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设立自贸区
新世纪以来,随着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受阻,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迅速发展,尤其是以美国为主导、以TPP(跨太平洋伙伴)协定为代表的新贸易规则正在确立之中。而国际贸易规则的变革,使得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园区这类国际经济合作政策工具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外贸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引进来”“走出去”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在全球贸易体系新一轮重构和国内经济增速调整的双重挑战下,中国更加需要扩大对外开放。
为了顺应变化的国际形势,2007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将自贸区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2012年11月举行的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主张。2013年11月举行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以周边为基础,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015年12月6日公布的《自贸区战略》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础上,将我国自贸区战略目标进一步表述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自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运行,2014年12月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区设立以来,4个自贸区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制度创新有序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初步形成。
今年8月31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以接受新华社专访的形式,披露了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此,我国自贸区的数量,从4个急速扩容到11个,我国自贸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