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研究

徐芳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蓝本。通过审视“90后”新生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及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现状,从内容和路径两个方面入手,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建设,使两者形成有机融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价值观;“90后”
2017年,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依然困扰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其中既有体制滞后、供求不平衡的原因;也有人才结构不合理、信息资源不对称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出现的偏差与误区也是造成 “就业难”主要因素之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论断和新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命运。[1]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在职业实践中更好地把握人生发展方向,为祖国建设和社会进步“添砖加瓦”,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教育现状
价值观 (Values)是“人们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的观念系统,通俗地说就是人们认为什么事物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看法。”[2]它是决定人行为的心理基础。而职业价值观则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各方面的价值判断,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主导着人们的择业过程和就业选择。同样的职业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价值,而同一个人对于不同的职业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正所谓“人各有志”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个体而言,职业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不仅直接决定着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而且还会长期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
从总体来看,“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较好地顺应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在职业期望目标、职业评价标准、职业选择行为、职业价值取向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无法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变化的价值观念。[3]通过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分析总结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如下:
一是多样性。对上海市松江大学城近400名 “90 后”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职业价值标准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收入和福利、个人能力发挥的可能性、工作环境和氛围、职业上升空间与挑战性及理想与兴趣,而排在最后五位的依次为社会地位与威望、地理位置、人际关系、家庭影响、社会需求。[4]这说明“90后”新生代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多地展现出“我、家庭、社会”多方位的价值需求,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追求收入与财富、追求稳定的工作环境以及追求自由和独立等。
二是自我意识突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更加趋于理性与务实,既要追求物质利益又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对稳定职业及福利待遇有强烈渴求,以及对职业声望和地位的要求显著下降。价值观体系中的“现实主义倾向”逐步取代“理想主义倾向”,且“社会促进”维度有所缺失。
三是功利色彩浓重。邓泽惠通过1,200份问卷对 14所高校在校生进行职业价值观调查,发现经济利益与个人发展并重成为职业选择的主要标准、职业选择自主性增强、就业预期显著偏高、利己主义倾向明显、自我同一性混乱都是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典型表现。[5]
2.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现状
多年的研究概括起来,当前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教育目标单一。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大多数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目标往往是“重共性、轻个性”,较少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从而导致最终的教育实效性减弱。李月云(2010)研究表明:高校的教育目标模糊,教育模式单一,重说教轻沟通,单纯的理论灌输无法满足学生个体职业体验的需求。[6]
二是教育内容空泛。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往往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无法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对社会上多元价值取向导致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偏离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而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只是从学生个体出发,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满足自我需要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祖国与个人的连接,忽视了党和国家整体上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要求。童山东和唐高华(2008)就指出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不够完善的地方,如重显性教育轻隐性教育,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相脱离,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生活结合不紧。[7]
三是教育方法滯后。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课程仅停留在信息获取、求职技巧和就业政策解读等层面,教学方法基本以课堂教育等为主,单一而枯燥,不可能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起到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构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的策略
马克思认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8]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舆论信息迅速透明,“90后”大学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来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以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高校要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解码”“转码”“重构”,将抽象、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学习发展有效结合,使之成为大学生愿意接受、心悦诚服的主流意识,实现化识为智,转智成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构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内容体系
一是建立全方位的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对大学生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教育过程。要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导、以专业课程为支撑、以网络课程等为辅助,形成全方位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平台;其次,在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之间寻找一个连接点,把职业价值观教育指标纳入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
二是建立全程化的教育内容体系。把职业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始终,即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进行阶段引导和全程评估的教育过程。
大学一年级:重在对自我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的引导,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唤醒职业意识,导入生涯规划的理念。以新生入学教育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起点,强调大学生活适应和生涯规划启蒙。在正确认识国情与行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客观地认识自己,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培养职业品德,提高规划能力。
大学二年级、三年级:重在了解职业社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职业实习和实践,了解职业价值观的直接属性(行业类别、行业前景、单位性质、单位声望、工作内容等)和间接属性(薪酬管理、组织管理、文化氛围、发展机会、安全稳定等),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对职业环境和职位要求进行探索,并根据职位要求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
大学四年级: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针对择业期间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某一职业与个人体验的匹配属性(符合兴趣、能够胜任、提升素质、团队素质)、精神属性(职业认同、受人尊重、社会认可、价值实现)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在思想上、知识上、能力上为新生代毕业生走入职业岗位做充分准备。
毕业一年:跟踪回访,重在了解学生的职业现状,分析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与在校生的不同之处,帮助解决职业价值匹配度等方面的困惑,进一步协助调整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2.构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设计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代的媒体资源。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大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将职业价值观内化为自我的价值观成为可能。但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对于接收的庞杂信息还不能加以客观地分析辨别。若此时有一个强有力的主流价值观,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其进行引导和强化,他们便能从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这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所在。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模式,开发慕课(MOOCs)课堂、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等信息推送平台,占领网上阵地。
二是充分关注主客观的个性化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以新生代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个别需求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差异,包容多样文化,充分考虑到每个个体的可接受性,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教育过程可通过“一对一”的线上线下咨询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需要,使其在开始接受教育和进行规划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运用后现代焦点咨询技术,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进而找到努力的方向;运用“决策平衡单”理论,让犹豫不决的学生学会做出决策,并能在行动中寻找方向。
三是充分营造浓郁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氛围。“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艺术”。[9]高校要掌握接受教育艺术,结合“90 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例如:演讲秀、团队路演等方式,营造学生易于接受的环境。在營造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新生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责任,紧密结合其成长成才的环境需求,多元化开展“中国梦”的榜样教育宣传,引导大学生修德立身,树立远大理想。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2016年度立项资助课题“生涯规划教育在本科生体验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14-05-05(2).
[2]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2: 255.
[3]杨艳,黄琳.团体辅导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15(2):103.
[4]沈韵竹.“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大学城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S1):105.
[5]王康. 近 30 年来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教育研究述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94.
[6]李月云.以大学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创新[J].池州学院学报,2010(4):130-132.
[7]童山东,唐高华.“学会做事”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1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112.
[9]王升.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相关文章!
  • 基于STEM教育模式的高中物理教

    曾剑城摘 要:STEM是项目教学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融合科学、技术、工程等构建为统一的项目,以推动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探索当前的高中物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的有效策略

    潘霞记叙文作为初中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文章体裁,会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写说明文、议论文等。加强记叙文写作教学指导,提升学生的记叙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