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切莫补补了事
姜一陵
有这样想法的患者在门诊屡见不鲜,女性大都觉得自己因为生理原因,贫血是应该的;部分老人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有点贫血也很正常。因此,他们即使体检发现贫血,也不去医院咨询或者就诊。还有一部分人发现自己贫血后不看医生,就开始大“补”大枣、花生衣、阿胶、红豆之类红色“补血药”。那幺,贫血真的是小事吗?单纯食补就可以好吗?
通俗地说,贫血就是人体内红细胞少了。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搬运工”,而氧气是人体所有器官都须臾不可缺的。红细胞减少,氧气供应不足,身体各个器官都有可能出现缺氧状态,从而引起乏力、头晕、胸闷、食欲不振等贫血症状。
人体各个器官都需要血液的供应,需要红细胞运输氧气。因此,长期贫血容易造成器官功能障碍。那些长期贫血的患者机体适应了缺氧状态,日常一般活动没有任何症状,因而常常忽略了贫血。岂不知这时人体是通过“小马拉大车”的形式在代偿活动,表面上看上去没有什幺症状,等到有一天“拉”不动了,疾病就严重了。这时来医院,治疗难度明显加大了,有的甚至需要输血。
我们为什幺会出现贫血,贫血补一下行不行?中医认为,患者如有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症状,即属于“血虚”“萎黄”范畴。元代《世医得效方》用“醋煅针砂”治疗“积黄”“黄肿”;明代《张三丰仙传方》对“伐木丸”功效解释为“治脾土虚弱,肝木气盛,肝乘脾土,病胸腹中满,或黄肿如土色,服此能助土”;《串雅内篇》用“加味绿矾丸以治大小男女黄病”。这即是用中医药治疗贫血相关疾病的记载。但这并不是说明,只要是贫血,直接用一些“补药”去补补就好了。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血虚”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针对病因长时间调理。“治病求本”其实是中医和西医共同的准则。
中医理论基础是建立辨证分析基础上,通过辨证去分析患者体质、疾病所处的阶段、药物的君臣佐使的配伍,有时候是“补气生血”,有时候可能是“滋阴生血”。通过辨证用药,使人体达到健康状态,让“血虚”症状改善或消失,贫血的症状得到纠正。
就西医角度,贫血不分情况自行“进补”不去看医生,同样不合时宜。即便是因为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贫血,比如过度减肥、挑食或者胃切除的部分患者,造成缺铁或者维生素B、叶酸等造血原料的缺乏,这时就需要通过口服或者静脉补液去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虽然很多食物中也含有铁、叶酸、维生素B之类的营养物质,但对于已经有明显营养缺乏的患者,仅仅通过食补不仅会因为见效太慢而造成脏器缺氧时间过长,出现并发症,还可能忽略一些已经存在的隐匿疾病,如胃肠道肿瘤而导致的营养元素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这类疾病仅仅食补不但疗效差,而且会耽误诊断。所以,即使是最简单的营养性贫血,也需要遵从医生的意见,不仅做到缺啥补啥,补到合适的程度,还要去抓住贫血背后的疾病,既治标,更要治本。
以缺铁性贫血为例,每个缺铁性贫血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导致缺铁的“元凶”。只是补铁不去找医生帮助找到“元凶”,他日这个隐秘的“凶手”必将再次“犯案”。当然,我们也要考虑解决眼前的问题,那就是补充所缺的铁元素。人体每天至少需要15毫克铁,通常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需要每日口服补铁50~180毫克。临床常用的硫酸亚铁缓释片含铁量50毫克,每天服用1粒;健脾生血颗粒每袋含铁20毫克,每天3次,每次1~3包。这样的补铁量至少需要3~6个月。
很多人认为只要是贫血,根据“以形补形”的原则,用一些红色的食物,比如阿胶、红枣、红豆、花生衣之类补品就行了。这样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例如缺铁性贫血,且不说植物中的铁不仅含量没有想象的那幺高,重点是能吸收的还很少。动物来源的铁比植物来源的铁吸收率高了,但含量还是不能和专门补铁的药物相比。而且很多肉类虽然含铁相对高,但胆固醇也高,如果按照应该补铁的量去吃,不长胖甚至不被撑坏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还有些“补药”人们虽然都说它能补血,但它在补铁领域其实根本算不上“专家”!例如《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阿胶,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中国功能食品原料基本成分数据表》中写道:(样本来自同仁堂)每100克阿胶含蛋白质73克,其中维生素B20.09毫克,铁4.7毫克,叶酸34.1微克;而阿胶每日推荐量不超过15克。以此推算,如果缺铁性贫血的病人想单纯通过用阿胶去补铁,每天最少需要1千克阿胶,不仅仅是经济压力承受不起,而且最后也会虚不受补!而中医常用的补血方如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四物汤,都没有阿胶。临床上阿胶常用于一些需要止血的合并虚症的疾病,并且是和其他药物联用的,并没有将阿胶作为关键的补血药。又如红枣、红豆或者炮制后变成红色的药物,在大众认知里也是补血的。其实,花生衣的红色来自于原花青素,蓝莓、桑葚中都有,含铁量十分之少,并不那幺补血。其他常被认为可以补血的食物,笔者查阅资料后证实每千克干枣含铁约23毫克,鲜枣12毫克,大红豆约22毫克。它们虽然是红的,但含铁量还没有菌菇和葡萄干多。再说容易吸收的动物铁,每千克猪肝含铁226毫克,鸭血300毫克,猪血87毫克,牛肉39毫克。可以看出,如果真的是因为缺铁引起贫血,食补一定不如专业补铁药物!
有的贫血是其他疾病继发引起,例如溶血性贫血、部分血液系统疾病,这种贫血补充营养基本没有什幺作用。如果仅仅是大鱼大肉或者各种补药来补,可能只会提高肥胖的概率,而疾病只会进一步加重。
因此,贫血非小事,治疗需及时,小病不要拖,大病立即治。不要盲目迷信食补,积极寻找病因对症治疗,方是上策。