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实培计划”育人新模式 开创共建联合培养新格局
姜东升++王巍++张秋芸
摘 要:北京印刷学院在推动“实培计划”工作中,以联合学科竞赛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联合研究项目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联合毕业设计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形式,真题真做,以协同创新为途径,以共赢互利为纽带,以锤炼创新能力为目的,多层次、全方位有机融合,不断推动学校实践创新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实培计划;联合培养;实践创新
北京印刷学院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谋划“实培计划”作为实践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以增强大学生素质能力为主线,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指导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探索“三个联合、三个提高”的实践创新有效途径,彰显印刷包装、新闻出版和艺术设计特色培养新模式,推动学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统筹谋划“开放、共享、创新”实践改革系统工程
学校落实教育部双创政策,紧密结合其办学特色和行业需求,强化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经费投入“四个到位”的保障措施,不断丰富实践育人形式,完善实践育人内容,以联合学科竞赛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联合研究项目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联合毕业设计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三个联合、三个提高”工作模式,扎实谋划和推进“实培计划”。学校积极开拓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的深度合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工作战略,在校内创建实践创新平台,实现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与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雅昌文化集团等行业知名优秀企业进行深入合作,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讲授实操技巧,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共赢互利的原则,在校内建立企业需求孵化器。以大学生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共享智力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真正把“实培计划”精神落在实处,全面提升学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三个联合、三个提高”的实践创新有效途径
1.以联合学科竞赛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校首创“项目+竞赛”的学科竞赛新模式,是一种对传统实践创新模式的有力补充。学科竞赛旨在锤炼参赛学生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灵活的创新思维,通过学科竞赛使学生在系统性、创新性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科研训练,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提高创新能力,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竞赛”学科竞赛新模式以学科竞赛为依托,以真实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实践创新能力的认知和重视,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科竞赛的质量和水平。一批优秀学生运用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项目研发过程中自主提升创新能力,并通过学科竞赛获得业界认可。
“实培计划”项目均来自于中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机构以及雅昌文化集团等著名企业的真实课题,具备前瞻性、现实性和创新性,其项目成果在参加学科竞赛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学生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完成成果获得“全国工业设计大赛”入围奖以及“北京市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作品《故里四九》获得“首届全国图书编辑出版能力大赛”(学生组)一等奖,《恐龙大百科全书》获得“第二届两岸电子书创作大赛”一等奖,“随车装卸托运机”获得“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慧鱼赛区一等奖。
作为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北京高校大学生数字媒体设计大赛”的承办单位,学校要求“实培计划”涉及项目均要参赛,通过与北京地区院校的横向比较,寻差距、找亮点,促使一批成果脱颖而出。
2.以联合研究项目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一,以严谨求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高等教育要弘扬科学精神,支持学生早进科研项目、早进实验室。通过对科研项目开展分析、研究、总结等活动,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探求知识、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具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在“实培计划”执行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科研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引下,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学习,按照规范的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工作,设计研究技术路线,探索工程实践和文化创新,不断学习校内外导师传授的科学研究技能以及创新思维方式,产生强烈的专业认同感和专业自信。
第二,以真题真做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大力推行“校企结合、真题真做”模式,走進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师带领学生与企业导师共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与企业真实有效地对接,结合专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我国印刷行业龙头企业雅昌文化集团与日本小森公司合作开展的“珠峰行动”,是运用二维码技术、建立及运作MES及K-Station系统,改进印刷生产工艺,提高印刷生产效率。学生参与“珠峰行动—标准化印刷生产”“珠峰行动—提高印刷生产效率”等系列项目,在导师指导下深入雅昌文化集团印刷生产线,与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工艺改进方案,通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生既巩固了其所学的印刷专业理论知识,也提升了其实践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第三,以学科融合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旨在面向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解决企业实际面临的、涉及更加宽泛领域的、综合性的生产技术难题。学校鼓励在全校范围内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学生科研团队,在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下,张弛有度、有的放矢,参与项目研究的攻坚克难。与此同时,学校还倡导“利用好平台、建设好团队”,吸纳低年级学生参与,培育课题团队及梯队建设,促进学科专业融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跨专业合作。来自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的“‘爱医课互动教学平台”合作项目,是面向医学教育领域,集互动教学、超强云笔记以及职业资格考试、题库等一系列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于一体的大型教育云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扫码查看三维人体器官结构,实现了“移动互联+教育”的完美结合。项目团队成员分别由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学生组成,是一支素质优良、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研发队伍。在校内外导师的分工合作指导下,学生们相互交流和学习,扩展不同领域专业知识,从界面视觉效果设计、内容编辑整理、软件开发等不同层面进行协同研发合作,开拓了学生的科学视野。企业提出的综合性生产技术难题,仅通过单一学科背景学生无法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工科、文科与艺术学科融合的学生团队的创设,为摸索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尝试。
3.以联合毕业设计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学校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实培计划”进行了毕业设计改革工作。
树立一流本科教育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主线,积极贯彻“实培计划”要求,为拔尖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平台。遵照专业对口原则,学校在全校毕业生中,尤其在印刷工程专业的“毕昇班”(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韬奋班”(校级卓越新闻出版人才培育计划)之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中科院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接受科研创新训练。在校内外导师的精心指导下,针对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合作开设“喷墨打印制备光子晶体图案”“柔性温度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基于格的数字证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阅读行为模型研究”等题目。学生紧密结合行业发展,依托科研单位的雄厚资源,通过努力专研,在科学研究中提高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不同阶段,学校多次召开毕业设计研讨会,邀请校内外导师共同听取学生汇报,加强教师与科研单位之间的横向合作,为拓展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形成良好的校所合作育人环境。
因材施教,协同创新,全方位育人取得显著实效
在科研成果上,学生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完成的“现代餐具设计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鸢明系列灯具”获得全国工业设计大赛入围奖,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完成的“智能手机APP产品交互等待状态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与中科院化学所合作完成的“包装用生物降解聚酯的功能化”成果在《电机工程讲稿》(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一篇EI论文;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學术期刊评价指标研究”成果在《中国期刊年鉴》上发表题目为《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报数字化现状统计—基于2015年CSSCI数据》的文章等,实现了在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和优秀企业的高水平环境下,培养拔尖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
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实培计划”的科研训练和专业认同,凭借获得的一系列学术成就,部分学生立志在学术上进一步深造,共有15名项目负责人考取了国内研究生,4人考取国外研究生。其中,项目“报业竞争力研究”“少儿出版物市场研究”的负责人考取了南京大学研究生,项目“现代常用印刷纸张的植硅石鉴定”负责人考取了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项目“中美出版贸易比较研究”负责人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项目“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阅读行为模型研究”“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负责人考取了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生,项目“‘爱医课互动教学平台”负责人考取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生等。在“实培计划”执行过程中,每个项目均构建了学生科研团队,惠及学生近200人。
学校扎实推进“实培计划”工作,因材施教,构建实践创新、拔尖创新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以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相结合,培养德才兼备、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协同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育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印刷出版领域的发展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本文系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行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项目编号:2014-ms15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翟 迪]
摘 要:北京印刷学院在推动“实培计划”工作中,以联合学科竞赛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联合研究项目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联合毕业设计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形式,真题真做,以协同创新为途径,以共赢互利为纽带,以锤炼创新能力为目的,多层次、全方位有机融合,不断推动学校实践创新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实培计划;联合培养;实践创新
北京印刷学院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谋划“实培计划”作为实践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以增强大学生素质能力为主线,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指导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探索“三个联合、三个提高”的实践创新有效途径,彰显印刷包装、新闻出版和艺术设计特色培养新模式,推动学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统筹谋划“开放、共享、创新”实践改革系统工程
学校落实教育部双创政策,紧密结合其办学特色和行业需求,强化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经费投入“四个到位”的保障措施,不断丰富实践育人形式,完善实践育人内容,以联合学科竞赛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联合研究项目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联合毕业设计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三个联合、三个提高”工作模式,扎实谋划和推进“实培计划”。学校积极开拓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的深度合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工作战略,在校内创建实践创新平台,实现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与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雅昌文化集团等行业知名优秀企业进行深入合作,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讲授实操技巧,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共赢互利的原则,在校内建立企业需求孵化器。以大学生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共享智力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真正把“实培计划”精神落在实处,全面提升学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三个联合、三个提高”的实践创新有效途径
1.以联合学科竞赛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校首创“项目+竞赛”的学科竞赛新模式,是一种对传统实践创新模式的有力补充。学科竞赛旨在锤炼参赛学生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灵活的创新思维,通过学科竞赛使学生在系统性、创新性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科研训练,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提高创新能力,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竞赛”学科竞赛新模式以学科竞赛为依托,以真实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实践创新能力的认知和重视,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科竞赛的质量和水平。一批优秀学生运用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项目研发过程中自主提升创新能力,并通过学科竞赛获得业界认可。
“实培计划”项目均来自于中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机构以及雅昌文化集团等著名企业的真实课题,具备前瞻性、现实性和创新性,其项目成果在参加学科竞赛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学生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完成成果获得“全国工业设计大赛”入围奖以及“北京市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作品《故里四九》获得“首届全国图书编辑出版能力大赛”(学生组)一等奖,《恐龙大百科全书》获得“第二届两岸电子书创作大赛”一等奖,“随车装卸托运机”获得“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慧鱼赛区一等奖。
作为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北京高校大学生数字媒体设计大赛”的承办单位,学校要求“实培计划”涉及项目均要参赛,通过与北京地区院校的横向比较,寻差距、找亮点,促使一批成果脱颖而出。
2.以联合研究项目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一,以严谨求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高等教育要弘扬科学精神,支持学生早进科研项目、早进实验室。通过对科研项目开展分析、研究、总结等活动,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探求知识、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具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在“实培计划”执行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科研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引下,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学习,按照规范的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工作,设计研究技术路线,探索工程实践和文化创新,不断学习校内外导师传授的科学研究技能以及创新思维方式,产生强烈的专业认同感和专业自信。
第二,以真题真做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大力推行“校企结合、真题真做”模式,走進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师带领学生与企业导师共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与企业真实有效地对接,结合专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我国印刷行业龙头企业雅昌文化集团与日本小森公司合作开展的“珠峰行动”,是运用二维码技术、建立及运作MES及K-Station系统,改进印刷生产工艺,提高印刷生产效率。学生参与“珠峰行动—标准化印刷生产”“珠峰行动—提高印刷生产效率”等系列项目,在导师指导下深入雅昌文化集团印刷生产线,与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工艺改进方案,通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生既巩固了其所学的印刷专业理论知识,也提升了其实践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第三,以学科融合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旨在面向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解决企业实际面临的、涉及更加宽泛领域的、综合性的生产技术难题。学校鼓励在全校范围内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学生科研团队,在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下,张弛有度、有的放矢,参与项目研究的攻坚克难。与此同时,学校还倡导“利用好平台、建设好团队”,吸纳低年级学生参与,培育课题团队及梯队建设,促进学科专业融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跨专业合作。来自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的“‘爱医课互动教学平台”合作项目,是面向医学教育领域,集互动教学、超强云笔记以及职业资格考试、题库等一系列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于一体的大型教育云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扫码查看三维人体器官结构,实现了“移动互联+教育”的完美结合。项目团队成员分别由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学生组成,是一支素质优良、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研发队伍。在校内外导师的分工合作指导下,学生们相互交流和学习,扩展不同领域专业知识,从界面视觉效果设计、内容编辑整理、软件开发等不同层面进行协同研发合作,开拓了学生的科学视野。企业提出的综合性生产技术难题,仅通过单一学科背景学生无法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工科、文科与艺术学科融合的学生团队的创设,为摸索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尝试。
3.以联合毕业设计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学校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实培计划”进行了毕业设计改革工作。
树立一流本科教育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主线,积极贯彻“实培计划”要求,为拔尖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平台。遵照专业对口原则,学校在全校毕业生中,尤其在印刷工程专业的“毕昇班”(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韬奋班”(校级卓越新闻出版人才培育计划)之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中科院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接受科研创新训练。在校内外导师的精心指导下,针对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合作开设“喷墨打印制备光子晶体图案”“柔性温度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基于格的数字证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阅读行为模型研究”等题目。学生紧密结合行业发展,依托科研单位的雄厚资源,通过努力专研,在科学研究中提高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不同阶段,学校多次召开毕业设计研讨会,邀请校内外导师共同听取学生汇报,加强教师与科研单位之间的横向合作,为拓展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形成良好的校所合作育人环境。
因材施教,协同创新,全方位育人取得显著实效
在科研成果上,学生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完成的“现代餐具设计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鸢明系列灯具”获得全国工业设计大赛入围奖,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完成的“智能手机APP产品交互等待状态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与中科院化学所合作完成的“包装用生物降解聚酯的功能化”成果在《电机工程讲稿》(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一篇EI论文;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學术期刊评价指标研究”成果在《中国期刊年鉴》上发表题目为《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报数字化现状统计—基于2015年CSSCI数据》的文章等,实现了在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和优秀企业的高水平环境下,培养拔尖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
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实培计划”的科研训练和专业认同,凭借获得的一系列学术成就,部分学生立志在学术上进一步深造,共有15名项目负责人考取了国内研究生,4人考取国外研究生。其中,项目“报业竞争力研究”“少儿出版物市场研究”的负责人考取了南京大学研究生,项目“现代常用印刷纸张的植硅石鉴定”负责人考取了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项目“中美出版贸易比较研究”负责人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项目“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阅读行为模型研究”“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负责人考取了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生,项目“‘爱医课互动教学平台”负责人考取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生等。在“实培计划”执行过程中,每个项目均构建了学生科研团队,惠及学生近200人。
学校扎实推进“实培计划”工作,因材施教,构建实践创新、拔尖创新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以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相结合,培养德才兼备、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协同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育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印刷出版领域的发展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本文系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行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项目编号:2014-ms15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