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人才”特区建设及其对重庆的启示
许可
2010年6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2012年工作要点中主要内容包括人才特区建设、人才项目管理等问题研究。本文通过对首都北京中关村人才特区、中部武汉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南部沿海城市深圳前海人才特区(以下简称“三地人才”)的分析提炼出其特征及对重庆市的启示。人才特区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经济社会双转型时期,重庆市需注重人才特区建设,带动五大功能区差异化发展。
一、人才特区的内涵
人才特区是指一种具有局域性的特殊地理位置,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内专业人才享有特殊权利以带动经济创新与经济转型。特殊权利多指人才政策倾斜,包括享受特别待遇、户口管理等。赵永贤从“特殊地域说”解释人才特区,认为人才特区指的是人才工作的特殊区域,在这一特定区域内,人才工作的政策保障、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和工作内容等,比区域之外具有更大的优先I生和特殊性。赵全军和罗双平从“特殊空间说”解说人才特区,认为人才特区以人才及相关要素为主要对象,通过实行特殊的人才政策措施,带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人才优先发展的特殊空间。吴江的“窗口示范说”认为人才特区就是具有优先改革权和试验权并着眼于推动人才优先发展的示范窗口,能突破固有的人才政策体制限制,营造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特区的“特”在于区域的独特性、吸引人才政策的特殊性、人才发展目标的定向性。
提出人才特区概念,探索人才培养新型方式,就是希望聚集高层次人才,建设人才聚集地,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多种形式吸引人才,更好地服务人才,为地方发展打造经济社会核心增长极,发挥辐射功能,而这些主要依靠特色政策的支持与支撑。人才特区的人才政策主要目的在于引导特区之外的高端专业人才流动。人才政策的特殊性是针对特区之外而言的,给予特区之内的专业人才不同于“圈外”的政策。人才特区的人才政策主要有创业平台、国际人才引进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等。特殊的、高效的人才政策对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但特殊的人才政策并不是没有约束的,而是有其边界的,必须在总的战略和计划内制定和实施。
二、三地人才特区实践总结与分析
因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等原因,各地开始探索人才特区建设,进行人才特区试点和建设工作。在本文中,“三地人才”特区是指选取的中关村人才特区、武汉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和深圳前海人才特区,将这三大人才特区建设实践政策与特点进行分析,为重庆市建设人才特区提供启示与经验。
(一)中央与地方齐发力,全面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
随着《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进入正轨,发挥正向作用,推动中关村及北京,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1.中关村高起点建设“中国特色人才特区”。中关村高起点建设“中国特色人才特区”是指领导团体与目标之高。中央部门参与到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中,组建了人才特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人才特区。2011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15家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与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若干意见》,标志着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工作进入全力推进阶段。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正是为了更好更快地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同时提出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创建“三型特区”目标,即“创新特区、高端特区、国际特区”,提出6项重点工程和10项具体政策的主要任务。
2.中关村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关于人才特区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投资政策、简化外币结汇手续、高层次人才居留和出入境优质服务等方面。中关村人才特区对特殊扶持政策的办理流程同样作了相关规定,2011年11月印发的《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中就有所涉及。为促进人才特区建设,颁发了一系列培养方案与政策,如财政扶持政策、人才培养与兼职政策试点方案、医疗政策、住房政策、配偶安置政策等以支持人才特区建设。
(二)武汉东湖高新区创新人才特区建设
为建设“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园区,2009年武汉市开始着手规划武汉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
1.武汉东湖高新区注重搭建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武汉东湖高新区不仅注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而且注重国际化人才与本土实际的结合。2009年4月发布的《关于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大力支持东湖高新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团队建设、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建设、支柱产业创新人才建设、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等方面均有相关规定。平台的搭建对武汉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的建设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武汉东湖高新区注重引进金融、法律、医疗、现代物流等高层次人才,带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端发展。
2.武汉东湖高新区注重人才特区建设的资金支持。资金是流动的财富,给予武汉东湖高新区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各项计划相关的资金支持有利于保证其健康发展。《意见》对资金的引用与使用均有所规定,例如,设立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特区建设;每年资金支持不少于1.5亿,用于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纳入社会团体、个人和海内外组织,共同建设人才特区,形成多元化人才开发机制。武汉东湖高新区中资金支持对人才特区的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三)深圳市前海区探索人才特区建设新机制
深圳市制定的《深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五个重大战略,即建设“人才特区”、人才国际化、人才市场化、人才区域合作、人才载体支撑。深圳市首先探索“人才特区”建设的是前海区,致力于打造新时期的“人才特区”。
1.前海探索人才特区注重机制创新,发挥人才红利效应。前海区的特色在于明确规定以机制创新为契机探索人才特区建设。《纲要》中三大机制创新是指:第一,深圳市前海区鼓励探索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定价机制,吸引高端人才进驻前海区;第二,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业潜力,发挥人才的创造力;第三,优化创业孵化机制,为创业提供舞台与机制,探索常态化发展。三大机制的创新,有利于激发人才红利效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背后的人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发现人才、运用人才、留住人才则是发挥人才红利的主要问题。深圳市前海区的三大机制创新有利于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科研能力,发挥人才红利效应。
2.前海注重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提供人才发展的保障。创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有利于人才发挥创新创造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纲要》指出,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和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与国家接轨的创业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吸引海外优秀&Tj-,吸引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股权、债券融资”等创业金融体系为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基金和便利服务,保障人才特区的有序建设与扩展。
总体来说,三地人才特区各有特点,符合各地的实际环境。中关村人才特区位处政治与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市北京,首都资源丰富,从高起点建设国家级人才特区,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武汉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注重多方资金的支持;深圳前海人才特区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依港傍澳、政策优待性较大,吸引人才政策最大的亮点在于金融创新,提供资金进入支持,确保发挥人才红利效应。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人才特区的建设实践,但通过对三大人才特区建设实践的分析可以为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
三、人才特区实践对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的启示
重庆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机遇期,如何协调发展五大功能区关键在于人才的管理。三地人才特区建设的实践经验对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人才特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应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确保有效建设人才特区
任何决策需要价值取向引导。人才特区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转型为目标的价值取向,确保人才特区的本质作用得以发挥,保证自上而下的每个环节符合人才特区发展的宗旨。人才特区建设的“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是指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满足人才发展的专业载体需求,以专业人才为核心发挥人才特区的积极作用。南京市江宁区在人才特区建设中,把服务的理念融入引才、育才、用才各个环节,努力以最好的服务集聚最好的人才,以最优的环境留住最优秀的人才。正确的价值取向对重庆市建设人才特区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重庆市在人才特区建设过程中应坚持正向的价值取向,摒弃眼前利益,着眼人才特区建设后的长远效益。
(二)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应注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人才聚集效应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重大理论创新说明政府在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退出不该管、管不好、不好管的领域,减少行政干预。人才流动也应遵循市场规律,人力资源市场在人才发展与流动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与市场经济体制所适应的人才配置方式应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人才市场,人才市场在引导人才高效流动、打破交流壁垒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就北京中关村来看,人才配置主要采用的是市场化配置模式,企业自主决定人才引进与使用,各方面人才结合自身条件与理想决定去留。中关村管委会主要为企业引进、培养、评价人才提供服务,并不参与人才资源的微观配置。重庆市人才特区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应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模式,以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模式为主,行政配置模式为辅,注重市场在人才流动中的决定作用,发挥人才效应。
(三)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应完善各项优惠政策,保证吸引国内外人才
人才特区是否有能力引进国内国际高层次人才有赖于其基本服务、福利政策、价值理念等。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要完善优惠政策,发挥“人才特区”的磁场作用,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区内,带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这里的优惠政策主要指“硬件服务”与“软件服务”相关的政策倾斜。“硬件服务”是指人才发展平台的搭建,主要由政府与用人主体供给,如“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南京市江宁区计划建设的“‘千人计划专家创业园”等,通过这些创业平台的建立吸引技术型人才。“软件服务”是指人才生活保障服务,如中关村建立人才服务联合办公小组,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入境、落户、医疗、子女入学、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武汉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努力解决子女入学、家属安置、购租房安家补贴。全方位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增强人才特区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四)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应创建产业创新平台,确保激发人才创造力
引进人才只是建设人才特区的基础性步骤,做好人才的运用工作才是重中之重。运用人才要确保适入适岗,发挥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需要政府或用人单位提供创新平台,人才与政府、用人单位共同发力使创造力转变为生产力。武汉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注重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引进海外团队、设立支柱产业创新岗位,提高武汉高新区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南京市江宁区着力构建国内一流的通信与网络创新基地和产业高地,等等。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要将产业创新平台纳入总体规划,依据重庆市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发挥人才的实际效能,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五)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应吸纳社会多元主体,形成人才建设网络体系
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在人才特区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定位。重庆市人才特区建设应注重政府的主导角色,市场的决定性角色,社会组织的参与角色,形成多元主体网络建设人才特区体系。政府的主导主要体现在相关人才的宏观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市场的决定性角色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配置方面,社会组织的参与角色主要体现在人才“软件服务”工作的完善方面。武汉市政府在建设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时,注重非政府力量,吸引个人、社会组织和海内外专业组织对“人才特区”建设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开发网络。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特区建设网络体系对重庆市人才特区资金引入、创新平台搭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超玲.江苏:“人才特区”,“特”在哪里——访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厅厅长赵永贤[N].中国人事报,2005-5-17.
[2]赵全军,罗双平.人才特区:内涵、动因及实践特点[J].学习与探索,2013(4):116.
[3]李可.人才特区,“魅”在哪里?——对话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N].光明日报,2011-1-19.
[4]中国人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研究”课题组建设人才特区:中关村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人才,2011(21):19.
[5]李小中.“人才特区”建设的实践样本——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唯实,2014(5):73.
[6]于淼,程岳,王选华.人才工作科学化路径探索——来自中关村人才特区的实践[J].新视野,2012(03):90.
[7]于淼,程岳,王选华.人才工作科学化路径探索——来自中关村人才特区的实践[J].新视野,2012(03):89.
责任编辑:宋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