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王瑾
[摘 要]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针对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开启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56-01
伴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就业需要和岗位需求,积极推进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案例和知识点
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理解微型计算机操作的规则,懂得运用计算机,能灵活地将计算机作为平时信息化处理设备为自己所学专业进行服务,逐渐培养良好的职业操作能力。按不同的模块确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文字处理、信息获得、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公式与函数”这个知识点时,制定教学目标前,需要思考七个问题以求明确、具体,为了制定本知识点6个教学目标,可以使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表来分析目标将会达到的预期结果。
二、建立建构式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的课堂教學活动是一种建构式活动。例如,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前半部分的教学除了解计算机原理外,“打字”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对初中阶段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的学生,教师首先让他们先巩固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的打字知识外,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熟练掌握五笔打字。对从没有操作打字基础的学生,教师首先也是以金山打字通的打字基础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先练习简单的英文字母练习。当学生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经验后,建构式教学就要求学生采用在网上通过搜索资料、查阅图书文献等探究问题的方法建立新的心理建构,熟练地计算机操作技能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三、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注重学习活动中的参与体验
“计算机基础”课后的教学评价是衡量计算机基础课作为技工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关键。计算机课堂教学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学评价可以运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科学性综合的评价能够反映计算机学科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
(一)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细化为三个阶段,课前侧重于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条件,课中侧重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后侧重于教学效果,并一一分解列出指标。建议建立科学性的评价结果,增加师生互动和师德师风的评价考核指标。
(二)学生知识与概念形成的评价
该项评价又细分为学生探究知识能力与思维能力水平评价。例如,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上机中得到解决;让他们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家乡资料,然后通过Word软件进行图文混排;能够将在PPT 2003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PPT 2010中使用。
(三)学习态度与方法评价
一节课会出现许多小故事,许多教学要求也难以用图表、摘要、问卷调查表来进行确切的评价,就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平时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他们在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增强信息意识和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信息情感,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四)学习过程的评价
包括参与课堂学习的程度、学生自我的学习感受以及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对上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加分鼓励,使评价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成为教育和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这样做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教学中,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课前,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计算机课堂教学之中;课中,以知识为载体,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模块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教学情景,展示教学任务,明确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告诉学生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学生,应该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起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注重以“可选择性素质教育”为指导原则,因材施教,力求生生有得,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核心位置上,让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上课即上机,品尝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后,通过情感引导,使他们明确学习计算机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从而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开阔眼界,提高思想境界。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懂得运用计算机的人,同时为在专业课程中使用计算机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宝平,王应良.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J].教育信息化,2006(10).
[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