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的生态批评视野解读
李凝昕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将生态维度带到每个人面前。面对生活,我们探索一切问题都不可能绕开这个维度。然而,在现有的文本解读中,生态批评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作为一种整体、关联的文学批评观,在文本解读中恰当的运用生态批评的理论,可以走出单一诠释学的解读困境。
一、文本解读的生态活性
“文本解读作为一种意义再创和开放性的动态建构活动,总要因历史、时代、主观局限性而需要不断开拓和深化。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会随时空推移、时代情景变化而发展。不可能永远停滞在某一点上”①。
经典文本的敞开状态(文本的召唤结构)决定了文本的意义诠释受时代、社会变迁、人的审美心理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当文本已有的解读不能适应当下的语境,或者旧有的权威说法饱受质疑,这时候就需要融合多角度的视域,推陈出新,重新寻找突破口。这就是文本解读的生态活性。
《芦花荡》面临的境遇便是如此。
对于这个经典文本,解读者大多从作者“荷花淀派”的笔法出发,认为作者塑造的这个“过于自信也过于自尊”的老交通员——老头子的形象,表达出作者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对抗日战争必胜的革命乐观情怀的抒发。但是近来针对这个文本的质疑声渐起。有一些研究者直接指出作者孙犁缺乏战争经验,凭想象粉饰太平、美化战争。有教师担忧这样的文章是对历史不敬,会对学生造成误导②。
这种质疑已经是涉及到《芦花荡》作为教学文本是否恰当了。该谁来回答这激烈的质疑呢?编者或许下次会考虑这个文本是否撤出教材,然而对于眼下的教学,他们是不会有所示意的;而作者呢,斯人已去,孙犁先生长眠地下,对于自己是否真是缺乏战争经验以至于美化现实粉饰太平,他也无法辩解了。唯有语文教师们陷于必须通过文本解读确定教学设计的尴尬中。
其实,这是文本解读的生态活性所致。而这样的时候正是《芦花荡》新的意义诠释生成的时候。
二、生态解读对于《芦花荡》的必要和适切
其实,针对《芦花荡》的所有质疑都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作者所构造出来的“芦花荡”里的轻松浪漫的战争传奇意义何在,有没有现实依据。造成这种质疑的主要原因是至今为止,解读者都是站在单一的“人”的立场思考,而忽略了人的对面环境的因素。“芦花荡”这个题目已经在告诉我们,作者是从这样一个特定的生态场出发进行的故事构思,那么人与环境的关系特质将成为主要考察对象。
让我们借鉴生态批评的维度重新解读文本。所谓生态批评,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关于“文学与环境的关系的研究”③。生态批评观强调整体性,也就是“人类存在的环境性”,因为一切人类史都包含在自然史中,人的肉体生存与思想成长与外在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生态批评所强调的整体性和普遍关联,是一切文本解读应该共有的前提和基础。运用生态批评的整体、关联的思维解读《芦花荡》,会发现这篇小说其实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描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下面从三个方面解读,希望能帮助课堂教学重新找到与这个文本对话的切入点。
(一)“芦花荡”表现出自然对人的诗意庇护的生态美
首先,题目“芦花荡”就是故事展开讲述的一个地域场。如果把这个题目改为“护送”,或者“老交通员传奇”是无法传达作者的深意的。这个题目界定了接下来的故事展开与这片水域息息相关,它的神秘美丽赋予这个故事无限的传奇色彩。
在这场芦花荡内外的对峙中,我们读出了自然义无反顾的和人类站在一起,对抗侵略者的暴行。我们也看到了有自然助阵的一方所获得的强大能量。我们看到敌人的小火轮敌不过老交通员的轻舟一叶。他视敌人的枪林弹雨如入无人之境,那轻舟一叶诗意的演出了古歌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情形。这是一片母性的水域,这是作者对自然予人的生存力量的浪漫礼赞。
(二)文本中人物的精神生态美
在白洋淀水乡,在美好的芦花荡世世代代栖居的人们,受赐于这片柔情而又智性的水域灌溉洗礼,表现出下面的精神生态之美。
1.人的生态本性之本真美
首先说两个女孩子。她们的名字“大菱、二菱”就是水乡孩子的标志。她们俩“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她们的生命随着“初夏的小麦黄梢、中秋的高粱晒米”以及雁阵的南飞北来不断拔节。她们信仰坚定,即使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找到部队;在弹火中二菱忍不住在船沿洗头,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纯真自然;被敌人发现后大菱毫不犹豫伏在妹妹身上掩护她而受伤,又让人感叹她们多么善良又不乏勇敢。
再说“老头子”。他的存在是必须以芦花荡为背景的,一个来自芦花荡、穿梭于芦花荡,与芦花荡相依生存、几乎化为一体的老交通员。他神通广大,扬言“一切全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并且用实际行动一次次让敌人的围剿和阴谋落空。他那一双“特别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才能见到,所以可以说,老头子是芦花荡的精魂化身。
他爱憎分明。他在文中反复说的一个词是“不怕”,而且是在炮火纷飞的封锁线上,对两个女孩子“柔声”说的。但是,当敌人打伤了大菱,他“狠狠地说”出第二天将要施行的报复。对孩子爱之深、对敌人恨之切,是他的真性情流露。
2.芦花荡赋予人的生态智慧美
生态智慧,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生存智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抗战中,地道战、游击战,都是生态智慧的体现。
在文中,老头子与敌人周旋、设计智斗、痛击鬼子的一系列传奇般的故事都是凭藉着水乡的地域、不费一枪一弹完成的。他在芦花荡里自如的穿梭,单枪匹马挑战敌人的围堵,让敌人水泄不通的围困形同虚设,不攻自破。而仅仅一次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女孩子受伤,他发誓血债血偿,让敌人付出了十数倍的代价,而且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与其说这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传奇,不如说是大自然导演的一出好戏。
3.人们安守家园的生存底气和生命根性
《芦花荡》中的敌我对峙终将以敌人的败退告终,还是以苇荡部队的撤走结束,其实都不重要。因为故事中若干细节,比如二菱洗头,比如老头子负气复仇等等细节,淡化消解了战争的严肃主题,传达出的是在弹火纷飞的年代白洋淀人安守故土的生存底气和生命根性。还是引用环境史和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点:“土地的特性,有力的决定了生活在它上面的人的特性”④。
(三)《芦花荡》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美
海德格尔是关于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态哲学思想的明确表述者。所谓诗意栖居,就是人类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充足的生活条件,并且能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⑤。
具体到《芦花荡》中,可以说蕴含着这样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那就是:自然,让战争走开!
首先,“芦花荡”作为自然环境,是“反战争”的。它成为御敌的天然屏障,人们凭借着芦花荡的庇护巧妙的与敌人周旋,能够在残酷的围剿下歌声阵阵,鱼米充足,这是人在自然中“诗意栖居”的第一点。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这个战争故事为什么如此具有传奇性。
其次,白洋淀水乡浩大温柔的胸怀养育出的白洋淀人、芦花荡人,像“老头子”,自尊自信,淳朴本真,善良勇敢,爱憎分明。在强敌入侵时,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守护家园,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这与我国古代就有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哲学思想一脉相通。这是人在自然中“诗意栖居”的第二点。
今天,与作者创作时候相去大半个世纪了,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可以理解为作者或许是在不自觉的表达他的生态理想。但是我们从这种角度解读《芦花荡》,特别是在今天全球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对于我们追求和平世界、建设精神家园,又有了新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相依存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对于人的意义,如何从物质生命到精神生命都去追寻这种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是这个文本读后久久回荡的余响。
【注释】
① 曹明海. 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② 吴一鸿. 诗意美与战争残酷性的关系,《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5期.
③④ 刘蓓. 跨学科视野的生态批评,《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⑤ 曾繁仁.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华夏文化论坛》,2004年.
(作者单位:重庆外国语学校)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将生态维度带到每个人面前。面对生活,我们探索一切问题都不可能绕开这个维度。然而,在现有的文本解读中,生态批评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作为一种整体、关联的文学批评观,在文本解读中恰当的运用生态批评的理论,可以走出单一诠释学的解读困境。
一、文本解读的生态活性
“文本解读作为一种意义再创和开放性的动态建构活动,总要因历史、时代、主观局限性而需要不断开拓和深化。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会随时空推移、时代情景变化而发展。不可能永远停滞在某一点上”①。
经典文本的敞开状态(文本的召唤结构)决定了文本的意义诠释受时代、社会变迁、人的审美心理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当文本已有的解读不能适应当下的语境,或者旧有的权威说法饱受质疑,这时候就需要融合多角度的视域,推陈出新,重新寻找突破口。这就是文本解读的生态活性。
《芦花荡》面临的境遇便是如此。
对于这个经典文本,解读者大多从作者“荷花淀派”的笔法出发,认为作者塑造的这个“过于自信也过于自尊”的老交通员——老头子的形象,表达出作者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对抗日战争必胜的革命乐观情怀的抒发。但是近来针对这个文本的质疑声渐起。有一些研究者直接指出作者孙犁缺乏战争经验,凭想象粉饰太平、美化战争。有教师担忧这样的文章是对历史不敬,会对学生造成误导②。
这种质疑已经是涉及到《芦花荡》作为教学文本是否恰当了。该谁来回答这激烈的质疑呢?编者或许下次会考虑这个文本是否撤出教材,然而对于眼下的教学,他们是不会有所示意的;而作者呢,斯人已去,孙犁先生长眠地下,对于自己是否真是缺乏战争经验以至于美化现实粉饰太平,他也无法辩解了。唯有语文教师们陷于必须通过文本解读确定教学设计的尴尬中。
其实,这是文本解读的生态活性所致。而这样的时候正是《芦花荡》新的意义诠释生成的时候。
二、生态解读对于《芦花荡》的必要和适切
其实,针对《芦花荡》的所有质疑都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作者所构造出来的“芦花荡”里的轻松浪漫的战争传奇意义何在,有没有现实依据。造成这种质疑的主要原因是至今为止,解读者都是站在单一的“人”的立场思考,而忽略了人的对面环境的因素。“芦花荡”这个题目已经在告诉我们,作者是从这样一个特定的生态场出发进行的故事构思,那么人与环境的关系特质将成为主要考察对象。
让我们借鉴生态批评的维度重新解读文本。所谓生态批评,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关于“文学与环境的关系的研究”③。生态批评观强调整体性,也就是“人类存在的环境性”,因为一切人类史都包含在自然史中,人的肉体生存与思想成长与外在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生态批评所强调的整体性和普遍关联,是一切文本解读应该共有的前提和基础。运用生态批评的整体、关联的思维解读《芦花荡》,会发现这篇小说其实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描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下面从三个方面解读,希望能帮助课堂教学重新找到与这个文本对话的切入点。
(一)“芦花荡”表现出自然对人的诗意庇护的生态美
首先,题目“芦花荡”就是故事展开讲述的一个地域场。如果把这个题目改为“护送”,或者“老交通员传奇”是无法传达作者的深意的。这个题目界定了接下来的故事展开与这片水域息息相关,它的神秘美丽赋予这个故事无限的传奇色彩。
在这场芦花荡内外的对峙中,我们读出了自然义无反顾的和人类站在一起,对抗侵略者的暴行。我们也看到了有自然助阵的一方所获得的强大能量。我们看到敌人的小火轮敌不过老交通员的轻舟一叶。他视敌人的枪林弹雨如入无人之境,那轻舟一叶诗意的演出了古歌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情形。这是一片母性的水域,这是作者对自然予人的生存力量的浪漫礼赞。
(二)文本中人物的精神生态美
在白洋淀水乡,在美好的芦花荡世世代代栖居的人们,受赐于这片柔情而又智性的水域灌溉洗礼,表现出下面的精神生态之美。
1.人的生态本性之本真美
首先说两个女孩子。她们的名字“大菱、二菱”就是水乡孩子的标志。她们俩“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她们的生命随着“初夏的小麦黄梢、中秋的高粱晒米”以及雁阵的南飞北来不断拔节。她们信仰坚定,即使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找到部队;在弹火中二菱忍不住在船沿洗头,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纯真自然;被敌人发现后大菱毫不犹豫伏在妹妹身上掩护她而受伤,又让人感叹她们多么善良又不乏勇敢。
再说“老头子”。他的存在是必须以芦花荡为背景的,一个来自芦花荡、穿梭于芦花荡,与芦花荡相依生存、几乎化为一体的老交通员。他神通广大,扬言“一切全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并且用实际行动一次次让敌人的围剿和阴谋落空。他那一双“特别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才能见到,所以可以说,老头子是芦花荡的精魂化身。
他爱憎分明。他在文中反复说的一个词是“不怕”,而且是在炮火纷飞的封锁线上,对两个女孩子“柔声”说的。但是,当敌人打伤了大菱,他“狠狠地说”出第二天将要施行的报复。对孩子爱之深、对敌人恨之切,是他的真性情流露。
2.芦花荡赋予人的生态智慧美
生态智慧,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生存智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抗战中,地道战、游击战,都是生态智慧的体现。
在文中,老头子与敌人周旋、设计智斗、痛击鬼子的一系列传奇般的故事都是凭藉着水乡的地域、不费一枪一弹完成的。他在芦花荡里自如的穿梭,单枪匹马挑战敌人的围堵,让敌人水泄不通的围困形同虚设,不攻自破。而仅仅一次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女孩子受伤,他发誓血债血偿,让敌人付出了十数倍的代价,而且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与其说这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传奇,不如说是大自然导演的一出好戏。
3.人们安守家园的生存底气和生命根性
《芦花荡》中的敌我对峙终将以敌人的败退告终,还是以苇荡部队的撤走结束,其实都不重要。因为故事中若干细节,比如二菱洗头,比如老头子负气复仇等等细节,淡化消解了战争的严肃主题,传达出的是在弹火纷飞的年代白洋淀人安守故土的生存底气和生命根性。还是引用环境史和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点:“土地的特性,有力的决定了生活在它上面的人的特性”④。
(三)《芦花荡》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美
海德格尔是关于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态哲学思想的明确表述者。所谓诗意栖居,就是人类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充足的生活条件,并且能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⑤。
具体到《芦花荡》中,可以说蕴含着这样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那就是:自然,让战争走开!
首先,“芦花荡”作为自然环境,是“反战争”的。它成为御敌的天然屏障,人们凭借着芦花荡的庇护巧妙的与敌人周旋,能够在残酷的围剿下歌声阵阵,鱼米充足,这是人在自然中“诗意栖居”的第一点。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这个战争故事为什么如此具有传奇性。
其次,白洋淀水乡浩大温柔的胸怀养育出的白洋淀人、芦花荡人,像“老头子”,自尊自信,淳朴本真,善良勇敢,爱憎分明。在强敌入侵时,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守护家园,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这与我国古代就有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哲学思想一脉相通。这是人在自然中“诗意栖居”的第二点。
今天,与作者创作时候相去大半个世纪了,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可以理解为作者或许是在不自觉的表达他的生态理想。但是我们从这种角度解读《芦花荡》,特别是在今天全球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对于我们追求和平世界、建设精神家园,又有了新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相依存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对于人的意义,如何从物质生命到精神生命都去追寻这种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是这个文本读后久久回荡的余响。
【注释】
① 曹明海. 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② 吴一鸿. 诗意美与战争残酷性的关系,《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5期.
③④ 刘蓓. 跨学科视野的生态批评,《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⑤ 曾繁仁.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华夏文化论坛》,2004年.
(作者单位:重庆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