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英译研究现状及翻译原则策略分析
温金巧 季清华 徐晨晨
一、《诗经》英译国外研究现状
美籍华人Angelajung Palandri(1966)发表了庞德的《汉译论文》,分析了庞德对“伪装汉字”的翻译策略。她指出,“分词”策略在翻译中的运用是为了强化原诗的视觉形象。然而,过多的解释改变了它的氛围。
美国汉学家威廉·麦克诺顿在《诗经》大师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诗集于1971年由威顿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里所有的诗都是从庞德的译文中挑选出来的。全书分为两部分:一是“主题”,二是“风格”。这两个部分共16个主题。“风格”部分主要讲形象的建构。他认为,诗人把不同的形象结合起来,产生新的表达效果。
根茨勒(2004)出版了《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他认为,诗歌翻译不仅是内容的疯狂,而且是“精神”的传递,包括节奏、线条、形象和意境。换句话说,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采取适当的策略,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平衡。他特别以庞德翻译《诗经》为例,指出庞德在其诗歌中非常重视各种形象,并致力于表达。二、《诗经》英译国内研究现状
2012年,中国学者吴福生出版了一本关于中国诗歌英译的书。在这本书中,他详细介绍了莱格、威利、贾尔斯和庞德的翻译成就和翻译理念。在庞德的思想中,《诗经》翻译的主要特征是文学和诗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庞德创造性地诠释了汉字。他还认为,这种富有想象力的翻译对潜在的读者来说充满了好奇和陌生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深入翻译《诗经》,创造性地再现了图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阐述了西方诗歌的形象和中国诗歌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影响因素磅的古典诗歌的翻译。它为《诗经》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形象”一词自古就有。它是古代作家利用自然或社会意象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手段。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诗经》中各种诗歌,如《风》、《雅》、《歌》等,都是以景物来抒发感情,以物来抒发感情。诗人在思考外部事物时,是把自己的思想放置在特定的意象上,这样的意象就能承载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并能被人所知它的目的是要求诗人用生动、准确、含蓄、高度凝练的形象把事物表现得生动、生动,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诗中。它反对注释和感叹号。意象主义的出现是对当时诗坛文学风格的一种反应,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诗人庞德。他在作品《意象派的几个“不”》中对意象下了定义:“意象是瞬间的思想和情感的综合体”。形象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的形象。三、以庞德的英译本《诗经》为例
(一)图像翻译的原则
第一,现实原则。在20世纪30年代,庞德进一步发现,中国最初的文化代码《诗经》是中国古代皇帝的政治指南。他说清朝皇帝“视《诗经》为非常有价值的政治工具,因此他们命令将其翻译成满文”(同上)。因此,庞德决定通过翻译《诗经》来进一步在西方推广儒家道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并把它们放在你的脑海里。”庞德预计,《诗经》的翻译将“对当代读者产生与他的中国合集相同的影响,对中国读者产生与原作相同的影响”。
他明确主张“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我们的诗歌不仅要翻译词语和句子,还要翻译精神”。所谓翻译意味着译者可以体验和精神传达原作的精神,尤其是“现代精神”在最初的工作中,因为翻译不应语言学的,这将使原文失去活力。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是“解释”更精确。
(二)翻译策略
首先,高的图像。庞德对《诗经》的翻译自始至终都采用了全意象的翻译策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图像与原始图像相同,但含义不同。因此,他在诗歌中使用的意象实际上是在原有意象基础上的新发明。
其次,工厂准备的形象。原诗中的大部分东西,如植物、动物、器皿等,都被重新意象。庞德在《雅》和《歌》中也创作了许多光的图像。庞德的光形象创作主要集中在雅和宋身上。光的形象代表了天堂和上帝,是光、正义和权威的象征。由于文章数量众多,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庞德的光意象的特点是:一落一落,天上一落,天上一亮,天上一亮,天上一亮,天上一亮,天上一亮,天上透,赋予了一种神秘感和崇高感。它是极权主义的象征。它赋予世界生命并监视统治者。
语言简洁明了。中国诗歌追求诗人和意象的最高归纳形式,形成了诗歌的“意境”。在语言中,“以物见物”的思维形式是事物的并置,沒有知识和逻辑分析的参与。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类似于影片中的蒙太奇手法。在这种思考状态下,诗人融入了事物的一部分,忘记了对事物的意义分析,或者对事物的理解太多而说不出话来。
最后,自由的规则。摘要与传统英语诗歌相比,庞德对《诗经》的翻译采用了一种新的形式。庞德翻译的突出特点是线条长短不同,有的线条特别短,节奏也更快,而西方传统的严格形式在翻译中更难找到。然而,译文的诗句长度却有很大的不同,押韵也大致相同。每一步的节奏都不固定,表现出意象主义的自由风格。这代表了庞德《诗经》所有译作的总体特点。结束语
《诗经》的翻译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任务。我们不应该放松我们的研究步骤。我们应该在最近的翻译中多做一些研究,多发现一些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是深刻的。我们必须越来越多地了解这两种文化,特别是他们的异同。一旦我们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知识,我们就会在翻译中做得更好,甚至为我们的翻译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