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相融,“说”出语味

    周晓洁

    【摘 要】 说明文的内容相对枯燥,说明文的教学一直都不受大家的青睐,针对当下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自己的主张:理趣相融,学以致用。挖掘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独特性,体现说明文的语文味,有效促进教学相长,让语文味在课堂上芳香四溢。

    【关键词】 说明文;语文味;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程少堂先生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一、小学说明文教学之“困境”

    1、解读的偏位

    以人教版四年上册《电脑的住宅》为例,很多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住宅上,让学生去介绍住宅,根据方向住宅里有些什么,再去设计自己的住宅,这样的解读显然过于狭隘,更像一篇游记。说明文文本的教学,应将重點放在说明文文本阅读与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从而体现说明文的语文味。

    2、表达的缺位

    “教课文”成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态。台湾小语会会长赵镜中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和大陆的一位老师共同执教《太阳》一课。我是用《太阳》一文来教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目标指向阅读的方法、策略,而大陆老师通过《太阳》这篇课文教学生认识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从他的话中我们知道,我们要关注表达,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表达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在教内容、在分析。

    3、理解的越位

    在教说明文时,往往会把科普知识当做重点,无限的去扩展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的所有注意力都停留在介绍东西的本身。结果是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只关注科学知识,而忽略了语言习得,缺少了语文课该有的语文味。知识似乎成了说明文教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

    二、小学说明文教学之“方向”

    1、咀嚼文本——品味准确的语言。

    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也。”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听其声,辨其味,掂其分量,其脉动,从而使他们领略到文字本身的魅力,激活阅读内动力,于无形中提升语感,享受到语文之乐趣。

    2、凸显文体——感受说明的味道。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特点,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说明文的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明白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懂得如何阅读这类文章,为写作这类文章打下基础。

    例:《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案例,这篇课文到处都是举例子,是一种典型的说明方法,笔者在教举例子的时候不是孤零零的在说明方法,而是通过课文中的表达,无形中让学生学习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方法,从而运用说明方法,以文中的语言为支架,感受种子的特殊。如果理解偏了“语文味”,把它当成“文学味”来理解,那整个说明文的课堂就乱套了。

    3、读出“情味”——品味说明文的趣味。

    著名科普作家石工说过,好的说明文“立意新,材料精,文词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而教材里的说明文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带来知识的同时,还是一种美的享受。

    例如,教学《松鼠》一文时,采用对比赏读,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让说明文课堂充满“情味”。

    师:屏幕上有两则介绍松鼠的材料,大家阅读后感觉有什么不同?

    (屏显)

    材料①布丰笔下“松鼠”的描述: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材料②《辞海》中“松鼠”的条目: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4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年产1—4窝,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

    生:《辞海》中的小松鼠数据确凿,概括性和科学性很强。而布丰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富有情趣。

    师:哪些词语你认为最精彩?

    生:“清秀”、“闪闪有光”、“矫健”、“机警”等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鼠富有活力的特点。

    师:作者笔下的松鼠为什么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

    生:作者很喜欢松鼠。

    教师适时插入《辞海》中“松鼠”的条目,通过对比阅读,读出两则材料的不同点,读出文字背后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挖掘出说明文中的感情,使课堂充满“情味”。

    4、学以致用——活用说明方法。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是教学时应着力培养的一项能力,说明文教学也不例外。在平时的说明文教学中,语言被标上“写得生动而形象”的标签,这样一来,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而如何活用这些方法则少之又少。

    例如《太阳》一课的教学片段。

    生: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元。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师:我注意到了你把“1.5、3500、二十几年”这个数字读得很重,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个数字写出了太阳的远。

    师:也就是说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太阳的远,是吗?你知道吗?这一种说明方法,叫作列数字。

    对于说明性文章,我们要努力避免上成单纯传授科学知识、披着语文课外衣的“科学课”,更不能上成说教的“思品课”,而要上出“语文味”,上出“语文本体”的味道。引用小学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的一句话:“‘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位。”在说明文教学中,如果能敏锐地抓住文章中一些精彩、准确的词句进行训练,灵活迁移的运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而且还能让大家青睐说明文,在以后说明文的教学道路上,只要我们肯努力,定会语文味十足。

    参考文献:

    [1]朱柯吉.说写结合让说明文教学更精彩[J].教学与管理,2013(9):45-46

    [2]周文忠.说明文也能教出语文味[J].文学教育,2013(12):80-81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45-46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历史教学

    李俊峰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翻转课堂”,这就要求高中的历史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

  • 初中作文互动式评改模式的策略

    程庚太笔者经过深入摸索和探究,发现在作文评改方面,语文教师要对诸多方面进行改进。1.单一的作文评改方式有待改进。传统的批改往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