法律不够健全,在监督的实行中,往往具体问题的处理会遇到于法无据的问题。
建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把职能相同和相近的机构合并在一起,一方面减少了机构,另一方面整合了权力监督和反腐败的力量,使得对权力的监督和对各种滥用权力行为的处理工作更为高效,对权力监督的覆盖面更为广泛,而且通过加强党对这一工作的领导,也使得党在推进自身建设,实现自我革命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规划、组织、领导、协调反腐败和党的建设其他方面的工作。因为全面从严治党,涉及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仅就反腐败斗争来看,就会涉及到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党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干部队伍的管理、党内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等问题,只有对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使各个方面同向发力,才能保证反腐败斗争更为有效开展。现在通过改革,使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就为实现这种统筹规划和同向发力创造了必要的制度条件。特别是国家监察法的制定,为我们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实行常态化的权力监督,巩固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律依据。
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任务,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是内在必然要求,哪里有权力,哪里就存在着权力被不正确使用的可能性。所以,对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及时纠正各种滥用权力的现象,是古往今来任何掌握权力的组织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关系到党的性质、目标,更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重大根本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通过深入推进制度层面的改革,加强对党员干部执政活动中权力的有效监督,保证党在执政活动中各项权力的正确行使,这本身就向世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反腐败的决心。因为通过这种机构改革,加强权力监督有了更为有利的制度保障。
改革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作为一个执政党,党的建设本身不是孤立的,它和党执政的外在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年来,我们党一再提醒广大党员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各种严峻考验,而这些考验,主要就是因为环境变化带给我们的。比如我们所讲的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等都是这样。所以,全面从严治党,也就必须在致力于解决好自身内部问题,实现自我革命的同时,不断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创造更有利于培育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更有利于干部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更有利于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社会政治生态和国家制度环境。
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其改革的预设目标和预期效应来看,无疑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重要意义。具体讲,就是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外部制度环境。
首先,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精简合并,目的是减少机构重叠,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改革,对于改进党的作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一些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敷衍拖拉、不愿担当,造成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产生的客观条件。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不从机构调整和职能调整上做文章,不在制度上把责任落实到人,定编到岗,实际上是很难根本解决的。改革从机构设置和职能设置上入手,形成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体制机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其次,这次改革凸显了以民为本的原则,解决民生问题是改革的主要目的。为此,在国家机构设置上明显强化了与民生问题关系密切的机构,从总体上更好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一贯宗旨,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全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的自觉性。而实行改革的结果,客观上促使党员干部能够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有成效地为人民群众办事。党的十九大要求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1,打牢这个根基,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来完成。
再次,这次改革把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乡村振兴作为重要目标。这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都具有现实作用。现实中大量事例告诉我们,当前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本身就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更高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担当着领导者、组织者等重要角色。哪里的社会治理成效好,哪里肯定是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没有例外。现在,改革把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作为重点,从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方面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保证,而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则必须靠广大基层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样,实现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是根本问题。所以,实现改革的目标,对基层组织建设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促进;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保证。
最后,这次机构改革,对于加强整个社会领域的思想引导将具有重要作用。改革进一步加强网络的管理和引导,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和文化工作的领导,强化相关部门的领导职能和责任。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在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情况下,这对澄清社会领域人们的各种错误思想觀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各种社会意识,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一个有着健康社会文化氛围的外部环境,对于执政党,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也会是非常重要的。
人改变环境,环境也会塑造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作为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必须保持和体现自己的先进性,我们的党员干部也必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我们不仅要做到独善其身,对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更加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要通过领导国家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家制度环境和社会政治生态,使党的建设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形成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们要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乾坤朗朗的社会生态,这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也是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的要求。这种要求除了我们在各方面工作中的努力以外,还需要通过党和国家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来实现,因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实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效果就在这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单行本,2016.
[2]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戴焰军,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 蔡庆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