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境·情感·情意:历史探究性学习课堂四重境
关键词 探究学习,四重境,新中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7-0060-08
高中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
探究性学习目前已经成为高中历史课常态教学方式,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生活境界和精神追求,感悟历史事件的现实价值、未来旨向,以此陶冶、引领和启发认知,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完善人格,增强道德意识、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提升道德境界和践行能力,达成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奠定全面成长的坚实基础。①因而历史教育必须保持求真、求善两者的张力,将历史理性和道德理性统一起来。根据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历史探究性学习可以通过对史实、史料、史感与史事的感知、体验、感悟与重构,渲染情绪、创设情境、表达情感、释放情意。其具体学习程式可以用图1表示。
下面以笔者开设的一节省级示范课“新中国外交(1949—1955)”教学为例,阐述此观点,以求教于同仁。
一、情绪渲染:唤醒历史情趣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积极情绪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最基本的功能,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去从事学习和思考,面对展示的一切感到好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②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内容处理、历史素材选择、问题情境设置等方面体现多样性,最大限度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新课伊始,情绪渲染和气氛营造显得更为重要。在“新中国外交(1949—1955)”一课导入时,我便设置了一个情境,以期学生能通过这一情境跟随毛泽东出访苏联,浸入新中国的外交肇始:1949年12月6日上午8时,北京西直门火车站,随着代号为9002的专列徐徐驶出,毛泽东主席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访苏之旅。毛泽东这次出行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祝贺斯大林的70寿辰;二是和苏联订立条约;三是向苏联借贷。然而他们之间的会谈初始并不顺利。好事多磨,经过近两个月广泛而深入的商谈,最终双方就若干问题达成一致,并于2月14日上午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为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全面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而新中国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外交大幕也由此正式拉开。(呈现相关图片解说出访过程,见下图)
随后,利用情境设问:毛泽东为什么将平生第一次出访的国家定为苏联而且为期达两个月之久(12月6日到2月17日)?为何出访还要刻意带去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湘绣斯大林画像等?为什么坐在斯大林的生日宴会上抢眼位置的毛泽东表情如此肃穆?在这一连串的追问中,让学生感觉到此行此访的意义非同寻常,同时通过日期久等关键词,预判两国前期的外交会谈阻力重重,情势不容乐观。这一系列的追问和疑惑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起步外交如此,那么新中国接下来的后续外交又将有怎样的拓展和建树,又将会遇到怎样的外交难题?这样,学生亢奋激昂的情绪也就很容易被拉回到半个世纪以前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激荡变幻的外交岁月之中,同时也便于为接下来进一步走进历史情境探究体验强力蓄勢。
二、情境创设:走进历史体验
历是人类的足迹,史是人类故事的记录。学生要真正理解和认识历史,就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探究活动,这样才能去准确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内容的情境化,其呈现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等等。新课程标准下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也明确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多维度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内容和问题设计的逻辑层次逐步将学生带进历史,去感受、感悟历史,进而落实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科素养的落地。
一般意义上讲,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首先源于对历史过程的了解和思考,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带着明确的目标考察各种历史记载。历史学科要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必须让学生体验当时人的价值观,然后学生才能就史事做出比较客观的分析,从而认识这一事件和前后事件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的走向。历史思维的对象是史实,思维的过程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解释和既定结论基础上的,历史课如果跳不出思维定势的窠臼,课程改革的理想就很难实现。①新中国外交的课程内容,我们可以考虑将学生带入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去发现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新中国外交(1949—1955)”一课时,笔者先要根据课程目标要求,设计出本课的学习目标:1.感知素材,识记1949—1955年新中国开展重大外交活动的主要史实。2.体验素材,理解当时外交方针、外交原则及外交政策调整的深层内涵,感受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渗透的理性与智慧。3.升华素材,感悟在激荡变幻的外交风云中,一代伟人的风范和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然后根据学习目标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理性决策,作为本节课的灵魂统摄与主轴。依据主题立意,确定教学主线与相关核心主干史实:1.基于近代百年外交历史的理性反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制定;2.基于现实两大阵营博弈与对抗之间的理性抉择:“一边倒”政策立场;3.适应国际周边国内形势需要的智慧创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4.尽显一代伟人风范与大国担当——从容入“舞”(日内瓦到万隆会议)。围绕教学主线收集相关历史素材,如依托核心史实的历史图片和历史细节、情境并据此设计问题,不仅符合教学内容的历史逻辑层次,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里仅就二、四两条教学主线和核心主干史实为例进行阐释。
(一)基于现实两大阵营博弈与对抗之间的理性抉择:“一边倒”鲜明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正值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走向对峙之际。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处理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如何处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如何处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是摆在中国外交面前棘手且又必须做出选择的问题。对于迫切需要国际承认和支持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必须在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大阵营之间做出具有政治导向性的立场抉择。②笔者通过呈现以下历史素材和情境创设,追问一组问题:面对如此国际形势,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家们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不能走中间路线?如此选择仅仅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吗?此举之后获得了怎样的收益?此举又是否背离了初衷?
材料1:图2为教师根据学界研究成果所寻的二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分布与关系示意图(红色为社会主义阵营、黄色为资本主义阵营、绿色为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材料2: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实现了全面改装,其中完全按照苏军编制装备或组建的有:106个陆军师中的56个师,6个坦克师和独立坦克团,101个独立高射炮营,5个野战高炮师和1个城防高炮师,2个火箭炮师,14个榴弹炮师,2个反坦克炮师,33个高射炮团,4个探照灯团,9个雷达团和独立雷达营,28个工兵团,10个铁道兵师……到1954年初,中国共组建的28个空军师,5个独立飞行团,共有飞机3000余架,均是苏联赠送和售予的。
1950—1953年苏联实际援建中国47个项目,其中能源工业项目21个,占44.7%,改建和扩建项目22个,占46.8%,提供技术成套设备价值46974万卢布;向中国提供科学文献和技术资料共2928套(件);期间苏联还派大量高级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华,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工作的苏联专家共1093人,他们不仅以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给中国经济建设的各行业带来崭新气象,其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也感染和教育了中国干部和工人,通过言传身教直接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①
在这里,我继续利用问题情境,抛给学生问题:在联苏、附美、参与不结盟三方力量的取舍中,如果选择中间路线,那么介于美苏两大国的夹缝中,新生政权会面临何种境地?以准确而明白的数据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新中国最终还是立场鲜明地选择“联苏”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是为新政权生存与巩固而做出的明智选择。此举并非完全出于意识形态,而更多是从当时能够生成的国家利益考虑,此后新中国获得相当的收益:政治上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可,在建国第一年就同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初步站稳了脚跟;军事上,在苏联支持下,中国军队得到了全面的改装,这一组数据支撑抗美援朝战争赢得了主动;经济和科技方面,除直接援建工业项目外,苏联还提供了大量技术资料,并派大量高级专家来华工作,使国民经济较快恢复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工业科技后备人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但是“一边倒”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它以“独立自主”为前提,是新中国突破西方封锁、维护独立主权的手段与策略,它既不意味着新中国决意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为敌,也不意味着新中国放弃独立自主而无原则地倒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二)尽显一代伟人的风范智慧与大国担当:从容入“舞”(日内瓦→万隆)
1953年中国面临两大外交战略任务,一是稳定国内发展,二是寻求国际地位和树立国际形象。从1954年4月到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先后参加两场国际会议,从容步入国际舞台。笔者通过呈现以下历史素材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走进两场国际会议,聚焦处理国际热点问题和化解国家矛盾分歧,使其在历史细节中体验感受周恩来等人的风范和新中国的大国担当。同样提供一组问题群引领思考: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和杜勒斯走对面时不同表情的细节体现了两国外交家怎样的心态与风范?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又遇到了怎样的困扰?如何破解困局与被动?中国代表团为两场国际会议贡献了怎样的中国方案?收到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1: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我跟随周恩来参加会议,在走廊,在休息室,曾与杜勒斯几次走对面。周恩来总是面色庄严而不失柔和,从容大度。杜勒斯不同。所谓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事根本没有过,周恩来在那种情况下不可能主动去和杜勒斯握手。每次相遇,杜勒斯苍白的脸便立刻板紧,在远处时還恶狠狠盯一眼,走近时便目不斜视平视前方,好像面前是一片旷野荒漠。但是,他的动作明显变得僵硬机械,肯定浑身不自在,外人看来不免像小肚鸡肠的女人一样可笑又可怜。②
材料2: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
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四、不干涉或不干预他国内政。
……
八、通过如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九、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十、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亚非会议十项原则》①
笔者通过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外交家的活动细节展现外交中的困境和应对。而万隆会议上更是暗流涌动,起初国际舆论导向对中国极为不利,各国代表大肆污蔑中国和攻击共产主义。但周恩来通过在会议上的补充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有效化解了与会各方的偏见与分歧。当日内瓦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了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并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打破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以外交手段推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的诚意和决心,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提出了指导亚非国家关系发展的十项原则,并最终达成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万隆会议是中国在亚非打开外交新局面的历史里程碑,掀起了新中国与亚非国家新一轮的建交高潮,万隆会议后到1964年,有24个亚非国家与新中国建交,从而打破了帝国主义妄图封锁和孤立中国的图谋。
通过对上述两场重点外交史实的历史情境创设,笔者把学生从现实带进历史,使其身临其境去体验和感受新中国成立初期激荡变幻的外交风云,感受一系列重大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与调整都是基于对历史深思和现实熟虑之后的理性决策,而这一理性也饱含着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崇高理想与民族情怀,以及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外交风范所体现的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形象与智慧担当。
历史学习需要从蕴含丰富细节的情境中产生想象力,让枯燥遥远的历史内容变得鲜活灵动,呆板严肃的历史问题变得亲近现实。让学生在历史场景中体验历史,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究、感受变化,以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这不仅深化了历史课程内容方式,而且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
三、情感表达:感悟历史价值
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家国情怀”学科核心素养中强调,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历史教育就是现实与往昔的精神对话,没有现实使命价值的历史教学缺乏生命感,不能将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历史教学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公民责任感。因此,历史教学必须透过史事去寻找现实的倒影,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揭示两者之间的通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视域融合。
历史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历史核心素养涵育的过程,更是师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所以探究性学习课堂需要进一步感悟历史与表达情感,让学生多角度获得历史留给现实的智慧与真谛,进而提升生命境界、责任担当与行为自觉。“新中国外交(1949—1955)”一课教学中,在历史情境体验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历史再回到现实,思考作为承担着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的当代青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段外交史中能够得到哪些现实价值与成长启迪。在学生探究和展示成果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和提炼。
民族独立是国家自主外交的前提,国家力量是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开始丧失国家主权,西方列强凭借工业文明的坚船利炮肆意侵略和掠夺中国,从各自为战到联合侵华,从军事征服到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从政治瓜分到以华治华。从晚清政府到北洋政府再到国民政府,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里不断沉沦,而近代外交也完全屈从西方列强,失去独立自主,民族复兴举步维艰。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军阀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就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不要畏惧,要有信心。”①弱国无外交,近代中国屡遭侵略、主权沦丧,外交的屈辱、无奈与痛楚说到底是国家力量落后的结果。如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的落后,而武器落后的背后便是科技的落伍与综合国力的衰弱。晚清中国七十年,正值西方经历两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国力大发展时期,而中国没有追随世界工业化发展潮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正是基于对近代百年屈辱外交历史的理性思考。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早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就强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从而彻底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道路,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纪元。经过七十年的建设和改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跨越,新时代的中国凭借强大的国家力量正引领国际社会国家之间的外交走向,这是需向学生指明的情感要义之一。
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国家外交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新中国诞生时,面对美苏为首两大阵营以及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三方角力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原则实际出发,从而做出了明智而理性的抉择。但到1953年,中国和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中国外交形势来看,刚建国时由于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使得国家外交逐步陷入僵局——1951年只有一個建交国家巴基斯坦,1952年和1953年都是零建交国。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革命外交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的纵深发展。从中国周边形势看,“一边倒”的外交路线选择使得一些周边国家心存疑虑和担忧,许多亚洲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基于国家安全考虑纷纷向美国靠拢,造成了新中国周边环境的严重恶化。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又一重大课题。从中国内部形势看,到1953年,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国家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进行三大改造,为争取国际局势的好转和为国内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政府做出了重大外交战略调整,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平等性与包容性的特点,成为新中国与不同利益、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化解矛盾、和平建交的基本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国家外交遵循。这是需向学生指明的情感要义之二。
一个国家的外交形象与国际地位离不开时代伟人的外交智慧、理想情怀与人格魅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外交很快结束旧交,理顺关系,站稳脚跟。接着因时顺势进行重大调整,走向成熟,走进国际。从北京到莫斯科,从日内瓦到万隆,从中苏结盟到中印会谈,从“一边倒向”到“求同存异”,从“五项原则”到“十项原则”,从经营周边到入舞国际,从斗智大国到团结亚非等等,频繁的外交活动和丰硕的外交成果,无不见证着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智慧、伟人风范和责任担当。其自信从容的外交风范、沉稳坚韧的外交气质、灵活睿智的外交艺术赢得了国际社会与各国政要的高度赞誉。周恩来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形象和风格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他的智慧、品德、风度和才华将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表现。①时任日内瓦会议主席英国外长艾登说:“你们早晚都会清楚,他是个不平凡的人。现在看来,今后重大国际问题解决再也离不开中国和周恩来。”美国前国务卿与世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歇尔这样评价:“周恩来将军是一个很厉害的谈判者,一个吸引人的谈判者,一个很难对付的谈判者。总之,是我遇到的一个最能干的谈判者。”“他是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精通哲学、熟谙往事,长于历史分析,足智多谋,谈吐机智而有风趣,样样都卓越超群。总而言之,我生平所遇到的两三个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中,周恩来是其中之一”(亨利·基辛格语)。②《新中国外交创始人、奠基者周恩来》作者张宏喜大使表示,周恩来同志在长达26年的时间中,以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以异乎寻常的精力、才能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最全面、最杰出的贡献。③这一切都充分体现周恩来总理将个人理想情怀、智慧担当与民族利益、国家发展、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紧密地融为一体,这是需向学生指明的情感要义之三。
四、情意释放:重构历史表达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基于整体史实、史料、史感的史事重构的过程,也是建立在情绪、情境、情感基础上的情意释放过程,更是历史主题、主线、主干、主旨相互连通、浑然一体的建构过程,以此展示师生对历史学习的深刻理解、体悟与认识。所以一节精彩历史课的最后需要总结和提炼。
首先要按照历史逻辑和认知逻辑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系统的再建构。这里可以先让小组合作探究并上台板书展示组内成果,最后教师再总结呈现本课的下列架构图:
其次,包含情绪高昂与高度互动的一节历史课,最后师生一定会有感而发,有意释放,要通过最后的总结感言与内容重构进行主题的凝炼与认知的升华,将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推向最终高潮,以激荡师生情感和心灵世界的正确态度判断和价值取向,形成对这段外交史事的全面认知和准确解释。如李惠军老师在《神剧——太平天国运动》教学中,课的最后就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史事重构与表达:“从紫荆山区到紫金山麓,从永安建制到建都天京,从拜上帝教到天国朝纲,从偏师北伐到两次西征,天国震撼天朝!然而,一场天京变乱的血光之灾导致了太平天国迅速转衰,直至天京沦陷和天国梦灭,神剧落幕。历史,何以如此悲喜交加?天国,何以这样来去匆匆?或许,我们可以透过异性和谐的上帝家庭,广大底层农民的宗教神往和笃信虔诚,以及定都天京,特别是天京变乱后上帝家庭的政治谋杀、相煎何急所导致的背信弃义的‘神剧变异中,触摸到其开场和落幕的历史图谱。让我们从神剧中收回情感缠绕,用理性来推测两个问题:宗教洗脑绑架思想的‘精神铁幕能维持多久?族群狭隘、天王肚量到底能让天国行走多远。”④如此沮丧、无奈、悲壮、悲情的情意释放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思考。基于此,我在“新中国外交(1949—1955)”一课教学的最后,要求学生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对这段史事进行学习重构与感言表达,在此基础上呈现这样的结束语境:
从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制定到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提出,这是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的理想情怀,是为政权巩固和民族生存做出的理性决策,是中国人民意愿和民族理想的具体化。
周恩来总理以其非凡的外交智慧和坚韧毅力,担当起国家外交活动和执行国家外交决策、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国家交往原则的提出、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国家矛盾分歧的化解等,都是在为国家发展和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方案,展现了大国智慧与大国担当。可以说从日内瓦到万隆,世界见证了中国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的发展历程,其在中国和世界外交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个人理想情怀、智慧担当要与民族利益、世界和平、人类共同发展和谐统一。当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是中国政治家们和中国人民意愿的天然自带基因,其来有自,是中国外交方针和外交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70年,不变的担当。中国人民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今天,一个从容自信的东方大国正阔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2019年,习近平主席先后7次出访,主持4场主场外交盛会,以坚定自信的政治气魄,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深入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从容书写外交华章,有力提升中国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实现全球共同繁荣,在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展现了中国力量,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情绪、情境、情感、情意是历史探究性学习课堂的四重境界,是保證新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与落地的有效路径。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教学过程就是渲染情绪、创设情境、表达情感、释放情意的探究学习过程。情绪渲染让学生以饱满的状态和高昂的热情投入学习并不断维持学习动力;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场景中感知、体验和理解历史,在探究问题情境中培养史料实证等历史核心素养;情感表达让学生在感受、感悟历史变迁和人物境界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现实意识与家国情怀;情意释放让学生在完成课程内容学习与渗透情感体验及历史感动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经过提炼重构的综合性历史认识,最终形成自己正确的历史解释、史事表达,完成精神超越。
【作者简介】李南亮,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教师,连云港市首批名师,历史学科带头人。
【实习编辑: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