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策略
郑胜芳
摘 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同伴互助对学生形成数学素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依据在数学课堂上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实践经历,探讨了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和有效运用的方法、路径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同行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时提供有效的决策和参考。
关键词:数学课程;合作学习;学习小组
一、教改背景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同伴互助对学生形成数学素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回顾自身参加工作并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以来,特别是工作前五年,尽管认真备课和上课,但是本人教育教学效果与本学科骨干教师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之后,本人在任教班级尝试并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摸索这种新课型。2013年至今,本人先后在普通班、实验班、特优班都做过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高中新课程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认为遵循“小组合作学习”理念的自主课堂很值得同行教师在工作中借鉴和尝试。
二、实践举措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始,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之前一定要有一个调研和了解学生情况的过程,更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小组组建有序且高质。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前期培训工作非常重要,整个小组建设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教师上课的进度要稍微放慢,甚至没有必要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流畅性,因为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随时指出不当的地方。同时,教师要做好全班的全员培训、学习小组长的专项培训以及学科代表的专项培训,通过立体化培训,让小组合作学习理念真正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深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才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改革的不竭动力。
班级学习分组要注意四方面的因素,即性别、成绩、性格和人数(6~8人)。小组内的成员组建中性别比例均衡适中,尽量以偶数编排。学习成绩也要兼顾到各个学科,建议教师在小组组建之后将名单交由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审阅,以便化解其中的某些负面问题。作业巩固一天学,预习第二天要上课的内容。为此,我曾经利用一个月时间专门检查各小组的作业,这是保障预习效果的前提。课堂讨论学生要放得开,开始时以组长为主导,要求小组长把组内成员团结在一起,禁止有成员独自学习,缺乏团队意识。此阶段必需认真执行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才能基本知道该怎么样在组内讨论问题比较适合自己的风格,而学生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跨组解决,可以到其他组请教小老师。课后反思,课后必须有反思,反思今天所学,做好错题集,没有这个步骤,学到的很快被遗忘,必须定期强化检查。训练课代表和小组长批改作业、课代表批改小组长的作业,小组长批改组内作业,为此在学生自主批阅之初,教师要认真做好督查和反馈工作,要求班级组长和各小组长要履职到位,教师则负责宏观调控。
三、注意事项
第一是尽情展示。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讲,讲错了也没关系。课堂开始最好由学生牵头展示,讲完之后立刻回座位,以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展示之后,教师依据展示情况可以紧接着做一定程度的点评或补充,询问学生疑惑的地方,或者变式补充。任何课堂都不是完美的课堂,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课型,但是主线不能变。
第二是討论的时间。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建议在15~20分钟,时间少了,学生觉得时间紧迫,讨论不出什么;时间长了,部分学生会离题、讲废话浪费时间。课代表和小组长批改节约了作业收集、教师批改和下发的时间,高中生最缺的就是时间,做完有答案并快速改完,知道自己错了马上找原因,很有时效性。课堂时间的分配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去,主要训练学生的参与度;第二阶段重点是中等生成绩的提高;第三阶段重点是优生的培养。为教而学,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
总之,自主课堂,小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改进的过程。本研究秉持真正的好学生是自主发展起来的,只是教师给了他们方法指导和一些解惑。合作学习小组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课前参与自我预习,课堂参与小组讨论,课后经过自我反思巩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有效循环。合作学习小组有助于解决传统灌输式教学所带来的弊病,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有效的实践框架。本研究仅仅是本人在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方面所做的初步尝试,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情可以做一定的策略调整和操作变化,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以发挥小组合作的功效为根本。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